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MindOcean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9-08-23 23:42:51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jfsu (水精靈)
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糖尿病的八卦
時間 Fri Aug 23 23:04:32 2019


※ 引述《yokann (黨工愛吃屎)》之銘言:
: 聽說糖尿病的比例是9%
: 也就是11人有一人會得
: 肥宅的爸爸阿公伯伯都是糖尿病
: 感覺機會很高 怕.jpg
: 有沒有糖尿病的八卦



舊聞重po,再次提一下對糖尿病有貢獻的人物故事。

將時間拉回到一百年前,當時,醫生治療糖尿病的最先進的方法,就是控制飲食
生命要靠著慢性饑餓療法來苟延殘喘…,但最終仍難免一死。

弗雷德里克‧格蘭特‧班廷爵士(Sir Frederick Grant Banting,1891.11.14-1941.
2.21,加拿大生理學家。

班廷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艾利斯頓(Alliston)。他是一位非常孝順的人,由於班廷
的母親長年臥病在床,他常常對母親說:「我要當個出色的醫生,把媽媽的病治好!」

在他18歲那年,考進了多倫多醫學院,起初學習作牧師的課程,爾後轉而學習醫學。

他一直朝著他小時立下的目標努力著,在醫學院裏的成績更是名列前茅。很可惜,
班廷的母親沒有等到這一天,在他大二那年,母親就過世了。

1916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方急需醫生,他畢業後即應徵入伍,在加拿大軍醫療
部隊服役,官拜軍醫上尉,曾到英國和法國前線服役。戰場上,班廷作為一名優秀的
外科醫生,挽救了許許多多士兵的生命。在一次戰役中,他正忙著替傷兵治療,一枚
流彈打入他的右手臂,他咬著牙苦撐,直到幫傷患包紮完畢才在營部的野戰醫院拜託
其他醫生幫忙取出那枚不長眼的子彈。同行的醫生看了,直嚷著說傷口太深,可能有
感染之虞,打算切除他整條手臂以保住性命。


班廷指著自己的手臂,態度強硬地說:

「母湯喔!身為一名外科醫生,沒有了胳膀,就等於沒有生命一樣!」

在他的堅持下,手臂是保住了,但也因此上頭卻帶著一塊很深的傷痕。1918年,由於
他在炮火中英勇的表現而榮獲陸軍十字勳章

一年之後,戰爭結束後,班廷回到了加拿大。先在多倫多兒童病院當了半年住院醫生,
同時他亦修讀整形外科。後來他又在城裏掛牌開業。由於和平時期,外科手術很少。
開業28天,班廷才等來了第一個病人。一個月下來,才賺了4美元

為了糊口,他只好在倫敦西方大學醫學院找了一個實驗示範教員的臨時工作,講授

解剖學與生理學。

行醫後不久,班廷對糖尿病發生了興趣。糖尿病主要生化症狀是尿中出現葡萄糖。

在那個時代,糖尿病意味著慢性死亡。

一如往常,他正準備著隔天的示範教學,內容是胰臟的功能。他仔細地讀著教科書上的
描述:「胰臟在消化食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一座多功能的、了不起的小發酵廠,
有一種神秘的分泌液經由胰管流入小腸,它能消化糖,分解脂肪和蛋白質,供人體吸收
和利用。人如果沒有胰臟,就會得糖尿病死掉。」


關於書上所描述的現象是這樣子的:約在這三十年前,德國醫生明凱夫斯基曾做過一個
實驗。他把狗的胰臟徹底切除後後進行觀察。這隻可憐的狗以讓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消瘦,
乾渴,饑餓…,趴在籠子裡只剩下抬頭喝水的力氣。到最後,終於體力不支而死亡。

斯塔林貝利斯提出所謂的「激素」的概念,並推測胰腺產生一種激素,能控制人體內
糖分子的代謝。當此種激素分泌不足則造成體內糖的積聚而導致糖尿病。

另一位德國病理學家蘭格亨斯在他的論文中指出,胰臟中存在著一些細小的細胞團─
「胰腺」,其結構不同於一般分泌消化液細胞,在顯微鏡下觀察它們就像海洋中漂浮
的小島。因而這些細胞團被稱為「蘭格亨斯氏島」,也就是「胰島」,可能就是產生
激素的地方。


雖然許多學者都推測糖尿病與該激素有關係,並稱做為〔胰島素〕,但生吞動物胰臟
治療糖尿病均無效。班廷推想,動物胰臟中的激素可能在胃中被胰蛋白所破壞。
當然,許多人也都抱持著相同的想法,試圖提取胰島素。只是,所有分離胰島素的
嘗試都失敗了。因為一將胰腺研碎,胰腺內的消化脢就將胰島素分子(蛋白質)破壞。

