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作者 PPAPwww (pan)
標題 Re: [請益] 怎樣能阻止房子變成投資商品?
時間 Tue Jul 18 06:46:46 2023


※ 引述《endurance (大家好)》之銘言:
: 如果能讓大家不要把房子當投資商品
: 也許就能讓真正有需求的人買到房

其實課囤房稅是一個解決方法
稅率可以改變市場機制




囤房稅
持有一間房子1%稅金
持有兩間房子22%稅金
持有三間房子23%稅金
持有四間房子24%稅金

有些人買房來投資的  從來沒住過  連家具都沒買
如果有兩間房
一年22%稅金   一年繳19萬囤房稅(不同地方稅金不同)
如果房價一年沒漲20萬
那投資客就不投資房地產了
還不如存定存還比較賺

這樣會大量減少投資客和空屋
https://i.imgur.com/fr9tt1U.jpg
[圖]
全台灣166萬間空屋就是持有成本太低
才一堆投資客   一堆空房子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0.24.163 (臺灣)
※ 作者: PPAPwww 2023-07-18 06:46:46
※ 文章代碼(AID): #1ajSJOtE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89634008.A.DCE.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請益] 怎樣能阻止房子變成投資商品?
07-18 06:46 PPAPwww
※ 編輯: PPAPwww (39.10.24.163 臺灣), 07/18/2023 06:52:41
j401f2: 這招用人頭就解決了不是嗎1F 07/18 06:56
PPAPwww: 用人頭,有鳩佔鵲巢的風險,就像女生說,要在一起可以,但是房子要登記在女生名下,你願意嗎?
投資客能不冒險就不冒險,投資要,風險評估2F 07/18 06:58
bigflyqq: 信的過的人頭也不是說有就有5F 07/18 07:00
diskdie7045: 可以囤啊,以後賣的時候加價賣就好,什麼税還不是後面的人承擔,房地合一2.0不就是完美呈現給大家看6F 07/18 07:05
jeff12302000: 房地合一2.0跟囤房稅應該算不同的東西,拿來類比好像怪怪的。8F 07/18 07:26
zoo2020: c大昨天d4打很晚,等他起床你就知道了。10F 07/18 07:28
aesdu: 應該課屯現金稅,銀行存款總數低於100萬課5%,低於300萬課10%,高於500萬課20%,私藏現金超過20萬未申請用途,充公。長期月光族,標準人礦,贈獎旗一隻。
稅率可以改變市場機制11F 07/18 07:35
s8752134: 雙手雙腳贊成, 趕快去推
老屋基本沒差, 還能趁勢一起大漲租  只有爽R
不支持這種奇葩政策, 等會又被講 ni484 paler...  XDy15F 07/18 07:47
robot456: 掛營登3%就好,嘻嘻18F 07/18 07:49
s8752134: 樓上不要戳破他, 我看這類人根本不知道房屋稅怎麼課XD19F 07/18 07:50
eupa1973: 學北韓,東西都金家的,你表現好就賞你一間,就沒人敢炒敢當投資商品了20F 07/18 08:05
sbshiu: 看來看去總是想要政府定課稅這幾招,總是想要從別人身上挖出錢。我都沒看過沒房者提出要從自己身上挖出錢政策,你可以提每個月政府應該從0房者的月薪提取50%薪水存在公積金,直到你買房時為止。
不要總想要從別人手中拿取,自己都沒有作為,這跟土匪有什麼不一樣。22F 07/18 08:07
LujouPico: 這邊不能說太明,會被抄走28F 07/18 08:16
Steinadler: 我真的覺得...如果收入太低 就多唸書或增進技術...
不用在那裡想東想西 就像單身狗在煩惱少子化一樣...獻醜不如藏拙 連這道理都不懂 難看被別人看輕...29F 07/18 08:17
z5411: 整天想空想旁 你以為這樣第一間就能買便宜嗎XD32F 07/18 08:22
PPAPwww: 樓上,我已經有房了33F 07/18 08:41
piliwu: 法人也是人你根本大外行34F 07/18 08:43
alfrog0414: 有一招 就是現在開始全部的新建案都只能是地上權 強迫50年收回35F 07/18 08:50
newgo1776: 臺面上有藍綠白三組總統候選人,你把你的囤房稅稅率表mail給他們,你看哪一組要理你?
有夢最美啦37F 07/18 08:51
robot456: 樓上,這樣應該會看到有所有權的房子噴飛喔XD40F 07/18 08:52
shirleyA: 強迫50年收回 你推看看啊 誰推誰死41F 07/18 08:55
ceca: 用一塊錢租給公司就解了
