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amp (測試帳號)
標題 Re: [新聞] 學習歷程檔案無法反映學子現況 學界喊話
時間 Mon Jan 15 00:53:32 2024


: → crazyjonas  : 410教改大遊行後 政府響應民意訴求 1.落實小班小校   01/13 12:53
: → crazyjonas  :  2.廣設高中大學 3.推動教育現代化 4.制定教育基本   01/13 12:53
: → crazyjonas  : 法                                                01/13 12:53
: → crazyjonas  : 其實教改也是來自民間訴求。                        01/13 12:54
: 推 crazyjonas  : 國教院有研究報告指出 中低收學生在申請入學第二階   01/13 13:02
: → crazyjonas  : 一般生還高。 https://reurl.cc/N4Z0pp              01/13 13:02
: → crazyjonas  : *錄取機率                                         01/13 13:03
: 推 forgetme    : 定政策的大學者大教授幾乎都是前排頂大的,有中後    01/13 13:29
: → forgetme    : 段科大私大的嗎?國教院也不是隨隨便便哪一個大學    01/13 13:29
: → forgetme    : 教授可以進入的,制定政策真的很容易從很菁英的角    01/13 13:29
: → forgetme    : 度出發                                            01/13 13:29
: 推 forgetme    : 樓上這份報告研究的解讀不是這樣子的,你有沒有看    01/13 13:33
: → forgetme    : 到「一般」申請的人數高達12萬人,而「低收」申請    01/13 13:33
: → forgetme    : 的人數只有2900人?很多東西不能看最終錄取率,你    01/13 13:33
: → forgetme    : 要看母數                                          01/13 13:33

原文述刪。

有興趣 crazyjonas 提供的資訊,還找了原文來看。
https://reurl.cc/WRD9n9

這個僅研究證明了進入二階後弱勢學生更有利。

這並不意外,實戰經驗早就告訴二階考生,家庭背景的優勢要隱藏,凸顯個人特質,而
若家庭弱勢則要仔細鋪陳描述,凸顯在貧困環境成長下的難能可貴。在一樣的成果展現
時,給予弱勢家庭的孩子更多機會是人之常情。


forgetme 提出的疑問可能更重要。要看母數。

也就是說,多元入學後,弱勢家庭獲得的教育資源的比例是提升還是下降?

這當然很難客觀評估,但我的觀察是悲觀的。經濟地位較高的家庭,能在各種多元管道中,
獲取最適合最有利子女的教育資源;而複雜的多元入學對於弱勢家庭,只是看不清的花花
門道,重看不中用。更現實的是,有財力的家庭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就直接送入私中甚至
私小。


記得當初升高中的制度開始改革,基測、申請、甄選、登記分發,然後又改會考,一堆複
雜的制度,就讓一票家長直接投入私中懷抱,後續正向管教零體罰、拔除教師的管教權等
動作,直接讓國中公私校兩極化,所以多元入學對弱勢不利的部分,並不是在大學入學時
才會呈現,早在國中小就分流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敝校近6年來上前三志願高中的弱勢學生只有1個,但其實是他家是生
活優渥的假中低收,若再把這樣的現象對比回原本研究,要說該研究否定「多元入學」≠
「多錢入學」,我想是很牽強。


當然教育走向市場化、貧富差異化絕對不單是多元入學造成的
https://reurl.cc/80qgDy
Re: [國中] 吳清基:取消基測 憂國中生不讀書 - 看板Teacher - PTT網頁版 回文比較快。. 12年國教的問題在於,廢除考試入學後,會弱化國中端幫助社會流動的功能。. 我七點半到校,通常六點離開學校。. 我離開學校時,學校內大概還有20位左右的老師尚未離校。. 我們是45~50班的中型學校。. 我幾乎每週六還要到校上三小時的課。. 為的是什麼?. 萬惡的高中職入學考試。. 真 ...

