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ylose (Tylose)
標題 Re: [新聞] 高房價釀民怨 央行:四波房市管制、五度
時間 Wed Mar 29 00:44:47 2023


※ 引述《humbler (獸人H)》之銘言:
: 心得:
: 不過從打炒房到現在
: 房價卻越打越高
: 房租也越打越高
: 建商開案價格也在創高
: 可見建商根本沒在帕
: 市場上想買房的人仍然很多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說法

說房價越打越高

會認同這句話的也真是奇怪

這麼不正視現實

政府有沒有打炒房?有,馬政府蔡政府都有

房價是不是一直漲?是

那表示房價漲不是炒出來的阿 XD

一堆人整天靠北房價炒多高炒多高,死不承認房價是被一堆人買出來的

建立在一個錯誤的認知上,去問一個超怪的問題 "為什麼房價越打越高"

然後還可以得到一個超怪的結論 "可見政府沒有打房"


...............................................

我覺得這些生物腦袋比較奇怪






尤其是一些只會雞蛋挑骨頭、不談重點的那種人

別人舉個誇張的例子,就在那邊挑數據合理不合理

別人講個大方向大該念,就拿極端特例想要推翻通例還自以為了不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2.78.241 (臺灣)
※ 作者: Tylose 2023-03-29 00:44:47
※ 文章代碼(AID): #1a8nc1Jg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80021889.A.4EA.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高房價釀民怨 央行:四波房市管制、五度
03-29 00:44 Tylose
nitero: 你的錯誤認知就是 蔡政府有打房…1F 03/29 00:51

我沒說蔡政府打房,我是說打炒房
打炒房政策擺在眼前
總是有瞎子看不到,我也沒辦法
房地合一加強
貸款戶數限制
今年還多一個平均地權修正案

很多人無感,是因為,它們窮到不會被打阿 XD
※ 編輯: Tylose (111.242.78.241 臺灣), 03/29/2023 00:55:35
jl40: 這邊沒被說魯空房蟲人設不算來過
看平均地權能否起點作用2F 03/29 00:56

我覺得限貸已經打了一堆人了,版上受害者不少阿....

meangh: 不在持有成本上面下手,都不算真正打房4F 03/29 01:04

政府目前都是打炒房而已
我是反對政策影響市場,房價應該讓市場去決定
政府當大玩家增加供給就好,不要亂訂一堆規則影響市場
但遊戲規則如果改變,那就跟著改變玩法嚕
頂多就不要在這個市場玩而已
越來越難玩了
這兩周看了不少房子,沒有一間值得我直接殺底

kusomanfcu: 要打房價直接打全部資本利得啊 馬英九不是演過了?還差證所稅5F 03/29 01:05

房地合一還被說成是炒房的元兇阿,真是滿頭問號
一堆腦殘酸政府是最大莊家,房地合一收飽飽
真的是肖ㄟ
※ 編輯: Tylose (111.242.78.241 臺灣), 03/29/2023 01:15:47
kusomanfcu: 房貸成數 ,房屋持有稅,房屋交易價差,證券交易價差,證券持有稅(股息稅),歐in 把經濟巴下去 房價就會下去了
才動哪一咪咪叫打房?
二代建保加碼看看啊
可以和證所稅一起喔7F 03/29 01:07
sbshiu: 大道至簡,都是供需問題。13F 03/29 01:09
kusomanfcu: 沒提到證所稅就是不敢打房
忘了還有奢侈稅
汽車 、珠寶、手錶、包包 (抖)
幹到這種程度我都懷疑他是共產黨了14F 03/29 01:09
supereva: 把房價打下來又怎樣  排名沒變的話  買不到的還是買不到  台大錄取分數500分  你考300分考不上  考試出難一點把錄取分數變成250分  你就能考上了?  真的很多人這樣想  真的是天才唸台大實在浪費了18F 03/29 01:14
kyova: 奢侈稅...買車有感...22F 03/29 01:15
supereva: 你以為2000萬的房被打成1000萬的時候  你的預算有1200萬爽買這樣嗎? XDDD23F 03/29 01:16
kusomanfcu: 然後加速烙屎的還有覺青大腸花反服貿,整個台灣都在反對資本LOL ,失業率和薪資都一起爛爛房價就跌了25F 03/29 01:16
Tylose: 我也把奢侈稅忘了!!!27F 03/29 01:17
kusomanfcu: 力道那麼差叫打房?笑死28F 03/29 01:17
kyova: 證所稅就是整個量縮... 是個大災難...那至少得砍證交稅吧29F 03/29 01:17
kusomanfcu: 馬英九那時候根本共產黨好嗎?他和共產黨麻吉本來就正常發揮30F 03/29 01:18
Tylose: 太陽花反服貿的原因是程序問題,很多人都以為他們反貿易32F 03/29 01:18
kusomanfcu: 一群塔綠班抹紅根本智障 他比紅還紅33F 03/29 01:18

