作者 yuu123 (yuu)
標題 Re: [閒聊] 開閉盤漏油
時間 Sun Mar 24 02:44:34 2024


※ 引述《gyl910 (哀鳳XS斜瀏海)》之銘言:
: 先說,我不是仕輪黑,
: 只是剛好買到的商品都是有問題的ㄏ
: 先是碗公然後是開閉盤,
: 連大彈簧跟普利盤也是同品牌,
: 還沒發現問題,瑟瑟發抖。
: ----------
: 最近起步總覺得很抖,
: 趁著值大夜下班後拆傳動一看,
: 碗公內側沾了一層油泥,
: 再拆離合器後發現開閉盤上盤都是黃油,
: 離合器作動如下,嚴重滲油:
: https://i.imgur.com/fGogEqd.mp4
: 每次移動都留下一道油痕,
: 手指劃掉之後開關一次又出現,
: https://i.imgur.com/BF6Fmcr.jpeg
: 然後拆下大彈簧座,
: https://i.imgur.com/O9Jht6E.jpeg
: 這黃油已經差不多要甩光了吧= =
: 上盤油封長這樣:
: https://i.imgur.com/6aNzpQK.jpeg
: 下盤積了一堆油,
: 整條皮帶內側也油膩膩==,
: 只能一齒一齒用牙刷洗碗精慢慢刷,
: https://i.imgur.com/DoN8rmx.jpeg
: ----------
: 慘狀大概就是這樣,
: 要不是有發現異狀,
: 溝槽內黃油已經所剩無幾了,
: 不然甩到沒油不就整組報銷,
: 安裝到現在剛好一年,
: 而店家那邊保固也只有半年,
: 里程一萬三千公里,
: 大彈簧只用原廠和仕輪1000轉,
: 應該不是大彈簧太硬的緣故吧...
: 當時會換開閉盤是因為高轉抖動,
: 查了一圈才發現是碗公的鍋,
: 原廠開閉盤是沒問題的,
: 用了十幾年七萬公里沒漏油,
: 原廠的TPI滾珠軸承也頭好壯壯,
: 而仕輪的才幾千公里就有明顯顆粒感,
: 都幾千元的商品還用叫不出名號的軸承?
: 這偷料程度比林海雅瑪哈還慘,
: 人家軸承還會用國產品牌,
: 雖然也是壞很快啦= =
: 大概就是這樣,
: 之後可能買組原廠油封維修包,
: 漏油漏得亂七八糟,已經不相信外廠油封了,
: 內外油封各兩條,才兩百元就可以解決,
: 滾珠軸承+滾針軸承這樣大約五百元解決,
: 再來,
: 早知道就直接上鋁開閉盤= =,
: 買鐵開的價格加上維修費都可以趕上鋁開了。
: 換回原廠的老古董開閉盤,
: 只加了一片0.5mm套筒墊片,
: 皮帶都差2~3mm切齊開閉盤,
: 而其他傳動配置都維持相同,
: 珠重、普利盤、大彈簧,上盤一樣都是曲溝,
: 我只想說「改開閉盤是不是上好美盤?」

https://i.imgur.com/6DDnGP4.jpg
[圖]

回文只是想提供一些組裝原廠傳動系統時的感想。



圖多慎入。



會有這篇主因就是看您錄製的影片中,

開閉盤上座所漏出來的油量。

感覺應該就是開閉盤上座的油封,

與開閉盤下座間的不密合,導致漏油的關系。




給不熟傳動室的板上鄉民先上個零件圖,

應該可以幫助了解傳動室部件的相對位置。


這是Y牌速可達傳動室部件的相關位置圖。
https://i.imgur.com/Py1VOTz.jpeg
[圖]




這是Y牌勁戰2代4C6系原廠的開閉盤下座。
https://i.imgur.com/x1rxCUY.jpeg
[圖]


開閉盤下座的上方有個橘色軸承。
https://i.imgur.com/vGQMwDn.jpeg
[圖]


開閉盤下座的下方則有個滾針軸承。
https://i.imgur.com/3Eb5B2j.jpeg
[圖]

