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mk123458 (巨魔蠻卒)
標題 Re: [新聞] 天熱稻產暴增 米商:收了也賣不出去不知
時間 2018-06-10 Sun. 21:29:01


我媽媽以前是種植稻米的農家女孩,也因此每次去宜蘭遊玩她都很感傷,在於宜蘭現在稻田少,
倒是房屋蓋得很多,還蓋在過去曾經種植稻米的田地上,關於這一點我就很納悶這有差嗎?

事實上一塊種植稻米的土地與種植蔬果的土地,其需要投入的細心程度並不一樣,
像是土地的反覆翻動、燒稻草、施肥(特別~特別~特別的多)、灌水控制等等的,
有時候甚至得驅趕牛、羊幫忙去踩一踩土壤(其實這一點有點像是古埃及尼羅河旁的居民一樣),
因此這樣的投入,對於我媽媽有格外感觸。

後來我看了日本節目,就恰巧有一篇在講解土地被蓋過建築物之後復甦的過程,
其來賓是一位超過30年豐富經驗的人,我記憶這位日本人被問起成功的機率時,
他臉色尷尬的表示大概不會超過50%,即便採用他的方法也是一樣。

他的方法我記憶無誤的話,是翻滾土壤、摻雜乾枯葉片、新鮮泥土、肥料,
然後就是放置差不多半年,不用管那塊土地了,期間記得灌水進去滋潤,但是不用到積水那種程度,
此時此刻電視台的就問,那樣這樣為什麼還不會超過50%,言下之意這麼努力,說什麼也有如此,
這位專家表示他沒有辦法擔保,即便再給他兩年還是三年,也是一樣無法擔保可以復甦土壤成功。

許多民眾很不清楚明白台灣稻米真正高品質都是外銷國外去,例如鄰近的日本,部分日本飯店的米,
都未必一定是日本自己本土種植的稻米,說來可笑就是台灣人去日本去吃台灣種植的稻米,
結果台灣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吃混合稻米,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講才好......。

其實《稻米》可以陪伴很多料理,像是......

【咖哩飯】
一、市售咖哩塊 x1塊、蘋果 x1顆、紅蘿蔔 x1顆、馬鈴薯 x1顆、大蒜 x1株、
    豬肉 x1塊、香菇貢丸 x6~8顆、洋蔥 x1顆、米酒 x1瓶。

二、事前工作.1:就是馬鈴薯削皮切塊拿去蒸,水量大約半碗(杯),不用特別熟透。

三、事前工作.2:豬肉切塊,把米酒倒入兩湯匙(一般正常人喝湯的湯匙,不是撈湯的湯瓢),
                可以灑點胡椒粒、些微鹽巴,開始按摩豬肉塊,放在冰箱內大約30分鐘,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超過60分鐘(一小時),再拿來煮會更好。

四、事前工作.3:蘋果、紅蘿蔔、洋蔥、香菇貢丸切塊,接著紅蘿蔔、洋蔥可以放在同一個碗內,
                蘋果和香菇貢丸則是獨立,因為這有優先順序的關係。

五、熱鍋倒入些許的油,把大蒜剝皮稍微炒過一下,可以稍微有點顏色即可停止(未必要熟透)。

六、倒入水在鍋子內,此時此刻水中會有剛剛的油與大蒜(註:同一鍋),接著2~3分鐘丟入咖哩塊。

七、把紅蘿蔔、洋蔥丟入鍋子內,開始小火攪拌,目的是逼這兩種蔬菜的甜味。

八、丟入紅蘿蔔、洋蔥之後的3~5分鐘,可以把豬肉、蘋果丟入進去,依舊維持小火攪拌。

九、攪拌均勻之後,開始些微小泡泡出來了,依舊不可以偷懶停止攪拌,此時此刻丟入香菇貢丸與馬鈴薯,
    然後等候熟為止,即可上菜了。 XD


【紫菜蛋花湯】
一、市售賣的紫菜、雞蛋 x1~2顆、蔥 x1~2株(豪華點,就是追加 乾蝦仁 x2~3尾,因為會很鹹)

二、水尚未滾開之前,紫菜可以先丟入(若有乾蝦仁亦可如此)。

三、開始滾開時,雞蛋記得聞一下有沒有臭,因為天氣炎熱雞蛋可能發臭,若無則是攪拌均勻倒入鍋內。

四、蔥切絲、段皆可,灑入湯內。

五、確定雞蛋熟透,熄火蓋鍋子悶2~3分鐘再上菜。


【菜脯蛋】 (整個過程可以加鹽或不加鹽,我個人是醬油配大蒜與辣椒派的,所以不加鹽)
一、市售賣的菜脯 x1~2條、雞蛋 x1~2顆、蔥 x1~2株

二、熱鍋加入一瓢的油,把雞蛋攪拌均勻倒入鍋內,緊接著是切好的菜脯與蔥絲。

三、記得翻面,火如果不懂得控制就小火,雖然辛苦但是至少...美觀許多的。

四、兩面稍微焦黃,即可熄火上菜,請勿放在鍋子內悶或煎,味道可能會因為蔥絲微微燒焦有點苦澀。

註:若情況准許,買個土豆配著吃吧! XD


--
※ 作者: mk123458 時間: 2018-06-10 21:29:01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3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789 
( ̄︶ ̄)b darkrise1980, mokey725, microken, hh 說讚! ( ̄︿ ̄)p zerou89 說瞎!
1樓 時間: 2018-06-10 22:56:10 (台灣)
+1 06-10 22:56 TW
我們家白飯裡面添加麥片、地瓜於其中 XD
2樓 時間: 2018-06-11 07:28:44 (台灣)
  06-11 07:28 TW
不好意思,這種事我是知道的,不過蓋房子這種藍綠都有獲利。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