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yler0914 (Project Mayhem)
標題 Re: [討論] 網飛<三體>那個笑話,求翻譯
時間 Sun Apr 21 16:03:08 2024


※ 引述《godspeed933 (一路順風)》之銘言:
:    葉文潔跟索爾(黑羅輯)說的那個笑話
:    上帝不喜歡愛因斯坦拉小提琴那個...
:    是什麼意思啊?
:    跟原作小說那2個重大原則扯的上關係嗎?
: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    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    我怎麼解讀不出來...三體人就聽了那個笑話就要去殺黑羅輯??
:    求解..


        有鑑於Netflix的改編方式把原本在《三體II:黑暗森林》
與《三體III:死神永生》才出現的劇情及人物都直接融合到第1季

的做法,葉文潔講的那個笑話儘管有可能在暗喻《黑暗森林法則》,

更有可能是在為整齣劇的中心思想在做舖墊,就是宇宙之大,別妄
想能用渺小人類既有的觀念去測度宇宙社會,畢竟「弱小和無知
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所以明明天使都已經透露了「上帝
是薩克斯風手」,愛因斯坦還執意要拉小提琴,「以為」可以跟上帝
合奏,結果給自己招來蛋蛋的憂傷兼小提琴被砸……

☟以下有原著雷,重雷區,不想被爆到請勿向下☟









































        就像《三體III:死神永生》裡雲天明(影集版的Downing)用
   3個童話故事提示了人類文明面對黑暗森林打擊唯一的生路就是建
   造曲率引擎驅動的光速飛船,能逃就逃(童話裡的香皂船),即便
   要以低光速帶包住太陽系以作為「宇宙安全聲明」(童話裡的

   饕餮海)也是需要光速飛船、而且還是需要「批量生產的光速飛船」
   才能做到。躲避降維打擊的關鍵也是在於先要能研製出光速引擎
   (童話裡等速旋轉的那把龍骨傘)結果人類卻花了百年的時間在忙
  《掩體計畫》,只因為他們看到無論是187J3X1恆星或是三體星系

   遭受的「黑暗森林打擊」都是恆星被「粒子」攻擊、炸毀整個星系

   ,就滿以為只要蓋好掩體就可以在粒子攻擊中倖免於難,沒料想過
   (外星)人家(歌者文明)後來用的根本就不是粒子,而是「二向箔」

   ,耗費將近1世紀蓋起來的掩體、太空城一類的,忙活百年根本沒用。


        研製光速飛船在人類社會引起諸多道德上的爭議(ex.富人活、
   窮人死),尤其在「假警報事件」後,這類爭議被輿論無限上綱而遭
   聯邦政府明令禁止,沒考慮到生存才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不惜自斷
   人類文明的後路也要默守那套放諸宇宙「皆不」準的規範。


        其實以原著整體的故事結構來看,早在「面壁計畫」會那樣
   進行就已經先確立了這個基調,引導反思「是不是在大前提(生存)
   下,其它一切(道德、法律、價值觀等)皆該犧牲?後來才發現

   原先以為的大方向根本就是錯的怎麼辦?」

        威懾時代「青銅時代號」被騙回來受審的時候,同樣的基調再
    度被挑起;執劍人交接、人類被遷往澳洲、萬有引力號不得不做出
    艱難抉擇毀滅兩個世界,這個問題再度被提起;最後則是維德為了
    完成光速引擎的研製與聯邦政府槓上,而程心(影集版的Jin Cheng)
    要他中止計畫,最後卻害得地球文明萬劫不復時,這個基調達到

    最高點。到結尾面對大神級文明的《回歸運動聲明》,她決定把質
    量還回去,臨別之際又偷留那缸金魚,算是這個基調最後的陰魂不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86.208 (臺灣)
※ 作者: Tyler0914 2024-04-21 16:03:08
※ 文章代碼(AID): #1c9CW-ue (EAseries)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Aseries/M.1713686590.A.E28.html
basarasaga: 可悲的是 阻止光速引擎開發的程心,卻是用光速引擎成為活到最後的人類1F 04/21 20:34
ThreekRoger: 那叫諷刺3F 04/21 20:52
diyaworld 
diyaworld: 你雷完了,還是沒解釋到上帝跟愛因斯坦的故事 = =4F 04/21 22:23
diyaworld: 純粹在爆雷而已
diyaworld: 葉文潔的童話寓言哪會扯到那麼多事
kangan987: Play the violin(演奏小提琴) Play with God(玩弄上帝)7F 04/21 23:17
NICKSHOW: 第一段不就是在解釋了嗎9F 04/22 09:10

--
作者 Tyler0914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