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kuod (請詳述,為何按噓?)
標題 Re: [問卦] 「醫用」活性碳口罩到底有沒有用?
時間 2020-01-30 Thu. 03:09:11


大家好,這我其實略懂

我們常看到的拋棄式個人呼吸防護具大概就是這幾種
1.拋棄式不織布口罩
2.活性碳口罩
3.醫用口罩
4.外科口罩
5.N95防塵口罩
6.防毒面具及濾毒罐
7.氧氣筒
8.全身穿戴氣密防護衣含呼吸器(所謂的太空裝)
9.天龍人氣泡(大概是由紅樹林起泡,所架構出的氣泡,天龍人不屑與一般人呼吸相同的空氣)
10.用肺泡承受病原體

那這個醫用活性碳到底是什麼
其實就是醫用口罩,再加一層活性碳紡紗,讓口罩多一個功能,實際需求是手術室,當醫師在做手術電燒血管組織時,其實這行為就跟中秋節烤肉一樣,肉+灼燒=烤焦物質=多環芳香族(致癌物),我們烤肉一年才幾次,醫師每天都在做,距離又特別近,甚至長時間在手術室裡的護理人員,或是醫用工程人員,其實都是肺腺癌目標族群,是以此為延伸。

只是,醫院不太能接受黑色口罩在手術室裡,所以普遍用醫用口罩。既然產線已開發,那當然就上市販賣,而我小弟都選這種騎車用。

最近也有人問我,外科口罩與醫用口罩的差別
其實兩者是一樣的,唯一的差別是製程,外科會在滅菌,而且盡量與綁頭式為主。讓醫護人員長時間配戴耳朵不會痛。

N95,其實主要功能是防塵,只是效果足以過濾掉大部分的氣膠。尤其是與臉型的貼合度更高,可提升氣密效果讓外來物遠離。

防毒面具,這要看濾毒罐的機能,有對抗低濃度有機溶劑(活性碳),有吸附鹼性物質,有吸附酸性物質,有過濾粉塵的。這還是留給澳洲大火及香港人對抗催淚彈吧!

在人體生理學上,可以導致疾病的微生物有真菌、細菌、病毒、寄生蟲、蛋白質(狂牛症),病毒最特殊,根本就不是生物,沒有一般生物的所有基礎,只靠寄生維持延續,持長在原本寄宿的生物中,不發病,到了其他物種時,成為物種滅絕者。這就是他的可怕之處。所以,醫用口罩的目標,就是終止病患吐出的氣息中所含的氣膠(含水),以及病患體液噴濺到臉上(液體),讓醫護人員不會成為下一個宿主。乾燥就是病毒活不下去的方法之一。

在做到這件事的方式,就是材料學中的突破,像是Gore-TEX防水透氣布,半透膜防水層等等,甚至如果我們時間夠,拿不織布口罩噴上我們衣物褲子鞋子用的防水透氣噴膠,也可能具備部分醫用口罩的功能,但是,這需要更多論證,過濾效果以及確認噴膠是否對於對人體的危害。

面對病毒,其實人類很無助,畢竟這就是自然界的一環,人類整天過度使用環境,讓平時不會出現的物種被迫接觸人類,這隱藏的病毒就可能轉移到人體身上,成為一場天擇。抵抗它,也是物種求生的過程,並不會拿到口罩就是解藥,也不代表痊癒了就有抗體可以做疫苗,有的時候真的要看政府面對防疫是如何規劃這場戰役。

現階段北韓最安全,直接把所有外來者都隔離1個月,跨越邊界就槍殺,這極端也許將成為人類最後的淨土。

如果各位有看到我前幾天的發言,其實我從北京大學醫師王廣得病,我就猜測此病可能包含接觸傳染,畢竟,除非眼睛被病患直接噴咳,其實滿難的,難道各位看到這個又要到處去搶護目鏡了嗎?如果怕這點,拿蛙鏡可能比較實在,完全氣密呢!所以我覺得應該是接觸傳染,不小心揉眼睛,感染到的。