1920年班廷看到一篇論文中,「若結紮動物胰管使產生胰蛋白的細胞萎縮而產生胰島素
的細胞卻不受影響。」這給了班廷以關鍵性的啟發:結紮輸送消化液至腸內的胰腺管時,
就引起胰腺退化並將胰腺提取物注射應用,當可生效。

腦袋中興起了這個想法之後,班廷決定到多倫多大學醫學生理系,找麥克洛德教授,
他是北美著名的胰臟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專家。

「給我10條狗,一名助手!」班廷疾聲嚷著,

「八週!八週就解決糖尿病!」

好歹龐青雲拼了命花了十天硬是攻下舒城,但要找出治療糖尿病這個醫學上的難題,
就算給你十個月,還不如去推倒舒淇。為此,他不顧老師、親友的勸阻,關閉了診所,
辭掉了臨時教師的工作,破釜沉舟。

其實,這些條件對一位教授而言,極易簡單。但問題在於,班廷得說服大名鼎鼎的
麥克洛德教授。

「好!就照你說的!我再給你幾間實驗室的使用權,不過,若是超過這段期間,則是
  沒有薪水的唷!」教授笑著說。

「沒問題!本人功德無量!」

班廷終於說服了教授。之後,教授便離開學校去渡假。

班廷所擁有的是10條狗,與一位年紀才21歲的助手察理斯‧貝斯特(Besto Charleso
Herbert, 1899-1978)這位助手,正如其名,Best!他是個對生物化學十分熟悉的年輕
人,在測定狗的體液和血液中的含糖量,駕輕就熟。這正好彌補了班廷在這方面的不足。

目標:「結紮狗胰管;6~8周待其退化;將剩餘部分取出進行提取。」


他在黑板上大大地寫下這幾個字。

於是班廷和貝斯特兩人結紮了幾支狗的胰管,待七周後,這些狗的胰腺都萎縮了,
並且失去了消化器官的功能,然而胰島在外觀上仍是完好的。他們從這些胰腺中提取
一種液體,給因切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注射來證明其有降低血糖、治療糖尿病的作用。

年輕人終歸是年輕人,雖然他們兩位的信心都很大,絲毫不覺得8周時間對於解決醫學

上一個最複雜的難題是多麼的不可思議。

「再來一次!」班廷嚷著。

「好!」貝斯特亦同聲附和。

「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班廷拿起手術刀朝著籠子一頭的走去。

「南無觀世Impreza、Merry 阿彌陀佛!」

語畢,手起刀落,旺財這條狗命就此殞落。

直到第十次之後,他們實驗仍是失敗,而狗也殺光了,八週的時間也過了,但他們從不
氣餒,吸取教訓,重新再來。他們趁著教授去歐洲講學的機會,又繼續苦幹了起來。

這天,一如往常,班廷在幾周前給一條狗做了結紮胰管手術,現在正從狗己經萎縮的
胰臟中提取了胰島細胞中的物質,然後注入得了糖尿病快要死去的狗的頸靜脈中。

這幾道步驟非常複雜,他們都是以試誤法(trial and error)進行。


「降了!降了!指數降了!」

在死了數十條狗後,貝斯特指著儀器開心地對著班廷嚷嚷。剛才分明還是想喝水而
抬不起頭的這隻狗,現在已經能抬起頭來。1小時以後,它竟站了起來!

雖然他們發現胰島提取物具有維持糖尿病狗生命的作用,但問題在於,為了維持1條狗
的性命,卻用了5條狗的胰臟,這就等於殺死5條狗才能使1條狗活命。

這樣的殺敵一百、自損三千的地圖兵器又有何用呢?
(事實是,當時他們已經使用了編號到第92號的狗

聰明的班廷想到了免費的胰臟供應地:屠宰場。


他們隨即動身前往屠宰場,分別要了9副牛的胰臟回來。此外,他們使用低濃度的酒精
來處理牛的胰臟,抑制有破壞作用的消化液。之後,將提取物給了另一條患糖尿病的
狗注射後,狗的高血糖也下降了。他們稱此物為島素(isletin)