基本上由齒輪箱出來的軸心與開閉盤下座之間,

主要就靠著這兩顆軸承來承受轉動時的力量。



若由開閉盤下座的底部往上看,

可以看到兩個軸承的相對位置。
https://i.imgur.com/SouRp3n.jpeg
[圖]


接著是插在開閉盤下座,

零件手冊名為「導銷」的小零件。
https://i.imgur.com/2toA5lE.jpeg
[圖]


導銷數量有三個,

圖片上還可以看到開閉盤下座的洞口實際上有四個。

除了給導銷用的三個以外,圖片右側還有個小孔。
https://i.imgur.com/uAg52df.jpeg
[圖]


導銷全插上去後的樣子。
https://i.imgur.com/8FnSN7w.jpeg
[圖]




接著是原PO遇到問題的開閉盤上座部份。
https://i.imgur.com/QAUVEDl.jpeg
[圖]


可以看到原廠上座讓導銷運作的導溝,

其角度實際上並非圓弧型,而是有點像ㄑ的形狀。
https://i.imgur.com/t3yCSen.jpeg
[圖]

我覺得這也是二代勁戰的原廠傳動配置,

之所以被肥鵝的由來之一。

(起步慢,中速開始才會比較有力的感覺。)

圖中上方也能看見開閉盤上座油封的凹陷放置處。


接著就是您遇到的重點,

開閉盤上座的兩個油封。

可以看到原廠的油封實際上是複合材料,

外側部份是金屬,內側部份則為軟質的材料。
https://i.imgur.com/LNTQhQD.jpeg
[圖]


一個在開閉盤上座的上方。
https://i.imgur.com/AObnP4n.jpeg
[圖]


假組的樣子。
https://i.imgur.com/b72QbuS.jpeg
[圖]


另一個在開閉盤上座的底部。
https://i.imgur.com/RLhUhed.jpeg
[圖]


假組的樣子。
https://i.imgur.com/HRgZuR8.jpeg
[圖]


最後將開閉盤上下座及導銷假組的樣子。
https://i.imgur.com/6IoSVhj.jpeg
[圖]



接著是開閉盤上座外圈的油封。
https://i.imgur.com/8JCUryg.jpeg
[圖]


上下各一條,不要讓油封像圖中那樣

因旋轉而有高有低,所以正式組裝時

花了一點時間在調整這個地方。
https://i.imgur.com/faiYkGU.jpeg
[圖]


再來是彈簧座。
https://i.imgur.com/mHAmjv9.jpeg
[圖]


彈簧座的外圈有一層像瀝青之類的彈性物質。
https://i.imgur.com/caTTowH.jpeg
[圖]

看起來厚度不算薄。


裝上開閉盤上座後的樣子。
https://i.imgur.com/sc7q4VE.jpeg
[圖]


接著是彈簧座上方,俗稱大彈簧的東西。
https://i.imgur.com/8IQy0Si.jpeg
[圖]


從上方往下看,可以看到接觸面是平整的。
https://i.imgur.com/0kJrcmd.jpeg
[圖]


與彈簧座假組的樣子。
https://i.imgur.com/w69OkWa.jpeg
[圖]


再來是前後傳動部件裡,

料錢最貴的離合器(牽具總成)。
https://i.imgur.com/94JYz2U.jpeg
[圖]

不知道為啥,原廠品拆封的時候,

表面就有點髒髒的。


離合器背面。
https://i.imgur.com/tSm8qmt.jpeg
[圖]


離合器牽具與俗稱碗公的離合器殼之間,

接觸的蹄片部份。
https://i.imgur.com/FbccfnU.jpeg
[圖]

騎乘中有部份的打滑、抖動的症狀,

成因會是這個介面的交互作用產生。


將離合器、大彈簧、彈簧座假組。
https://i.imgur.com/vodLEAZ.jpeg
[圖]


下方彈簧座的樣子,

可以看到大彈簧的靜撓度與行程。
https://i.imgur.com/6AYzcIX.jpeg
[圖]


後傳動零件中除齒輪箱外軸承以外,

唯二的日本製品。
https://i.imgur.com/uEKYX6c.jpeg
[圖]


看起來就只是個很普通的46mm六角螺帽。
https://i.imgur.com/wnyC2cz.jpeg
[圖]