這場疾病,中國其實有很多暗藏消息,像是地方領導得病往生正局級官員王獻良,這說明了最好的藥,與最好的醫療品質都無效。還有缺乏醫療的人,14天內往生等等。說明了病程極快,還有海外寄送口罩經過中國都會被徵用,說明了,物資極端缺乏。如果台灣衛福部依然整天尋求加入WHO、還是國際聯航組織的資訊,永遠都是中國的一個省的心態,多收集點資訊,也許還能找出更多防疫的線索,線索夠多時,世界會爭相來學習求生之道。

地球就是個婊子,她喜歡殺人不眨眼,還會留下線索,受過訓練的人,也只是比較會猜測可能的人,但是唯有抓住線索的人,才能生存。

--
※ 作者: kuod 時間: 2020-01-30 03:09:11 (台灣)
※ 編輯: kuod 時間: 2020-01-30 03:41:18 (台灣)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1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445 
( ̄︶ ̄)b marcelnew, AS2000 說讚! ( ̄︿ ̄)p tiancei, ALstyle, h2011937265 說瞎!
1樓 時間: 2020-01-30 03:32:46 (台灣)
  01-30 03:32 TW
2樓 時間: 2020-01-30 03:45:24 (加拿大)
+3 01-30 03:45 CA
真的只是略懂......略懂就不要在這裡胡說八道。N95 - non-oil mist, filtered 95%. R95 - oil resistant, filtered 95%. P95, - oil proof, filtered 95%. 有95,99 還有100, 100就基本是99.97%。 一般n95沒有fit test 效果有時候跟沒戴一樣。一般口罩沒有防病毒效果,只是心理安慰。 我在北美是衛生專家醫生工程師 謝謝大家
只是懂得不夠多而已啦!
其實沒人實測N95以上口罩能否過濾病毒。
都只是安慰作用。
而且,還有接觸傳染。
你說的N95,那叫做非油霧滴過濾95%,R95,抗油污95%,P95,防油污過濾95%,當然有更高的,只是每高一趴價錢又會上去。也都沒人證明能過濾病毒。說有效的都是醫生,但是,連醫生都倒下了,你還信?我也只好解釋一下我看到了什麼與解讀,出來大家討論一下。不過我們本身常見的N95,還有R95系列分耐酸、鹼、有機環境為主。老實說,就都只是材質上與過濾率的差別。
你是專家?就來說出一些具體的吧!別搞一堆英文還不解釋,讓鄉民恐慌。
3樓 時間: 2020-01-30 04:18:30 (加拿大)
  01-30 04:18 CA
你上維基百科查完來了喔? N95不是防病毒,是防aerosol,病毒會透過aerosol傳遞到呼吸系統。 n95的呼吸器會把aerosol過濾掉,斬斷傳染源。N95什麼酸鹼有機都是胡扯。拿N95去有機環境比如說有苯的環境,根本送死。 材質還有過濾率?算了吧。
好像有個8246、8247之類的。
氣膠你又講不出來?
過濾率怎麼測我倒是知道,這是一場天平試驗。
實際上,活性碳R95可以吸附有機溶劑一下下,哪種都有乘載力的問題,你老師沒教嗎?
01-30 04:25 TW
ALstyle:[自己刪除]
01-30 04:27 TW
ALstyle:[自己刪除]
6樓 時間: 2020-01-30 04:28:55 (加拿大)
+1 01-30 04:28 CA
N95的確可以防塵 我拿執照來做抵押。
7樓 時間: 2020-01-30 05:45:47 (加拿大)
  01-30 05:45 CA
不好意思 工程學院還有醫學院在北美讀的 不會教中文 你說的那些是3M的型號 其他公司也會做同類型的呼吸器 你說的那些是R系列 我一開始就講到了
