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lectronicyi (電子益)
標題 [開箱] LoveLive! 虹咲痛車 ELVES Falath Evo
時間 Sat Nov 25 20:59:21 2023


☆開☆幕☆雷☆擊☆

全痛模式(平路專用):
不含踏板全空車重 9.31 kg
https://i.imgur.com/Mfu8tnT.jpg
[圖]

半痛模式(爬坡專用):
不含踏板全空車重 7.55 kg
https://i.imgur.com/D3qFNbY.jpg
[圖]

只想看痛車照片可以拉到文末
以下是會先寫一些組車歷程





全車規格
車架組:ELVES Falath Evo
變速套件:Shimano 105 R7170 Di2 電變油壓碟煞
輪組:
平路-淘寶買的前三刀輪、後封閉碟輪
爬坡-DSC SuperZero 3035 Ultra

功率計:Garmin Rally RS200
坐墊:PRO Stealth Curved Team
外胎:Maxxis New High Road 有內胎系統
後變加大導輪:Tripeak 偏心大導輪





正文開始

我很早很早就決定要搞一台痛公路車了
然後打算用痛車替換掉目前在台南用的車
也就是騎了7年半的第一台公路車 GIANT Defy 3

說到痛車,碟輪幾乎是不可或缺的
但我既然要拿來取代舊車,一定會爬不少坡
碟輪可能就不是那麼適合了
所以我除了弄痛車以外,也會另外購入爬坡輪組
讓我的新車可以自由切換爬坡型態或全痛型態

首先要來考慮車架
既然要痛,肯定是要空力型的車款
畢竟側面積越大,可以貼圖發揮的空間也就越大
此外也要選用碟煞款
畢竟碟煞制動力帶來的安心感實在太多了
綜上所述,我曾經考慮過的車款有
HASA RSX以及MERIDA REACTO
結果當我在看一些日本人的公路車影片時
赫然發現了一個中國品牌 ELVES
他們在今年初推出的車款:Falath Evo

ELVES 官方網站的 Falath Evo 車架組簡介:
https://bit.ly/3QTjsOr
https://i.imgur.com/hBC2bcY.jpg
[圖]

一看到這大面積的下管、座管底藏後輪
還有那神似LOOK 795 Aerolight的豎桿下埋設計
(只留一個墊圈能讓上管直接切齊龍頭頂部)
直接就愛上了,於是就鎖定這款車架組了
在淘寶的 ELVES 官方商城直接下訂
並且客製化顏色告知對方只留Logo跟標字黑色
其他部分全部用成白色
並也順便在淘寶買了前三刀輪與後碟輪

接著是變速套件的部分,Shimano是肯定的
電變也是用過回不去,因此就選擇了105 Di2

爬坡輪的部分,我希望有框勾、能輕就盡量輕
也不想特地花大錢買外國的頂級輪組
因此開始研究了台灣品牌
看了KAISH、KREX、Salukivi等等
然後一個新興品牌映入眼簾 - DSC
這家是今年夏天才開始推出產品的台灣品牌
其中我注意到了他的波浪輪組
SuperZero 3035 Ultra
https://i.imgur.com/qTEnICb.jpg
[圖]

兼容內胎/無內胎系統,碳纖維輻條,陶瓷培林
框寬28mm,重量 1190 ± 10 公克,碳纖波浪框
重點是價格4萬元有找,車店還給我打不到85折
也就是3萬出頭就能入手

於是我爬坡輪便選擇了這款輪組



然後車架組、輪組就陸陸續續拿到手啦

首先來看看車架組,客製全白色
https://i.imgur.com/zY95ueV.jpg
[圖]

正常送審應該都會有的UCI認證標籤
https://i.imgur.com/Reucb0r.jpg
[圖]

我買的是Size 46,Stack 跟 Reach 是 518 / 367
作為比對,TCR的XS是 517 / 376,非常接近
至於那個Designed & Engineered in Taiwan
我想應該看看就好,哈哈
https://i.imgur.com/NUUQe4y.jpg
[圖]

限制重量100公斤,我不到60應該是不必擔心啦
https://i.imgur.com/3OFHFlK.jpg
[圖]



接著來看看輪組(比車架晚了很久才拿到)
三刀輪與碟輪,刀輪的框高是7公分
碟輪是全平面的沒有空力曲線
然後我買的這款沒有氣嘴區那塊的蓋子
https://i.imgur.com/9jUC8Nb.jpg
[圖]

