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terievv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7-12-15 16:37:16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rafe (Out of the hole)
標題 Re: [爆卦]聯邦通訊委員會決議  網路中立性廢除
時間 Fri Dec 15 15:59:27 2017


※ 引述《liquidbox (樹枝擺擺)》之銘言:
: ※ 引述《ss910126 (Yukino my wife)》之銘言:
: : FCC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互決議廢除網路中立性
: : 網路中立性:是一種原則,要求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及政府應平等處理所有網際網路
: : 上的資料,不差別對待或依不同用戶、內容、網站、平臺、應用、接取裝置類型或
: : 通訊模式而差別收費。
: : ------------------------------------------------------------------------
: : 影響:以後網路服務供應商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立場去控管不同網站的速度以及費用,以
: :      達到控制言論自由還有思想的目的
: 支持網路中立性的立場就是你說的原因,但為何網路中立性在美國還是可以引起爭議?
: 因為不只你說的這些原因
: 過去美國政府之所以不希望載具干預內容,
: 在產業意義上,
: 是因為90年代載具業者大內容業者小(當時還沒有Google、Facebook可見有多小)
: 逕讓載具根據誰付的錢多就誰哪個內容特權,形同不公平競爭
: 在政治意義上,
: 讓載具的政治立場對內容的政治立場挑三揀四也是美國不接受的事情
: 但現在時代不同了
: 現在是載具業者小,內容業者超大
: 我們使用網路,無論是衛星、固網、行動通訊等,都需要載具花大錢去鋪
: 但內容業者如Netflix、YouTube輕鬆靠著別人幫我架好的網路收錢
: 所以現在內容業者,更精確說是OTT,錢都比載具賺得快
: 以前AT&T大到要被分拆,現在AT&T在哪裡?Verizon又在哪裡?
: 載具現在不是在爭自己不能控制內容立場的權利,
: 爭的是網路我鋪,結果錢你賺的奇怪現象

講得好像ISP鋪光纖是在做慈善事業一樣,
AT&T集團上一季合併收入有397億美金,Facebook是47億美金

: 你Netflix用掉多少流量,民眾用到網路擠爆還要跟我美國中華電信抱怨,
: 結果我還不能對你Netflix多收錢?因為網路中立性要求錢都要一致

這就是網路中立性的重點:
消費者已經付錢給ISP買流量了,為什麼內容提供商要為了傳送內容給消費者
而付出額外的錢?
這讓ISP可以針對特定的內容提供商降速,來要求內容提供商付錢換取速度。
Comcast在2014年就曾經向Netflix進行降速,而Netflix最後也妥協付了錢。

另一點是現在的ISP已經開始學習做垂直整合,

Comcast有另一家影音串流公司Hulu
Time Warner是HBO的母公司,有串流服務HBO GO
Verison也買下了Yahoo

在網路中立性被廢除之後,你說ISP不會對他們的競爭對手實施降速?
或是講好聽一點,讓自己比競爭對手快?
對於可以跟ISP談判的大公司可能沒有差,但是對崛起的Startup而言,
ISP有完整的動機把你的速度降到不能跟他們競爭。

: 當然如果廢除網路中立性,差別待遇的陰影確實揮之不去
: 但美國FCC不是台灣NCC,
: FCC的道德性、獨立性、專業性跟權威性不是台灣哪個獨立機構可以比的
: 美國FCC廢除網路中立性是時勢下考量,
: 因為市值最大的幾家Apple, Alphabet, Amazon, Microsoft, Facebook,
: 都是靠著人家架好的網路才可以賣手機、賣內容、賣雲端服務

內容商跟網路是相補相成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普及,
網路3G,4G的供應商也賺不了錢,確保一個公平的網路環境,
是最能夠確保內容商跟ISP都能在公平的規則下競爭的方法。

即使廢除網路中立性,ISP也宣稱他們會維護公平的網路環境,

絕對不是你說的什麼時勢下考量,
網路中立性是這世界上少數幾項所有人都同意應該要維護的事。

但是至於要怎麼維護,現在FCC的論點是將ISP規範成title 2,
也就是視為民生必須用品的規則太嚴,

阻礙了基礎網路的投資跟服務的創新,
應該由市場與消費者來決定怎樣的網路服務是他們想要的。

理論上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上,這是正確的,
但是實際上在美國,網路服務其實是由賣方寡頭壟斷,
許多地方只有一家ISP,電信商也是AT&T Verizon跟T-Mobile這幾家
當這三家公司一起對網路流量進行管制,或對特定的網站收錢,
消費者很難找到替代的公司。