與離合器假組。
https://i.imgur.com/Kennsz6.jpeg
[圖]



最後是離合器外的碗公內側。
https://i.imgur.com/XjHvRt6.jpeg
[圖]


仔細看會發現實際上是複合材質,

碗公外側還有一層皮所組成。


而且兩者間還有空隙,

不知這樣設計的原因為何?
https://i.imgur.com/LhUWIJD.jpeg
[圖]


碗公外側的樣子。
https://i.imgur.com/AAPgYe8.jpeg
[圖]


碗公與螺帽間的墊片。
https://i.imgur.com/z7U479p.jpeg
[圖]


碗公的螺帽。
https://i.imgur.com/9pwwIlC.jpeg
[圖]


碗公、墊片與螺帽假組。
https://i.imgur.com/TPp2Zp0.jpeg
[圖]



只不過當初在開閉盤組立期間,

因為我腦殘忘了買專用的潤滑脂。

所以臨時從家中翻箱倒櫃撈到這管。



3M泛用型極壓耐重高溫潤滑脂。
https://i.imgur.com/sZFhC8E.jpeg
[圖]


看名稱好像、應該、可能可以拿來用。


也不知道當初這管是怎麼來的,

只記得上次使用,是用在AC立扇的軸承處

這種輕度負載的地方。


我在想板上應該沒有人,曾拿這玩意兒

塗傳動部件吧?
https://i.imgur.com/9ijoPgJ.jpg
[圖]


這管油我覺得有個特別之處,

是外包裝的說明。


這應該是我看過的管狀潤滑脂中,

寫得最詳細的了。
https://i.imgur.com/CWUqiKc.jpeg
[圖]

針入度、滴點跟黏度啥的都有。


而且還是全中文。
https://i.imgur.com/LJZsYrt.jpeg
[圖]



接著將傳動室前組包括普利盤、普利珠

、風葉盤及軸套等全數組裝並更換原廠新品。

不過因為跟本篇文章無關所以就不附圖了。



最後是將傳動室的前後組全換原廠新品後,

實際運作約4個月的不專業感想:


操作變因 - 傳動前後組零件全換新。

控制變因 - 騎乘方式、總里程數約15萬KM。

全車除原先使用的傳動室部件外,

其餘皆為原廠零件。



1. 換新前狀態:

傳動前組使用時間約9個月,

使用里程數約1萬公里的副廠品。


傳動後組則是使用期間約3年,

使用里程數約5萬的副廠品。


由於自然使用的損耗加上歲月的催殘,

舊傳動組從0起步油門順順催,

在長度約0.9KM的距離可以跑到表速約85KM/H。

大台北市區走走停停的平均油耗約28KM/L上下。



2. 換新後狀態:

新品全更換後使用至今,里程數約6000KM。


拆開開閉盤,查看臨時用的3M潤滑脂狀態。

(畢竟當初是忘了買潤滑脂而應急用的,

其實我還蠻擔心會不會這樣搞壞開閉盤。)
https://i.imgur.com/GcqF7cz.gif


實際上讓我有點安心的,

是除了外觀看起來有變得比較黑一點以外,

膏狀程度看不太出來與當初上油時,

有什麼明顯的差異。



至於實際騎乘感受方面,

大約有回復到新車時期的9成狀態。


一樣從零起步順順催,

在長度約0.9KM的距離,

大概可以騎到表速約105KM/H。

GPS測速則差不多是100KM/H。

而且油耗也進步到約33KM/L。



不過缺點是由於原廠開閉盤跟普利珠的特性,

導致肥鵝起步慢的感覺 又.回.來.了。

不過只能說各有取捨吧?