DSC SuperZero 3035 Ultra
有黑標白標可以選,因此我選擇了白標
為了輕量化,爬坡輪用的是 Dura-Ace 9200 飛輪
裝Galfer碟盤,並且使用馬牌Light內胎
https://i.imgur.com/YgyWqzu.jpg
https://i.imgur.com/x2tYokf.jpg
[圖]
 
[圖]



東西有了,就帶去貼痛貼啦
因為車架很早就到了,所以先貼好車架

這一側的ELVES Logo,以虹學 NIJIGAKU 取代掉
https://i.imgur.com/lBIuqys.jpg
[圖]

另一側則是めばち老師畫的2期ED全員澆花圖
https://i.imgur.com/vOytx5w.jpg
[圖]

然後就帶著車架組跟爬坡輪組
先去車店組起來啦
下管底部是侑哥名句:
ヒトリダケナンテエラベナイヨー!
https://i.imgur.com/FFUSYil.jpg
https://i.imgur.com/LArfhgC.jpg
[圖]
 
[圖]

牽車隔天就先去騎了個環曾文水庫
結果當天太晚起床,騎太興奮水喝太少
中午被曬了一整趟咖啡公路,搞到微熱衰竭= =
不過最精華的台3北上爬到阿婆彎有破PR,還行
https://i.imgur.com/QUGx5oO.jpg
[圖]
https://i.imgur.com/chAQrGU.jpg
[圖]

隔一週則是去爬烏山厚德紫竹寺的前山
也破了PR大約1分半,讚啦
https://i.imgur.com/3azUBNF.jpg
[圖]
https://i.imgur.com/gt6Oazt.jpg
[圖]



然後是本週二的時候,刀輪碟輪痛貼完工啦
於是就拿去給車店裝上105套件的碟盤飛輪啦
https://i.imgur.com/wqm55vh.jpg
https://i.imgur.com/0uYuPyK.jpg
[圖]
 
[圖]



於是就排定於今天來測試全痛車模式出航啦
今天騎的是:半日南彰來回
從台南新市到彰化埔鹽順澤宮
https://i.imgur.com/IAo3TrV.jpg
[圖]

埔鹽順澤宮就是本文開頭第一張照片那邊



好啦,以下就給大家欣賞幾張痛車照片吧~

爬坡模式:
後上叉下叉放的是虹咲四個小分隊的標誌
以及其成員的對應代表色
https://i.imgur.com/wnHw0Cz.jpg
[圖]

後上叉與座管相接處是虹四格標語:
まいにち、ときめきーー!
https://i.imgur.com/Tf3Wpqw.jpg
[圖]

上管頂部是虹咲全員的簽名圖樣
https://i.imgur.com/lpqDk0e.jpg
[圖]

下管上有小小的虹咲5th Live圖案
https://i.imgur.com/uagvUTi.jpg
[圖]



平路模式:
碟輪自然是虹咲全員啦
上管側邊有第一季的:届け!ときめきー
https://i.imgur.com/ll4J22l.jpg
[圖]

碟輪另一側是めばち老師畫的2期動畫原聲帶封面
上管側邊有第二季的:響け!ときめきー
https://i.imgur.com/Ox1aiHr.jpg
[圖]

刀輪上貼的是虹咲全員各自的代表標誌
https://i.imgur.com/gH51pqa.jpg
[圖]





喔對了,今天出門穿的是這樣

FICE推出的虹咲車衣、車褲、手套、風衣外套
風衣外套上是全員剪影
https://i.imgur.com/U6PmHr7.jpg
[圖]
背面
https://i.imgur.com/myDBtT5.jpg
[圖]

現在11月,車衣就穿第11號的米雅泰勒吧
https://i.imgur.com/hh0peiu.jpg
[圖]
背面
https://i.imgur.com/srrXUn2.jpg
[圖]