接下來,就是要進入到人體的實驗階段。

「如果我有什麼意外,你可以繼續把實驗做到底。」班廷堅定地說。

「不!提取的工作大部份由你在進行,所以應該受到保護的是你,而不是我。」貝斯特
 將針筒搶了過來。

爭執到最後,兩人決定互相傷害。他們先後在自己身上各自注射了島素,以便證明
這種能救活狗的東西對人體也是無害的。此外,他們更決定把島素用在病人身上。


原來班廷口中的病人就是他的好友,也是他在醫學院的同事,但他得了嚴重的糖尿病。

1922年春天,貝斯特馬上給他注射了一針島素,時間分秒地過去,仍不見效果。班廷
失望了,以為這島素只對狗有效,而對人無效……。

之後,貝斯特又替他打了一針。過了一會,逐漸感覺好多了,頭腦突然清醒了,
兩腿也不再沉重。貝斯特趕緊把這一消息告訴班廷,都以為他已病癒了。

可是第二天,病人又覺得全身疲憊不已。

「沒關係,我們再來打!」

最終,用盡了班廷和貝斯特所有的島素,他們再度陷入了困境。

那一天,人類又想起了被糖尿病支配的恐懼

ps.其實,20年後,有一組人馬所研究的東西救了數百萬人的性命,亦是遭遇
   同樣的困境。

難道這段愛與勇氣的故事要落幕了嗎?No~No~,代誌不是戇人所想的那麼簡單。

那天,聽完班廷的哭訴之後,麥克勞德教授意識到了這兩個毛頭小夥子的研究成果在
醫學上的價值。他暫時丟下手頭的研究,帶領全體助手,加入班廷和貝斯特的團隊。


他改進了提取方法,使島素能大量生產。此外,麥克勞德教授將這種島素取了較有趣味

的、較古老的名稱:胰島素(拉丁文:insulin)。

1922年利用胰島素進行第一例臨床試驗,獲得成功。

不久,消息不脛而走,許多得了糖尿病瀕臨死亡的人抱著一線希望找上門來,可是班廷
他們手上的胰島素太少了。此時,遠從阿爾伯塔大學(Alberta)的科利普醫生也來參加
改進、提取、純化胰島素的工作。


在這期間,麥克洛德教授出席了美國內科醫生最具權威、相當有影響力的美國醫師協會
的會議。他向協會報告了找到醫治糖尿病的一種方法。這消息震驚了整個醫學界。而
麥克洛德教授的論文,為班廷和他的同事們呼喚來了一大批盟軍,全世界許多醫學
實驗室,都在進行著提取胰島素的工作。

1923年班廷和麥克勞德獲得醫學和生理學諾貝爾獎。(這是加拿大人首次獲得諾貝爾獎。
)但班廷對於獲獎者只有他與僅僅是提供實驗室的麥克勞德兩人,卻對於和他併肩作戰
的貝斯特竟是一無所有。為此,班廷大發雷霆。當他接受了獎金以後,二話不說地分給
貝斯特一半。同樣的,麥克勞德亦將獎金之半分給科利普。

1923年加拿大議會授予班廷終身年金,並建立〔班廷研究基金〕,還在多倫多大學建立
〔班廷-貝斯特〕醫學研究所,任命他為所長。之後,班廷從事癌症、冠心病、矽肺等的
研究。代表作有《胰腺提取物用於糖尿病的治療》、《胰島素﹑內分泌與臨床》。


如今人們已不必因為患了糖尿病而膽戰心驚,用胰島素來對付糖尿病已是一般的醫藥
常識。

等等,故事還沒結束哩!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班廷作為一名少校在加拿大軍隊中服役,從事航太醫學與生化
武器的研究。「G-suit」(不是藍星人suit)是班廷的一個軍事上的發明,所有加拿大
皇家空軍戰機機師都穿過他的這項發明。

1941年2月21日,他乘坐的飛機由紐芬蘭到英國。很不幸的,在紐芬蘭上空因飛機失事而
逝世,雖然他去英國的真正原因仍是一個謎,但極有可能是為了說服英國科學家去大量
製造生化武器來抵抗納粹德國。


或許大家對於〔糖尿病〕、〔胰島素〕這類的專有名詞琅琅上口,但背後的故事卻鮮
為人知。希望這篇有助於大家重新認識這個疾病與文中那些值得我們尊敬的人物。


摘錄&參考書目:

