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orcupine (波苦排)
標題 Re: [問題] 公路車胎壓灌多少
時間 Tue Oct 10 01:12:01 2023


我也分享一下心得。

自從數年前接觸過無內胎之後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無內胎系統的,然而我還是有內外胎
的系統在服役。

胎壓的部分其實也已經是老到不能再老的老生常談了,我個人的建議是,先參考有出
外胎的品牌的建議,例如Vittoria、Continental、Pirelli、Michelin、Huchinson、
Schwalbe甚至是國內的正新和建大。


再來是有鑑於輪胎的寬度和輪框的寬度也有若干影響,內胎在近年TPU普及又有一些
變化,某種程度上我比較建議你如果想認真探究胎壓的影響,就自己去邊調邊試。

先拿外胎品牌給的建議值跑過幾次某條你常跑的路線,一邊計時一邊也記住身體的感
覺之後,再微調胎壓,每次5psi往上加到外胎標示值的上限、再每次5psi的往下調到
外胎標示值的下限,去比較你的時間跟騎起來的感覺。接下來你就有個資料庫可以去
找出你的PR設定,還有路感的設定是什麼。這會是有點花時間,但對你絕對有意義的
一件事。



無內胎其實有兩種設定,Tubeless和Tubeless Ready。前者是氣密性較好不需密封劑
的設計,但外胎重量和輪框的部分都有比較多的要求,因此現在幾乎沒有廠商繼續在
做。而Tubeless Ready是依靠在系統內部添加密封劑的做法來加強氣密性及後續的

破孔修補,因此外胎比較輕,框的製作上也比較沒那麼多要求。目前主流的無內胎
系統幾乎都是這個規格。


然而這個密封劑的部分就有很大的差別。例如不同品牌就有不同的添加物去提升它
的密封效果或是後續破孔的修補能力,也有的甚至添加防凍成份可以搭配CO2氣瓶
使用。無論你用哪一款,首次安裝時一定要確實讓密封劑在系統內側完全流動,才
能確實把每個細隙都填滿。有做好氣密的情況下,我個人的經驗是一週大概掉10%
左右的胎壓。


--
                                               《 如果說,死可以換回些什麼 》
                                     《 我願意用我的靈魂,去交換那失去的夢 》
                            ~the legend of lost song
                                                    Royie Thypherz Paradise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1.73.46 (臺灣)
※ 作者: porcupine 2023-10-10 01:12:01
※ 文章代碼(AID): #1b93HaxT (bicyc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696871524.A.EDD.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問題] 公路車胎壓灌多少
10-10 01:12 porcupine
z030060374: 無內胎相對有內胎比較重好不……1F 10/10 12:41
uranusjr: 樓上 不一定2F 10/10 13:49
electronicyi: 一樓  原Po說的是Tubeless跟Tubeless Ready的差別 應該不是跟有內胎系統比較吧3F 10/10 14:40
renard9399: 推 自己做紀錄才是真的 但變數多同胎壓要多測幾次5F 10/10 22:07
Nappa: hookless不就是製作比較容易廠商才力推嗎6F 10/11 00:11

--
作者 porcupine 的最新發文:
  • +2 Re: [問題] 公路車胎壓灌多少 - bicycle 板
    作者: 114.41.73.46 (台灣) 2023-10-10 01:12:01
    6F 2推
  • +34 Re: [問題] 中高階C夾車還買的到嗎? - bicycle 板
    作者: 111.253.233.170 (台灣) 2023-03-05 15:54:56
    97F 40推 6噓
  • [分享] QX10 and QX100 - DC 板
    作者: 61.228.127.33 (台灣) 2013-08-19 15:57:56
    朋友傳了這個過來,看了一下是16號的消息了。 (SR5) QX10 and QX100 manual image and specs! | sonyalpharumors Here is the fi …
  • +12 [感想] 比價這回事 - DC 板
    作者: 36.224.223.246 (台灣) 2013-02-19 20:37:11
    俗話說貨比三家不吃虧,事實上台灣人也是個非常擅於殺價的種族。 但又有句話說的更好,羊毛出在羊身上,在商言商的第一個重點就是守住成本,賠錢生 意是不會有人做的。 在數位產品這種生命週期短、毛利不見得高的 …
    24F 12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