有人說如果讓市場自由決定,像是Google Fiber這類的新公司就有機會能打進市場?
抱歉Google Fiber在2016年就已經退出市場了,
因為有太多的規定讓新的競爭者很難進入市場,同時AT&T也先一步對Google進行割喉戰,
但是FCC永遠不會撤銷這些規定,因為對他們來說,能減低競爭的都是好規定,
阻礙電信商獲利的都是壞規定,必須要以自由市場的名義把他們撤銷。

: 最重要的,是美國人民還有FCC不會讓載具坐大而不管,美國可是連石油公司都拆掉過
: 如果台灣廢除網路中立性我可能需要擔心,
: 因為整個脈絡完全不一樣,但美國應該不至於需要大家擔心
所以這就是現在最大的問題:

“FCC不顧8成美國人的反對,通過了一項有利於電信公司,
而不利於多數消費者與網路公司的改變。”

即使多個網路社群串連起來,在FCC論壇留言,向國會與FCC委員請願,
每一個網路業界的領導人,每一家公司都送出公開信說要保留Title 2的網路中立性,
FCC仍然故我,完全拒絕任何討論,也不舉辦公聽會交換意見,就廢除了這項規則。
背後的原因很簡單,Verizon去年就花了9百萬美金在遊說國會議員,
現在FCC的主委Ajit Pai是Verizon的前律師,電信公司花了很多時間跟金錢試圖擺脫
Title 2的限制,你覺得他們是為了維護開放的網路而做的嗎?還是為了創新的服務?
當然是為了錢啊!電信公司告訴了大家,只要有錢去遊說政治家,

他們完全不需要去聽人民的意見,或是進行任何有意義的討論。

電信公司只提出了空虛的理由,說是擺脫網路中立性能夠提升未來的服務品質,
首先,網路骨幹建設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事,所以短時間內,
消費者會得到的只是更不自由的網路服務而已,
再來,在電信公司賺了更多錢之後,他們會拿更多錢來投資骨幹建設嗎?
答案是:為什麼要? 在沒有足夠競爭的環境下,
只要能掌控流量就能從內容商裡拿到更多錢,為什麼要花錢讓網路變快變便宜,
然後讓自己失去競爭的優勢?
賺的錢當然是拿去投資影音串流服務之類的來賺更多錢啊。

所以這就是美國新的現實,
政治家向民眾承諾,為了未來的利益,人民必須先犧牲自己的利益,而讓少部分人得利。
但是當大家質疑這個承諾是不是能達成的時候,政治家開始裝作聽不到,
然後拒絕討論,堅持要盡快表決,即使程序有瑕疵都在所不辭。

聽起來跟台灣很像?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7.250.81.113
※ 文章代碼(AID): #1QCu3bXZ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13324773.A.863.html
birdy590: 很標準的論調 會這樣認為的通常都是對成本結構沒概念的1F 12/15 16:01
birdy590: "消費者已經付錢給ISP買流量了" 假設你申請了 100M 家用
birdy590: 你繳月費買到的是一個月每天 24 小時都 100M 滿滿傳?
yyc1217: 所以要讓netflix的觀眾排擠掉其他沒有收看者的流量嗎4F 12/15 16:03
birdy590: 當然不會是這樣, 費率是所有用戶平均分攤之後的結果5F 12/15 16:04
birdy590: 生態有巨大變動造成成本上升, 只會有兩種解決方法
birdy590: 一種是向用戶收錢 一種是向改變生態的人收錢, dotch?
我同意你的說法,成本問題是網路中立性議題爆發的一個原因,
基本上矽谷的人遊說Title 2網路中立性,然後電信公司遊說相反的方案這樣,
我知道矽谷的公司也不是吃素的。
clifflee: 給推,這是NN支持方的標準說法8F 12/15 16:16
※ 編輯: rafe (67.250.81.113), 12/15/2017 16:25:38
Pony5566: https://fiber.google.com Google Fiber退出市場?9F 12/15 16:27
Pony5566: 2014 Netflix被搞 2015就蹦出了中壢法案 有沒有這麼巧
Pony5566: 所以中壢法案出來前大家都在用撥接 中壢法案後才有1G的?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2567/why-google-fiber-failed
自己去google ok?
還有是因為2014年Netflix被搞,FCC才決定要介入採取更強硬的行動,
這叫因果關係
※ 編輯: rafe (67.250.81.113), 12/15/2017 16:33:39
birdy590: fiber 一定失敗的道理很簡單, 不管誰做建置成本都差不多12F 12/15 16:35

--
※ 看板: terievv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48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