 
回頭看自己13年前的文章  還是覺得唏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8.107.250 (臺灣)
※ 作者: zamp 2024-01-15 00:53:32
※ 文章代碼(AID): #1bf16ESK (Teach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705251214.A.714.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學習歷程檔案無法反映學子現況 學界喊話
01-15 00:53 zamp
Frobel: 突然想到超導體,必須在溫度與環境對的情況下才能發揮特性,課綱大概就是這樣,只能在條件到位的情況下才有作用,偏偏教育部不但不營造理想環境還加重破壞(零體罰、刑法犯罪回歸校園、放任家長、壓榨老師)1F 01/15 08:17
oue: https://i.imgur.com/ySm0ODQ.jpg
如果回歸主題 探討學習歷程 從結果來看
弱勢生在這部分 其實算有拉齊落差吧
從聯考時代至今 家庭條件造成的資源差異
本來就一直存在 看這篇提到的第一階段
不就是考試成績的落差嗎
可惜太難分析這落差的跨年比較
但關鍵是在第二階段的反轉吧
這篇其實分析對象是上屆課綱
也就是高三再拼書審的情況
若以一般論 常被批這是多錢表現 XD
但從結果論 未必然 甚至有反推趨勢
所以 弱勢家庭在這模式下 更有機會吧
若此分析誠然 那 108課綱還改善了時序
每個學期的表現都得顧 不能等高三才製造
對有心改善家庭弱勢認真的學生 機會更大吧
但這部分壓力 的確大幅轉到教師身上
以前單純教好學科知識最重要
現在還得幫忙指導各種歷程與表現資料
課餘時間幫忙培訓 評改成果報告與反思等
還好自己帶的學生夠爭氣 覺得值了6F 01/15 08:29
[圖]
m13211: 簡單講 弱勢能進第二階段的通常可以說是天才,天才進去後有更好表現也不過是正常現象,只是能進去第二階段的弱勢生人數到底有多少?27F 01/15 08:59
oue: 樓上 再弱的大學 一樣是分二階段啊
每個學校一階段只是設定分數門檻
所以 只要進入二階 通常代表學力相近
所以 結論應該是家庭環境影響到成績
如果回歸聯考時代 對弱勢更不利吧
但若進入第二階段看多元表現
弱勢家庭者甚至反超一般家庭
原因可能如z兄說的 弱勢成為優待條件
但這也確然增加弱勢背景者的升學成功率
至少破除多元表現靠多錢優勢的說法吧30F 01/15 11:11
m13211: 現在是說進入頂尖大學吧 不是進大學就好吧 如果只是要進大學還需要討論嗎40F 01/15 11:24
oue: 原文研究不是只有頂大 是全體吧
原新聞也不是講頂大 政策是全面性問題42F 01/15 11:31
m13211: 會討論入學公平不就是討論頂大學生的貧富問題,難道在討論能不能上大學的公平?44F 01/15 11:47
oue: 題目不是討論公平性 是破除家庭因素
對於第二階段評比的影響 弱勢反而更佳
又或者說 原以為更公平的純考試
反而不如新制度對弱勢家庭的幫助46F 01/15 11:55
m13211: 「不考試,公平嗎?以全國考招資料檢視
多元入學公平性」???50F 01/15 11:57
oue: 結論重點不是在討論公平性啊
是討論兩階段中 家庭環境差異性影響
而且 其實也蠻意外 原以為二階弱勢
但結論不但沒輸反而贏了十幾趴
也算打臉多錢入學的說法吧
看到z兄分析的原因 覺得蠻認同52F 01/15 12:11
yuehxian: 技職教育不彰也是問題58F 01/15 14:38
banmi: 弱勢能進二階跟天不天才無關吧? 個人申請就是每個人都可以有六個志願,填了再去超額比序。
不是超額比序,是用篩選倍率去比序....
其實就是看你的分數去決定你會通過哪家大學的一階59F 01/15 18:25
oue: 分數受限於教育資源 所以一階通過率低
但二階反超 表示個申呈現的資料
未必受家庭背景影響 以往認為的多錢
可能只是個未必客觀的認定63F 01/15 19:18
SunSky0126: 這篇原文在幹麻67F 01/15 21:14

--
作者 zamp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