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kamitomoya (三上智也)
標題 [討論] 解釋一下高捷冷氣的狀況
時間 Wed Jun 19 19:32:01 2024


其實在高雄版發過了
不過我還是覺得重新打一篇
整理一下思緒
讓文章更有條理一些
================================================

這篇文章會很長,希望大家可以耐心去看
因為我打得很認真,或許真的很攏長、不好懂
但是我盡力讓大家能懂

高捷不開冷氣的問題,幾乎是每年夏天都會被拿出來說的問題
所以本來我就想在夏天之前
打篇文章解釋一下,目前高捷冷氣的狀況
如果大家要罵、要提出解決方法
也會比較清楚怎麼著手

我這邊先說
全台灣的捷運公司
只有高雄捷運公司,不是由地方政府主要持股
也就是說,只有高捷是民營
其他的捷運公司,都是由地方政府為主要股東的國營
因為這點真的很重要
所以我先提出來
如果真的無法理解國營跟民營的關係
我想你可能要先做好功課

我這邊先貼高雄捷運公司跟台北捷運公司的差別

以下資料 都是WIKI可以查到的

這是高捷的主要股東

主要股東
中國 鋼鐵公司(43.36%)
國發會(13.84%)
亞洲水泥(5.70%)
中欣開發(4.67%)
退輔會(4.62%)
東南水泥(3.99%)
遠東百貨(2.26%)

這是北捷主要股東

主要股東
臺北市政府 73.75%
中華民國交通部 17.14%
新北市政府 8.75%


基本上,其他地方捷運公司的組成跟台北捷運公司都差不多
以地方政府為主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惑
怎麼高雄捷運不是高雄市府主要持股

這跟當初歷史背景有很深的關係
台灣早期資源都給了台北
所以重北輕南是真的,也很現實
當高雄要蓋捷運的時候
其實已經沒有那麼多的資源了
所以導入了當時盛行的BOT
也就是官方跟民間合作興建營運減少市府的負擔

這邊也有查到資料,當初政府是花了主要興建的經費
怎麼高雄捷運不是政府主導
因為很簡單
我們有在關注建設的都知道
建設不難,難的是養護
而中鋼就是被市府拉進來當冤大頭營運的
其實BOT是要有利可圖的狀況下才推的
大眾運輸這種BOT,要賺錢其實在台灣幾乎不可能
不然中鋼也不需要再挹注資金,然後高市府要把機電轉移市府承擔
來防止高捷公司倒閉了
現行狀況,高捷公司算是OT狀態了
就是高捷公司負責營運部分
因為機電轉給市府負擔了
所以高捷才開始有盈餘
而作為市府把機電買回去的代價就是如果有盈餘,市府也要收取盈餘的一半
疫情前,高捷的盈餘大概是每年六千萬左右
如果高捷真的把冷氣大開特開
我自己粗估大概每年要多6000~7000萬的電費
也就是冷氣開了,高捷又要負債了
今天高捷公司因為是民營企業
既然是民營,也就會需要營利
畢竟要以賺錢為目標
那自然他不可能開冷氣虧錢,這是很基本的價值觀
而且高捷公司,有很多股東
所以如果拼命虧錢,也是不行的

然後有人說
高捷公司的主要持股是中鋼
中鋼是國營啊
我這邊說一下,中鋼不是國營
雖然經濟部持股20%
但是他是民營
目前WIKI上看不到其他股東的資訊
或許是被隱藏,也有可能剩下多數的股份是散戶持有
所以逼中鋼虧錢開冷氣
其實不合理
假如你今天是中鋼的股東
你會服氣,本來該是你的分紅,結果被拿去高捷開冷氣嗎?
何況這也會影響中鋼員工的福利
所以中鋼基層這邊是真的很反彈的
最後中鋼再高捷快倒的時候,增資給了高捷
而市府為了避免最糟糕的狀況,也把機電轉移
(最糟糕就是高捷破產後,高市府花兩百多億買回)
所以高捷才能不破產營運到現在
這邊幫中鋼叫屈一下
雖然是企業責任
但是中鋼真的負擔了很多高雄的基礎建設
以前高雄市腳踏車 CBICK、路燈等
都是中鋼下去承擔的
所以我是希望一個健康的城市,不要一直去情勒中鋼
這樣很不健康(當然,市府情勒的對象不限中鋼就是,只是中鋼真的承擔很多了)