而且前陣子還有個插曲,

我拿了不知道誰給的勁戰三代普利珠(10g)

來測試。


跟二代原廠配的9g相比,那個起步真的感人。

連一般在路上看到的溫和騎車的老人,

綠燈起步都能跑贏我。
https://i.imgur.com/s6BNcp2.png
[圖]

之後當然就火速換回原廠的9g普利珠了。



只是對15年老車來說,

換掉傳動室全組後能有這樣的表現。

我已經相當滿意了。



最後是個人一點私心建議。

如果若里程數到了或使用時間約六年以上,

要開始傳動室大保養的時候,建議順便把

從曲軸軸芯出來到傳動室的那顆油封換掉。
https://i.imgur.com/X0BRcmQ.png
[圖]


紅圈為所在位置。
https://i.imgur.com/jZGaIT0.jpg
[圖]

這個油封價格蠻便宜的,以勁戰來說料錢$40。

但就是不太好換,

所以一般車行都不太會幫人換這個。


但若放著這玩意兒不管,

到後面有可能因油封老化而從這邊漏機油。

最終導致車子吃機油及汙染啟動盤,

讓你Y牌的車子發不太起來。


當然另外一側的電盤,

後面的油封也建議要顧一下就是。





打到後面回過頭來看,我好像打了一堆廢文。

會想發這文目的,

其實只是希望各位機車的傳動部件,

都能陪著板上的鄉民長長久久。


這次實驗(?)也讓我體會到傳動室的各項零件,

對CVT速可達的影響真的很大。

應該僅次於引擎本體以外重要的吧?



就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164.50 (臺灣)
※ 作者: yuu123 2024-03-24 02:44:34
※ 文章代碼(AID): #1b_oCLoa (bik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711219477.A.CA4.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閒聊] 開閉盤漏油
03-24 02:44 yuu123
03-28 16:21 gyl910
ctes940008: 看來YMT原廠零件很穩,是說電風扇若用恐龍192黃油會不會太稀?有點怕。1F 36.239.193.72 台灣 03/24 04:32
最早以前有用過較液狀的針車油,
來保養電風扇的軸承。

但隔年夏初將風扇拆開來保養時,
發現應該是針車油太水的關系。

不太容易留在軸套上,
所以當初翻到那罐3M潤滑脂就拿來用了。

效果有比針車油好上不少,
至少隔年再拆開還是有蠻多油留在上面。

所以我覺得像恐龍192那種噴霧式黃油,
黏度應該不至於像針車油那樣被甩光。

doomerptt: 廢文(x
開閉盤那種叫曲溝
碗公那也不能說是複合材質
算非一體成型
應該算消音環的一種3F 1.200.142.63 台灣 03/24 04:33
感謝您的說明。

windointe: 好文推推8F 39.10.48.166 台灣 03/24 06:29
peterd1601: 好文必推~有些東西車行真不會主動換9F 36.237.217.60 台灣 03/24 10:21
可以理解車行不弄的原因,因為工麻煩吶。

yougenmi: 看君一席話
如看一席話10F 1.34.10.185 台灣 03/24 10:21
gsxr600: XHP222服用中,但拆開彈簧座查看也是有變黑變少,可能也是油封掛了12F 36.226.67.197 台灣 03/24 10:34
油封沒多少錢,換一下吧。

Leverty: 碗公外面那層不規則的白鐵皮有擾流的效果,白鐵比鐵的比熱還小,有助於將碗公產生的熱傳導出來。
說錯白鐵比熱比較大一點
目的也是改善傳動後組散熱14F 49.215.47.119 台灣 03/24 10:37
原來是這樣,感謝說明。

Leverty: 為了強化省油效果,原廠傳動配置在怠速時離合器幾乎已經是半接合狀態,所以車子只要立中柱腳架發動,後輪就會開始轉動,當我們收起中柱腳架,就變成碗公跟蹄片在磨擦,或者是盤面跟皮帶在磨擦,磨擦會生熱,長時間在市區走走停停,若沒有怠速熄火裝置,後組傳動容易有高溫問題。19F 49.215.47.119 台灣 03/24 10:48
的確是如您所說的,
當初原廠配備附的碗公,騎到後面會換下來。

也是因為碗公外層因高溫而整個變黑,
加上離合器蹄片用久了也沒在顧,

導致碗公內側的狀況也不太好才換掉。

nrsair: 詳細26F 1.200.151.201 台灣 03/24 11:11
YIHE: 請問DIY族 Y牌的料件好買嗎? 原廠材料行會賣一般客戶嗎?27F 111.71.213.101 台灣 03/24 13:13
Y牌應該是會DIY族群最友善的了。