還是你要漲商用不動產的稅金?你確定你不會下臺?42F 07/18 08:55
junior020486: 柯粉716已經被打臉還整天想東想西44F 07/18 08:59
PPAPwww: 法人的話我覺得囤房稅可以避開旅館業者,囤房稅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減少空屋,旅館誰都可以租來使用,旅館多在旅遊上也是一個好事。45F 07/18 09:11
ceca: 我公司是搞生物養殖的,我租給它養蟑螂
因為蟑螂需要在人類類似的生活環境,所以專租住宅
而且蟑螂會飛,所以專租電梯大樓!!
然後因為我的公司也有做研究
研究項目是,蟑螂在不同屋齡房子的養殖表現
所以我從新成屋到老大樓都租來養48F 07/18 09:15
t102310014: 推c大54F 07/18 09:24
a8866442: 其實這次716遊行的居住正義訴求都很清楚55F 07/18 09:28
s940758: 想太多了,去北韓就好了56F 07/18 09:32
Tylose: 其實這次716居住正義訴求還是很不清楚
年輕人根本沒有居住正義問題,只有眼高手低問題
政府真的要解決問題,應該是要從教育下手,不是其他政策57F 07/18 09:41
eupa1973: 我要用公平正義價買更多,請加油60F 07/18 09:43
Tylose: 打炒房已經打得夠g8了
166萬間空屋,怎麼不去買不去租???????
一句話:年輕人看不上阿
看得上眼的都買不起租不下手阿
這不是眼高手低是啥61F 07/18 09:43
Homedoni: 剛看了一下新加坡是買方在入手時就要繳納35%稅 很抑制吧想學美國小政府資本主義又學專制搞一點打房 四不像
星國針對外資也更嚴格 那台灣限制一下外資把錢存在台灣房產不過分吧66F 07/18 09:46
patrol: 健保,水電也沒看到誰出來說四不像啊
開假公司這點可以用有沒有請員工和幫忙保勞健保拆穿70F 07/18 09:48
Homedoni: 噢對啦 c大說要跟世界金融接軌72F 07/18 09:49
patrol: 檢舉成功罰十倍73F 07/18 09:50
Homedoni: 那就隨便外資投資了顆顆74F 07/18 09:50
patrol: 不法逃稅金額十倍75F 07/18 09:50
hongdagg: 想辦法提高收入會比幫政府想解決方案還簡單76F 07/18 09:54
       提高收入沒辦法減少空屋
       反而會增加空屋
       你看下方Homedoni的推文
       就是錢太多  才買房子當成放錢的地方
       所以空屋才會多
       所以應該要設法讓投資客把錢放去別的地方
       同樣的錢放在定存 一年穩定入帳4萬~5萬
       讓投資客覺得放在房地產不划算就會減少空屋了
MagicMomo19: 自由市場就供需,把需求打下來就好啦77F 07/18 09:54
chigo520: 利率拉高 年輕人付不出來就會跌了啦78F 07/18 09:58
Homedoni: 台灣的需求不乏缺地方放錢的需求而不是住的需求
同意?79F 07/18 09:58
z5411: 台灣稅制超寬鬆啊 合法節稅根本超容易81F 07/18 10:03
ceca: 囤貨要什麼員工,科科
你公司有貿易業務,你丟一些廢紙箱和棉花
你說你小本企業囤貨,有問題?
自己老闆兼打鐘,你敢講甚麼讓你上新聞欺負中小企業
是沒出社會,沒開過公司喔
啊,我忘了現在還是暑假82F 07/18 10:04
Tylose: 打需求很簡單啊,大家都不買房,需求就下來了
製造需求的不就是上街亂靠北的那些人嗎
囤著房子的不就是帶頭的那幾個嗎88F 07/18 10:07
patrol: 上法院說
社會共識覺得這樣有問題那麼就有問題
官司打輸就賠錢
一人公司佔太多房子,我是覺得你輸面很大91F 07/18 10:09
Marcuslin: 去租旅館睡 怕是盤子吧 知道台灣住宿多貴嗎95F 07/18 10:13
ceca: 不用上法院說,你沒看到一堆透天都在囤貨
認識的包商屯了三棟
你就不要講貿易(網拍)的,有屯五棟以上的
你有本事現在就可以去抽他們的稅
看你會不會下臺,哈哈哈
第一天出社會?沒開過公司???
另外,直銷那麼愛租大樓,你是沒接觸過直銷喔,菜逼巴96F 07/18 10:18
dan0206: 房價在認真讀書工作認真賺錢的人眼裡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憑甚麼要這個國家為了魯蛇量身打造政策~用LP想也知道不可能啦 醒醒吧283F 07/18 18:56
renyjojo: 滿街躲小規模不開發票的都管不完了 少數別自以為多數286F 07/18 19:46
macrohard: 共產主義者?287F 07/18 22:55

--
作者 PPAPwww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