是滿多廠商都在做,但是明州比較有名,然後呢?你觀察到什麼了?目前為止都沒看到你對病毒的描述,N95有呼吸器?我的認知是,過濾靠的就是表面,有些太密實需要透過逆止閥來加強效果,我不是懷疑你的專業,而是懷疑,材料、科普不是你的專業。
8樓 時間: 2020-01-30 05:54:34 (加拿大)
  01-30 05:54 CA
我觀察到你的略懂在給錯誤的訊息。沒有回答到原本問題。就是這麼簡單。
小弟愚昧,倒是看不出來哪裡錯誤?原本的答案就是因為不確定有用,所以寧可信其有,而準備口罩。
9樓 時間: 2020-01-30 05:58:21 (加拿大)
  01-30 05:58 CA
活性碳是對有機環境有效。你要特別計算你的曝光濃度。活性碳r95是最低的防禦。沒有活性碳r95也沒用。
10樓 時間: 2020-01-30 06:00:01 (加拿大)
  01-30 06:00 CA
簡單一句 沒文化 真可怕
還好我缺少的是中國文化。如果要算曝光濃度,就要關注曝光時間,與呼吸速率,否則,超過乘載力,有害物就會穿透口罩。我倒是在濾毒罐上看過"過曝指示劑",沒在口罩上看過。
11樓 時間: 2020-01-30 06:19:09 (加拿大)
  01-30 06:19 CA
別秀下限了呼吸速率沒關係
原來你沒學過有害物健康風險評估?
無論是EPA或CDC都針對化學性災害做過一堆健康風險評估,而空氣的部分,會有採樣的故事,來驗證這些個人呼吸防護具是否具備過濾百分之95的能力,如粉塵,就是你所謂的非油霧滴物質,會將口罩罩在模擬人頭上面,將這顆人頭放在暴露室裡,人頭裡面模擬鼻腔有濾紙採樣器及濾紙,或者活性碳吸附管,或者矽膠吸附管,另一個人頭,就直接放採樣器或吸附管,作為對照,以此作為口罩效力。也有簡明版的方式。
另外,法規上的容許濃度,則是做過動物毒理試驗,知道EC10之類的數據,來評估人體到哪個暴露量會致病,還有公式在計算如果採樣暴露量是多少,在分子量與沸點影響下,終生累積的可能濃度,乘上可能加乘效應係數,最後會決定一個可能的濃度作為暴露標準。這通常用在職業病醫學上。防止雇主讓員工暴露於高濃度時間中太久致癌。
最後,成人與孩童的呼吸速率不同,孩子的速度快,使物質在吸附劑上,受到物理的影響,較容易突破成人吸附值。實際在探討風險公式時,由於孩童呼吸速率快,加上體重輕,成人的耐受程度與孩童的耐受程度是呈指數影響。
12樓 時間: 2020-01-30 08:03:48 (加拿大)
-2 01-30 08:03 CA
···
總結一下:這篇講的不三不四。作者玻璃心,抄了一堆有的沒的,ego很大。醫用口罩沒有實質 需要n95更高級別才夠。 NIOSH認定95%,硬扯到底是不是95%。如果N95不能95% 你覺得醫用口罩可以嘛?害死人!
如果用N95 記得要做fit test。保證自己能夠完全isolate。我幫你們讀了原po回我的東西 基本就是show off knowledge (false knowledge?), big ego 跟防疫無關不必閱讀
13樓 時間: 2020-01-30 08:28:59 (台灣)
+1 01-30 08:28 TW
樓上不是年薪75000開suv7000,講了一堆加國的事情然後被加拿大人Canadian糾正了不少錯誤資訊,工作四年才在今年才剛混到執照的菜鳥工程師嗎?久仰久仰
14樓 時間: 2020-01-30 09:11:47 (台灣)
  01-30 09:11 TW
受教了
15樓 時間: 2020-01-30 09:58:43 (加拿大)
  01-30 09:58 CA
我拿到執照後進了醫學院 現在年薪不到一塊錢的窮光蛋 對了 我後來又混到cih 有興趣可以google我的文章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