稍微提一下
高雄市有捷運局
捷運局只是負責捷運的建造,並不負責營運
所以捷運局跟捷運公司是分開的,這邊提醒大家一下

我這邊先插個話
民營跟國營,在捷運公司的差別是什麼?
我這只是假設
以台北跟高雄為例子

假如台北的捷運站沒開冷氣
那麼,人民可以去找議員請議員幫忙
然後,議員可以叫台北捷運公司的人到議會質詢
罵一罵之後,如果缺錢,就是請市府編列預算
議會審預算,過了就有錢開冷氣了

那高雄呢
高雄捷運如果沒開冷氣
人民一樣可以找議員幫忙
然後因為高捷是民營,所以自然高捷公司,可以不用去議會被罵
取得代之的是主管機關,可能是交通局、或是副市長、市長被質詢
這時候,市府可以派人或是市長親自去高捷公司
請他們開冷氣
當然,如果市府有什麼籌碼可以談
自然好說
如果沒有,高捷只要回說沒錢。
那市府大概就是鼻子摸一摸回家
事情也就這樣過了

為什麼北市府可以編列預算,高市府不行呢?
理由很簡單
因為高捷是民營企業
而且高捷營運只有高捷公司
所以如果高市府編列預算給他
那麼就會有圖利特定廠商的狀況
也就是市府會被告,而且百分百會成案
看看柯文哲就知道了
圖利廠商跟行賄
認定是要看是否有對價關係
假如今天我給了廠商好處
而廠商也給了市府官員好處
那麼就是行賄
如果今天是市府覺得高捷超帥(高捷大哥真的也很帥),我看高捷超順眼
所以編列預算給他,但是高捷公司沒有回饋什麼給市府
那就是圖利特定廠商

但是假如今天,高捷是由三家公司營運
高雄捷運公司、港都捷運公司、打狗捷運公司
這時候市府是可以編列預算補助的
只要這三家公司,他們是競爭關係,不是關係企業
那麼就不會有圖利特定廠商的狀況

然後這邊打個比喻

今天如果你去7-11買東西
但是7-11認為目前虧錢,不開冷氣
那麼,在商品不受影響下
政府跟主管機關是無法對7-11不開冷氣有任何意見的
因為也只是客人逛7-11很熱
但是,商品是好的、無損的

捷運也是如此
今天除非真的熱死一堆人,造成安全問題了
不然市府是無法插手要求的
畢竟捷運的運輸沒問題
你只是去搭車很熱
但是,這不構成列車行駛安全或是你在捷運站的通行安全
這樣說,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了解


所以,市府這邊真的沒有介入空間
這部分就只能是這樣

然後,高捷公司跟市府的合約到2037年
時間一到,很高機率市府收回來應該是自己處理了
但是在那之前,除非有特別狀況
不然應該是不會收回來
畢竟贖身也要兩百億,剩下13年跟200億
正常判斷會等13年啦
畢竟如果剩下13年,你現在花兩百多億贖身
到時候會有一堆政治問題
可能又會被說圖利高捷等等

我再提一下
有網友說服務台冷氣開很冷
爽到站務,然後客人熱死
這部分我要幫工作人員澄清
服務台的冷氣,不是開給站務吹的
大家都讀過書
應該都知道,全校最涼的地方
大概就是電腦教室了
電腦教室的冷氣不是給學生吹的
服務台也是這個道理
站務出服務台,也是一樣要熱
如果能開冷氣
我相信站務跟站長,都很樂意開
所以希望不要去攻擊站務
因為他們也很無奈
然後因為站體不開冷氣
所以其實捷運站售票機跟閘門很常故障
大多都是熱當.......