由於官網有擺材料手冊,所以就算你去一般

各品牌都賣的材料行,也是直接報料號就好。

就算原廠料號有更改他們也查得到。

更不用說我87%的材料,

都是直接搜料號在蝦皮、露拍買的。

doomerptt: 最好待速息火 能降低後組傳動因走走停停產生的高溫
都熄火了 曲軸沒轉動=風葉盤沒轉動=無法捲風進來散熱後組傳動
後組溫度更散不去
立中柱後輪轉 又不一定是皮磨到碗公
有時是開閉盤軸承 磨擦驅動軸(碗公軸心)造成
立中柱把碗公拆下 發動待速 就知道了(不催油門情況下29F 1.200.142.63 台灣 03/24 13:18
怠速熄火,
導致傳動室沒空氣流動的確是個問題。

gyl910: 回樓上,少數材料行會買一般消費者,蝦皮也能跟某個屏東賣家,要什麼料都找得到,找不到也能幫忙叫,價格比一般車行便宜39F 42.73.243.187 台灣 03/24 13:23
我也是那個屏東賣家的大戶了。

家裡3+1台車 + 幫朋友做的簡易保養。
我應該貢獻了$20K NTD以上。

doomerptt: 這我就曾試過 拆碗公發動 後輪有些也會自轉42F 1.200.142.63 台灣 03/24 13:23
Leverty: 開閉盤培林不是100%沒磨擦阻力44F 49.215.47.119 台灣 03/24 14:50
XtrEmeMasTeR: 後輪會轉動純粹是引擎震動引起的吧軸承本身就很低阻 震動也能引起轉動45F 118.171.150.232 台灣 03/24 14:50
gyl910: 怠速熄火只是單純省油而已,剛熄火沒進風的時候溫度只會更高,而且如果怠速時離合就接合代表離合器有問題,請快點去修==,再嚴重就類似不拉離合器停下來就會熄火
廠商要省油只會控制珠重,珠子加重後接合轉速就低
怠速時在轉動的有開閉盤軸承兩枚 油封一枚,運轉阻力也可能會讓後輪轉動47F 42.73.243.187 台灣 03/24 14:53
感謝說明。

Leverty: 其實樓主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換個1000轉的大彈簧,應該就能改善這個問題。
樓上提到的降珠重也行,材料價錢都差不多200元55F 49.215.47.119 台灣 03/24 14:59
原廠9g的普利珠跟大彈簧畢竟才用了6000KM。

所以我應該會在里程過1.5萬KM之後,
再從普利珠開始陸續換下。

畢竟雖然不貴,但那些料也是錢吶。
且省錢算我DIY其中一項目的,

雖然看起來好像沒省多少就是。XD
※ 編輯: yuu123 (118.168.160.240 臺灣), 03/24/2024 15:31:27
a88484486: 93210兩條一組的o-ring,你可以用小尺寸的一字或是插個針進去順一圈就不會翻了60F 223.140.187.117 台灣 03/24 17:58
windointe: 如果開閉盤的軸承或油封滾動阻力造成後輪自轉這問題要怎麼解決呢?是等它自然磨耗之後恢復正常嗎?還是需要再拆開檢查軸承油封呢?63F 114.46.41.188 台灣 03/24 18:09
gyl910: 滾針軸承可上油,但其實這些運轉阻力本來就會存在 正常,在騎乘時沒有太大影響67F 42.73.243.187 台灣 03/24 18:19
WFSGT: 先推再看69F 180.217.47.40 台灣 03/24 19:11
doomerptt: 滾動阻力 因為皮帶會把開閉盤往車頭拉 造成軸承徑向拉力產生磨擦力
多少會造成後輪微動
尤其軸承潤滑不足 磨擦力越大
這無法避免 只能減輕(換好一點的黃油or定時上油換黃油70F 1.200.142.63 台灣 03/24 19:36
YIHE: 軸承來的自轉很正常,吃蹄片的自轉才不正常,待速用腳逆轉踹一下,感覺得出來吧76F 111.71.213.101 台灣 03/24 19:40
windointe: 感謝各位解答,那開閉盤下座內的滾珠軸承該用雙膠蓋還是單膠蓋來得好呢?78F 114.46.41.188 台灣 03/24 20:12

--
作者 yuu123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