1.Wikipedia
2.科學五千年(七)
3.旺財

--

對流血一週仍然不死的生物千萬不能大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27.208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TO025-r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6572677.A.FB5.html
yokann: 看過超多次了...1F 123.192.94.41 台灣 08/23 23:07
tfoxboy: 狗王2F 1.163.47.141 台灣 08/23 23:07
F16V: 推3F 111.71.18.82 台灣 08/23 23:07
luckyalbert: 現在胰島素不都用豬&生技做的??4F 49.217.195.228 台灣 08/23 23:08
XDDDpupu5566: 基改細菌5F 172.58.46.166 美國 08/23 23:10
hizo: 想到病理學老師都會說這段故事...6F 114.24.224.128 台灣 08/23 23:11
la8day: 以前的醫學實驗真屌…7F 61.201.124.206 日本 08/23 23:24
sunsad: 現在你讓人知道你拿狗做實驗,你會...?8F 36.235.50.197 台灣 08/23 23:37
pujipuji: 最近又有腎臟科醫生把斷食用在糖尿病患9F 129.67.116.43 英國 08/23 23:39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538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giads51 說讚! ( ̄︿ ̄)p huzc0606 說瞎!
1樓 時間: 2019-08-24 02:37:16 (台灣)
  08-24 02:37 TW
血糖能變成酒精嗎?
酒精能變成血糖嗎?
葡萄糖糖 變成 乙醇 然後再變成乙酸 可以在消化道或血液循環系統內完成嗎?
可以把胰島 想像成和哺乳類共生 而住在動物胰臟內的 古代微生物 嗎? 而因為人體免疫系統的基因表現不同 而影響這些微生物的 生長或運作 就可以解釋 糖尿病是有遺傳性的 另一方面 後天的血糖代謝異常症狀 會不會是因為 某種病毒或缺少某種營養 而造成胰島失去正常功能呢?
必竟 研究長生術 也要研究如何使 血糖代謝功能維持長期正常!
2樓 時間: 2019-08-24 03:35:41 (台灣)
+1 08-24 03:35 TW
推特上
很多美國醫學博士嘲笑那些把病因歸咎給細菌或者腸胃道菌叢的鼓吹者
因為糖尿病的真正原因是吃了過多垃圾食物(精緻澱粉、大量碳水化合物、糖)
而吃了過少的優良脂肪與蛋白質(人道飼養的肉類、牛奶、海鮮)
那些基因上的遺傳其實是過度吹捧
讓大眾看不到大型食品公司的產品是製造慢性病元凶
3樓 時間: 2019-08-24 08:21:35 (台灣)
+1    (編輯過) TW
扯太多了,總結一下,糖尿病之父推崇有效的治癒糖尿病的方法是,間歇性斷食。結果原po扯一大堆,其實用胰島素只能控制,且幾年下來,併發症死亡的案例很多。胰島素有龐大的醫療利益,要主流醫學用間歇性斷食治療糖尿病,難喔,難在你一天吃一餐,你跟本不花錢還錢變多,他要賺你什麼錢?
4樓 時間: 2019-08-24 06:30:32 (台灣)
+1    (編輯過) TW
只有第一型糖尿病需要胰島素,絕大多數糖尿病都是第二型,且第二型糖尿病後期的人,很多腳會截肢、會洗腎、會陽痿、腹部水腫,幹...細胞就會不要糖了,還加強胰島素硬塞糖到細胞,少吃一餐會死膩,糖尿病患者2、30年都三餐吃飽然後吃成這樣要死了,有比較好?
巴菲特喝可樂吃麥當勞吃牛排,他糖尿病?人家一週有兩天吃的非常少,這種吃法就算是間歇性斷食了,那兩天因為禁食,身體就會啟動逆代謝和燃燒脂肪,儘管吃一大多堆,但一下就把那些東西清掉。胰島素有用的話,糖尿病早就治療好了,也不會在那跟你說糖尿病無法根治,廢話,用胰島素把糖硬塞到細胞,有時還會低血糖,又要吃糖來補,啊不就糖尿病,還吃糖哩? 越來越惡化,胰島素越打越重,藥廠的荷包也越來越多。
5樓 時間: 2019-08-24 10:39:45 (台灣)
  08-24 10:39 TW
值得研究的是
現代醫學有足夠的科學方法與技術 可以準確測量 
頸部動脈與頸部靜脈內血液中的血糖濃度值差異
然後 "出" "入"肝與腎的血管(我分不清這是動脈還是靜脈)中血液血糖濃度值差異嗎?
第二型糖尿病 與 高尿酸症(痛風) 患者會重疊嗎?
必竟我是幾乎每天只靠含糖飲料(工作日至少2200c.c.放假日小於600c.c) 與啤酒(每天至少2400c.c.) 幾乎不喝白開水不攝取澱粉 的自體人體實驗者! 與疑似痛風患者(手指關節明明沒受傷扭傷 卻有被小學老師用藤條打到的痛與腫脹)
如果100年後 我還沒死 骨骼關節沒有退化 躲過各種癌症慢性病 還能抽菸喝酒做苦力算數學 我的長生術 就算已經成功一半!
胰島素只是避免糖尿病症狀惡化 並不能治療! 就像不具消炎效果的牙痛止痛藥 只能止痛不能阻止牙齒牙髓被掏空牙神經死光!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