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kuod (意見達人!此人很有意見)
標題 Re: [新聞] 外銷掛零!韓國瑜進口陸蔬菜衝擊農民
時間 2018-11-18 Sun. 03:01:36


我們的三等高考農業行政有一題萬年考古題,那就是市場需求與價格成反比,以及產量與價格成反比圖,兩圖畫出來就有分,那個何時哪裡的蘋果盛產,稻米要種多久,如何推廣契作,都不考,就是愛考這題。講的就是農產品的價格,是由需求與產量決定,於是考進去的每一位市場公務員,只能遵循依法行政,讓市場機制運作。

各位有務過農嗎?或是有務農的朋友,有認識這些產業與市場嗎?其實台灣農業也發展良久,是滿成熟的機制,唯一的問題大概就是公務員與老農,與新一代有嚴重的斷層,一般來說,務農有幾個機制,順應當地農會需求,一起種一起出貨。透過當地農會賣到北農或其他市場進行拍賣,由當地農會統一價格收購,或是你愛種啥自己搞,反正你必須自己找人買。當然後者有名聲的話,比較賺。

而貿易是互相的,我國大量出口電子零件至美國,而美國出口軍火與牛肉到台灣,正如我們賣中國短期內種不出來的水果過去,而中國賣他們一不小心就能塞爆整個市場的蘿蔔過來,沒有道理。必須是我們賣他們無條件買。別忘了!台灣本身的年交易量,只是淘寶一天的交易量,其實不用太過傷心市場價格高與低,畢竟人們可以在市場上買到便宜的農產品,薪水調漲福迷你下,就能減輕經濟負擔,圖利人民其實比圖利農夫重要。

農產品最可怕的就是保值期限短,想前幾年有人把蔥拿去冷凍,創造出一把蔥600元的高端價格。有爽到農夫嗎?最後以為價格差不多了。打開冰櫃,葱凍壞了。雞蛋未洗可以放21天,經水洗剩14天,保鮮有些為天,有些為小時,有些為秒。充滿各種生物科技的技術在保存食物與其風味,真空包裝、放射線殺菌、超臨界萃取、低劑量食物保質劑、液態煙燻取代實際點火煙燻等等,這些都是技術,推動著人民的生活。

只是因為我們刻意把土地價值炒高了,搞到我們種值任何的作物成本都高於國外大量生產,加上租賃與自由市場,把本來應該每年有數萬民的大學畢業生應該去務農的,成為國家最穩定經濟之就業人口,搞到除非土地是祖上繼承的,否則還是別想,考高普考比較穩定,其實最穩定的行業應該是林業,管理一片林到採收,以百年為計。結果被國民黨砍到禁伐,又放棄務林行為,再來應該是新興行業燃料作物,將農作物以生產燃料為目標,結果還沒開始就胎死腹中。最後搞成這樣,曾經有份調查,可以透過牛奶是否含氡,得知飼料來源,結果全台灣的牛奶都有含氡,證明了台灣所有牛吃的飼料都是來自美國,這樣還算國產牛奶嗎?台灣的牛奶世界貴,可想而知了吧!

一個產業,通常就跟生態一樣,每個零件都是由不同廠商提供,最後彙整成商品,養活一片人。這就是為何川普救美國經濟的口號是美國製造,不管哪個產品,要在美國銷售,可以選擇高關稅,或在美設廠。郭台銘就趕緊設廠了!讓美國景氣回升,失業率下降,本來產業外移,3K產業都由外勞包辦,現在都回到美國人手中,還可以與中國搞貿易戰。

而我們台灣不知道是哪個白癡喊,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請問為何中國不能接單?要台灣接單呢?結果現在就是中國接單,中國生產,直接銷售,台灣只能靠服務業長期搞內需內耗維持,當然經濟怎麼可能好?再加上土地房屋政策對新生兒不公平,連人口都萎縮了許多年。

台灣農業要復活,我們需要比375減租更狂的土地政策,讓白手起家務農可以成為穩定事業的生活,使農業暨生技先回來,那些加工食品與副產品再利用,也會跟著回來,中小企業的發展不會受限於必須透過買通經濟部,才能擴廠或發展業務,有了農業,機械也會跟著發展,其他基礎產業才能正常運作,以農立國就是這道理,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以別人生產便宜,我們生產貴,結果基礎產業台鹽與台糖都不產鹽糖,放著大片良田不耕種,造成我國入超最虧禍首。逐漸又搞外勞,然後接著外包人力,好像整個國家所有事業都是臨時的,找臨時工來處理,基礎物資國外生產、生產人力外籍移工,警察臨時工、勞檢臨時工、承辦人臨時工、工廠臨時設、訂單臨時接,這是要讓人怎麼發展永續經濟?經濟成長不再是只看GDP與GOP,數字的加總,無法代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或是就業環境適合生兒育女,抑或是經濟完全獨立於其他國家。

下周就要選地方民意代表及地方政府機關首長,智慧,在全台所有候選人中只有一位,只是他選擇的路線是短期公民最大公約數。代表利益團體的有好幾位。來購買人生名譽的也有,這選舉風氣實在還需要改進,小的我只希望讓這些利益團體白投資吧!



--
※ 作者: kuod 時間: 2018-11-18 03:01:36
※ 編輯: kuod 時間: 2018-11-18 03:04:14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577 
( ̄︶ ̄)b scm577, leon999su, darkrise1980, hh, gleen18, Wwearthemask, op20181115, klin1, n4tp6 共 9 個人 說讚!
1樓 時間: 2018-11-18 05:16:31 (台灣)
+2    (編輯過) TW
土地政策這議題老梗了,大家都知道問題在那,也提的出改善方案,問題是泡泡誰敢戳?政策誰敢執行?
另外看看我們農地上是啥?豪宅、工廠,誰敢拆?誰敢罰?
2樓 時間: 2018-11-18 08:02:11 (台灣)
  11-18 08:02 TW
問題是, 現在包裝成農民的救主 !
3樓 時間: 2018-11-18 08:38:31 (台灣)
  11-18 08:38 TW
摩天輪 摩天輪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