房地合一稅我覺得還ok
奢侈稅我還真的忘了 XD
二代健保我覺得沒道理,因為那就是抽稅
國民年金則是有人批評設計,但立意我覺得是ok

左派本來就是多課稅多社福的大政府,我是偏右派的,弱肉強食
※ 編輯: Tylose (111.242.78.241 臺灣), 03/29/2023 01:21:36
kyova: 賠錢國家要不要退我稅阿...34F 03/29 01:19
kusomanfcu: 錯了 重點是服貿 ,如果是程序問題 服貿早就沒問題了程序只是藉口
就和環保一樣 綠能你不能
還有舔共也是
不給舔就恐怖情人而已
還有一堆被說是紅的根本都不紅 lol 我覺得馬才真的紅 左成這樣
還有 我靠北馬英九還被塔綠班說我是馬迷?我是佩服他那麼有種在台灣那麼左居然一堆人說炒房 笑死35F 03/29 01:20
kyova: 服貿爭議很多。項目太多了。談太快或完全不談都有問題。44F 03/29 01:23
kusomanfcu: 不知道是怎樣的智障 看到那些政策還說是炒房? 連經濟都可以打下去的左根本共產黨45F 03/29 01:24
kyova: 他的問題是打太慢??那時候都飆很多了,尤其北部。47F 03/29 01:24
kusomanfcu: 環評也是一樣啦 還有電業 還有水泥 都是綠能你不能
 突然變沒事了48F 03/29 01:25
kyova: 不過蔡的問題也是這樣。50F 03/29 01:25
Tylose: 兩天吃了三次麥當勞,現在一直跑廁所,先離開了 QQ51F 03/29 01:25
kusomanfcu: 他在法院有被檔勒 還有人搬違憲 用程序問題52F 03/29 01:25
kyova: 髮夾彎的政策真的很多。53F 03/29 01:25
Tylose: 馬蔡都沒打房價,都只打炒房而已54F 03/29 01:26
kusomanfcu: 程序問題單純是找理由反對而已
立法院55F 03/29 01:26
Tylose: 如果打炒房會讓房價下來,那表示房價真的是炒上去的57F 03/29 01:26
kusomanfcu: 打房政策被立法院卡住用程序問題都忘了喔?和大腸花一樣都程序問題
你把經濟幹下去 房價就會下去了
打房可以打經濟就這麼簡單
證所稅 奢侈稅再來一次 看會不會下去 會不會死
租金所得比直接破表 你房價還會漲嗎?
就這麼簡單
讓租金變成火箭飛上去也是個方法 美國就是這樣
大部分的人沒辦法儲蓄就沒啥人買房 ,房價就跌啦 簡單吧
打房就是把大部分的人的經濟和資產弄爛58F 03/29 01:27
kyova: 供給面無法解決。都更和徵收重劃都很難。政府瘋狂釋出土地69F 03/29 01:30
kusomanfcu: 多簡單對吧?
供給沒辦法處理70F 03/29 01:30
kyova: 也不是好事,條件好的用完就沒了...72F 03/29 01:31
kusomanfcu: 那個要十幾年 那是民進黨和李登輝幹的好事
沒救
要下來只剩地圖炮
你覺得dpp 有覽趴幹? 幹下去就是等 和平統一然後被抓去祭頭
所以怎看都不會跌 就這麼簡單 就算跌一點,一定會把租金拉更高
還有 租金拉不起來 就會逼你把租金拉起來或充公
多的是方法
不想賺錢嫌錢太多?那就充公啊73F 03/29 01:31
tku9527: 土地是管制財 交市場決定就是炒房
設房價CPI指數 升息6%  再跟我說剛需83F 03/29 01:52
eric00611: 房地子可以“投資”就是炒
直接規定房價一年跌2%,50年後價值歸零,只能贈送或讓政府低價徵收都更就好了嘛85F 03/29 02:39
wirecut: 既然知道現有的政策有問題 不去修正還在帶風向…有能力制定政策的政府 而不是老百姓88F 03/29 02:45
freekid: 甚麼房價cpi指數 甚麼6趴  是反串還是腦袋真的那麼差
有問題的從來不是房價 而是pr落後的人沒有意識到自己落後90F 03/29 03:01
colinfeng: 打房沒打在痛點 哪有可能成功92F 03/29 07:10
Arashi0731: 還弱肉強食勒,真要弱肉強食政府要開放槍支才對,大多數pr 高的人只是生對家庭而已,在這個時代,個人努力影響的成數很低啦。93F 03/29 08:00
thinksilver: 你搞錯了 政府從來都沒有認真打房XD96F 03/29 08:09
piliwu: 有好好努力的人買間房子稀鬆平常啦找一堆藉口97F 03/29 08:45

--
作者 Tylose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