至於解決方法

有網友說擺工業扇
這是幾乎是不可行
工業扇不貴沒錯
但是會有安全問題
而且不貴是我們買的
捷運要買的,是要統包出去的
而且不是把工業扇放地上就好
捷運站內,是要保持通道無障礙通行順暢的
如果擺地上那電扇跟電線都是有可能造成人員受傷
而且如果要掛電扇
還是需要經過專業評估,並且配電拉電,設置中央控制端等
不是你買個電扇,踩個A梯找個地方掛就好
這些都要考量到安全問題
而且相信我,因為站內設計問題
你開電扇,基本上幫助不大



有網友說
把封閉的站體設計改成開放
這也不可能
因為,當初捷運站幾乎就是以有開冷氣為前提去設計
所以他是封閉的,避免冷氣大量外流造成浪費
但是因為這種設計,導致你不開冷氣的時候
非常悶熱
甚至因為捷運站內的設備等因素
站內溫度會比外面溫度高
如果要改,會需要大改
這都還要做通盤評估,然後一定要花大錢
畢竟高捷那麼多站,這費用隨便猜都知道很驚人

我提出幾個可以的方式

1.高市府贖身收回
不過,這我上面提過不可能
除了等13年比較划算外
目前市府有不少建設也需要錢
如果真的要花,也會選擇花在刀口上

2.繼續情勒中鋼,請他無視股東利益,冷氣開到底,虧錢也沒關係
這就不多說了
這樣搞別說內部員工反彈,高層可能還會被告

3.請台積電幫忙負擔,情勒台積電
別說台積電是否同意
拜託,別再做這種不健康的事情了........

4.等溫度飆破40度,出現大量傷亡........
希望別走到這步
因為那時候捷運站的冷氣,也不會主要關注的問題了

5.請中央編預算,幫助各地縣市捷運開冷氣
這個是我力推的
因為這個是最有機會,也是最簡單的方式
由中央編列預算,像前瞻、TPASS那樣
讓各地的捷運公司去申請冷氣電費補助
這樣就不會有圖利特定廠商的問題
而且,也順便幫其他縣市的冷氣電費解套

所以別再去說,高市府不開冷氣
不開冷氣是高捷公司
但是你去靠杯他不開冷氣也不對
因為現行狀況下,就是他開冷氣會虧錢
而法規也無法叫他開冷氣
所以他是合法的
而目前的狀況,市府沒辦法介入因為於法無據(真的編預算,就有人要坐牢了)
如果,真的強行用不好的手段要求,不是沒辦法
但是,這樣只會造成更大更多的問題而已
(市府這邊一定有公權力跟工具強迫開冷氣,但是你希望政府跟支那一樣蠻橫嗎?)