一個月穿一件剛剛好...嘿嘿
https://i.imgur.com/exscyOJ.jpg
[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8.226.11 (臺灣)
※ 作者: electronicyi 2023-11-25 20:59:21
※ 文章代碼(AID): #1bOU-isR (bicyc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700917164.A.D9B.html
※ 編輯: electronicyi (42.78.226.11 臺灣), 11/25/2023 21:04:55
electronicyi:轉錄至看板 C_Chat                                  11/25 21:05
electronicyi:轉錄至看板 LoveLive_Sip                            11/25 21:05
RCSTD03: 幹怎麼可以油成這樣XDDD1F 11/25 21:05
應該不會害車友滑倒吧...應該吧...
ETJohn: 好帥XDDD2F 11/25 21:15
tsaiyh: 猛3F 11/25 21:21
kuaiphoto: 全車太油了,想必踩踏潤滑順到一個不行4F 11/25 21:32
nickchen1202: 話說最近f-ice有開始預購蓮之空的車衣,有興趣嗎XDD5F 11/25 21:35
有看到,有點喜歡DOLLCHESTRA的
z030060374: 這車全車該上油的地方都不用額外上了7F 11/25 21:36
nickchen1202: 文章看太快沒看到車衣圖,太神啦8F 11/25 21:36
isohera: 好特別,雖然看不懂,恭喜先9F 11/25 21:43
tomxul4: 有夠油 給推10F 11/25 22:00
milan886: 超猛!!!!!!11F 11/25 22:02
LeoWu: 好油喔pe...(急摀嘴)12F 11/25 22:15
好油喔配口茶
Duc916: 油13F 11/25 22:42
yohobiology: 推14F 11/25 22:43
s920325: 同樣推虹咲也有在騎車看這篇真的是嘆為觀止 愛跟熱情都滿溢出來了
痛車衣這種東西其實感覺很微妙 跟你的老婆零距離接觸一起激烈運動弄得雙方全身大汗 這根本超級糟糕啊15F 11/25 22:55
想像力這麼好做什麼
XDDDDXDDDD: 有愛有推19F 11/25 22:58
FF16: 真好看20F 11/25 23:02
sharkq: 希望可以多分享這品牌的騎乘感受21F 11/25 23:16
assassinbat: 超猛!!!22F 11/25 23:23
GniKcol: 這車油到CS BB跟大導輪都沒這麼滑順23F 11/25 23:54
husky2: 酷欸,精靈車架在對岸口碑不錯,是個高CP的選擇。不過你都掏車架跟刀輪了,波浪圈輪組怎麼不一起掏?規格可定制,而且還比較便宜24F 11/25 23:55
爬坡輪我就沒有特別在淘寶逛了,想說台灣很好買到
hedgehogs: 愛肝就是推
碟輪上的圖片如果設計過,轉起來應該很精彩27F 11/26 00:02
ckai1983: 精靈車架比seka便宜一半耶29F 11/26 00:06
真的不貴
am163178: 太神啦30F 11/26 00:39
brainpowered: 好油喔31F 11/26 01:03
extrachaos: 油起來32F 11/26 01:06
SundayPeople: 太痛了33F 11/26 01:20
alicemoe: 好看阿,車衣也一起痛起來34F 11/26 01:57
demo68: 好油 好油35F 11/26 02:03
ALJAZEERA: 油起來!36F 11/26 02:13
Nonegrame: 南臺灣最油37F 11/26 06:48
kent00216: 好油哦peko38F 11/26 07:06
※ 編輯: electronicyi (42.78.226.11 臺灣), 11/26/2023 07:34:01
yesno1011: 推39F 11/26 07:54
hhit: Wow40F 11/26 09:01
hancash: 辨識度極度高XD41F 11/26 09:32
kung1014tw: 太酷了42F 11/26 10:27
ckHuang: 不懂痛,但有同車款推一下43F 11/26 10:54
webster1112: 碟輪上的圖片設計 成視覺暫留LED一般 隨質數時速
展現不同文字/圖案   XDD44F 11/26 12:02
nucleus131: https://i.imgur.com/l0Wj12Q.jpg
走,明年一起去彩虹大橋46F 11/26 12:15
[圖]
kung1014tw: 弱弱問一句,為什麼用”油”形容這部車?48F 11/26 12:48
s920325: 網路用語 宅文化會被說好油49F 11/26 12:52
uranusjr: 一開始是對這類喜好群眾體型的嘲笑, 其實不是好詞50F 11/26 14:03
RCSTD03: 但後來變成某種群體間的自嘲與互相認同,像肥宅51F 11/26 14:09
s920325: 我記得含義是這樣 肥宅>全身都是油>好油喔 確實原本是貶意詞 後來宅圈內開始自稱肥宅 好油就也跟著變梗52F 11/26 14:29
uranusjr: 印象中好油喔應該是肥宅群聚的概念54F 11/26 15:06
RCSTD03: 比較具像化的大概是身處漫博/同人展場裡的感覺55F 11/26 15:08
SuKamo: 太帥56F 11/26 15:52
toodles5566: 有夠油XDD推爆57F 11/26 15:59
LEONLOL: 推58F 11/26 16:20
mikiecat: 推推,真的太有辨識度了59F 11/26 17:39
b910590oby: 好油喔peko60F 11/26 17:49

--
作者 electronicyi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