大概是這樣

我已經盡量解釋跟說明了
看到這邊,感謝你耐心看完

然後我話不想說的太重,點到這邊就好

--
El Psy kongro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212.143 (臺灣)
※ 作者: mikamitomoya 2024-06-19 19:32:01
※ 文章代碼(AID): #1cSi6qWn (MR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718796724.A.831.html
l861128: 完整論述的文章都值得推薦1F 06/19 19:36
hinajian: 濃縮一句精華:民營錢不省不行2F 06/19 19:37
hicker: 主要股東那邊 兩個都北捷??3F 06/19 19:40
感謝提醒 已改
※ 編輯: mikamitomoya (114.47.212.143 臺灣), 06/19/2024 19:46:13
goddora: 推4F 06/19 19:46
kymco9999: 民營公司5F 06/19 19:55
WongTakashi: 推6F 06/19 19:55
ethanNTP: 推用心7F 06/19 19:59
mtc5566: 高雄酸:不管啦,先推暖
那這樣講下來 北捷這種官股公司還省冷氣就是純粹在惡搞市民了吧8F 06/19 20:01
mikamitomoya: 應該是想省錢 因為北捷也因為開冷氣要過預算
所以中央出來解套 是最好的方式11F 06/19 20:06
usercode: 其實要說政府沒法逼高捷開冷氣也不對,多的是公權力跟斷銀根的手段,而且也不能說這樣就蠻橫,畢竟捷運是特許事業,不然憑什麼捷運局蓋好捷運一定要給你高捷營運13F 06/19 20:07
mikamitomoya: 內容有提到 其實不是給他進來賺錢的 是來當冤大頭的16F 06/19 20:08
usercode: 更不用說隔壁一樣民營但體質更健康的高鐵還被強迫延伸宜蘭跟屏東17F 06/19 20:08
mikamitomoya: 高鐵印象中 也是轉OT 不然也是虧
我內文有說 市府是有辦法逼 不過那樣會撕破臉19F 06/19 20:09
usercode: 個人覺得這種冷氣問題還是該用檯面下協調的比較好,讓中央用法條補助某方面來說曠日費時而且綁手綁腳21F 06/19 20:10
mikamitomoya: 中鋼對高雄已經仁至義盡了 不需要再這樣凹
不然就是找法學家看有沒有漏洞可以鑽
不然以市府去補助特定廠商電費 會有圖利問題23F 06/19 20:10
usercode: 倒也不會撕破臉啦,高捷最大股東中鋼根本不敢也不會跟政府翻臉,畢竟真的經營到倒閉中鋼也不樂見,所以營運方面一定會協調
如果高捷完全追求營運績效班距和服務早就不長這樣了,所以協調是行之有年的狀況26F 06/19 20:14
mikamitomoya: 撕破臉不一定是檯面上 中鋼也是有選票 懂嗎?31F 06/19 20:16
MiaoXin: 懂。不過吃飯餐廳熱被罵很正常。菜再好吃都沒用。32F 06/19 20:16
mikamitomoya: 而且中鋼內部對於高捷的虧損 是有聲音的33F 06/19 20:16
usercode: 我知道高雄市已經凹中鋼很久了,但這部分應該都是可以談的,不然之前怎麼可以買回機電系統再修改合約?我覺得冷氣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可能夏季電價另外計算之類的,或是利用市議會修法補貼公共場所夏季電費34F 06/19 20:16
mikamitomoya: 因為冷氣電費不是實體也不是固定的金額
跟機電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補助公共場所電費38F 06/19 20:17
usercode: 中鋼內部有聲音也很正常,畢竟賠錢貨正常公司早就賣出股權了,也許可以考慮丟出部分股權給市政府?40F 06/19 20:18
mikamitomoya: 對於市府財政會有很大的負擔42F 06/19 20:18
MiaoXin: 臺鐵也負擔很多省政府時代的東西呀。不過誤點的時候當然是先罵再說。43F 06/19 20:18
mikamitomoya: 你可以想像一堆企業跑來申請補助嗎
其實本來中鋼不想坦了 結果因為增資 變成又坦下去現階段除非有意外 不然市府應該是不打算在合約到期之前 接手高捷公司 畢竟200E就擺在那邊13年跟200E其實很好選 畢竟200E可以再蓋一條輕軌了
高捷現況就是本來很簡單的事情 結果搞到很難處理45F 06/19 20:19
usercode: 怕一堆業者申請倒可以把法規寫得限縮一點就好,像是要符合大眾運輸之類的,之前冬天也推過空污補貼
只能說高雄的大眾運輸不太適合民營化,公車也是民營化後開始逐漸擺爛的,但政府沒有盡力推動私有運具減少跟人行空間友善也是責無旁貸…51F 06/19 20:23

--
作者 mikamitomoy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