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eddy98 (泰迪!走吧!)
標題 [討論] 日廠有28nm製程以上的技術,何必求台積
時間 Sun Mar  5 21:35:58 2023


日本半導體大廠,瑞薩RENESAS有28nm以上晶圓製程技術

在不久前,全球晶圓生產供應鏈吃緊的時候

日本企業(汽車製造廠)曾拜託台積,幫忙加緊製造車用晶片

但是從前80年代日本國內的半導體產業早已打下製程生產的基礎

以車用晶片來說,設計上還是以成熟製程為主

照理講,應當不須用到先進製程,不需委託台積生產,


可是,日本企業(包含車廠TOYOTA車用零組件大廠DENSO)

為何還加碼投資台積,加速國內設廠呢?


難道日本是為了因應未來導入AI自動駕駛

開始提前布局7nm以下的車用零組件設計嗎?


LiDAR系統用28nm以上的製程做不到嗎?

RENESAS如果要研發新製程,應該也來得及吧?

為甚麼日本的製程技術會一直停留在28nm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3.41.59 (臺灣)
※ 作者: teddy98 2023-03-05 21:35:58
※ 文章代碼(AID): #1a19h1Qw (Tech_Job)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78023361.A.6BA.html
chaulove: 這些IDM主要的產能還是集中在40以上而且以8吋為主 28以下還是都找別人代工1F 03/05 21:39
找代工比較省成本嗎?

單以日本的晶片內需而言,

日本的國內企業持續開發28nm以下的製程,應該也不會虧吧?

為甚麼瑞薩晶圓製程技術會停在28nm呢?
※ 編輯: teddy98 (111.253.41.59 臺灣), 03/05/2023 21:44:53
Nerv: IDM跟代工難度差很多3F 03/05 21:43
jkl852: 這是IDM 不一樣4F 03/05 21:46
哦,我懂了

合作模式不一樣,可是以瑞薩來講,

也能接受日本政府產業徵召,開放給國內的晶圓代工服務吧

再者,日本也願意大力補助國內半導體產業,

如果讓瑞薩改變商業模式,應該不至於構成日本國內晶片供應鏈的問題。

單單只是商業模式問題的話,那為何日本政府還這麼心急?
※ 編輯: teddy98 (111.253.41.59 臺灣), 03/05/2023 21:53:26
Endure: 量不夠光折舊還是虧。而且我截一段新聞:魏哲家認為,車用晶片有八成是一般晶片,適合28奈米以上製程;其餘兩成才是ADAS(自動駕駛系統)等先進晶片,可能要14奈米以下的製程生產5F 03/05 21:52
jumpout: 標題資訊錯誤, 瑞薩不是停在28而且也無法單用幾個數字來代表技術進展路線9F 03/05 21:52
SabreN: 台積電一條產線能幫幾十個客戶代工上千個型號產品,機台產能可以壓榨到最高,成本當然低,良率品質又高,你IDM花大錢蓋廠只能做你自己的,機台閒置成本高,品質又沒台積電的好
人都是惰性,給台積電做便宜又高品質,何必自己花大錢不見的能得到回報,萬一競爭對手去找台積電代工,自己就死了11F 03/05 21:56
cityhunter04: 成本懂嗎?18F 03/05 22:03
Sweet83921: 不就是自己做的成本>找代工的成本 ...19F 03/05 22:03
NEWinx: 因為GG是代工廠,客戶多,一家沒量可以拿別家補,瑞薩自己蓋,自家需求沒了就養蚊子了20F 03/05 22:24
Shepherd1987: 熊本GG為了索尼CIS佔一大部分, 技術不同22F 03/05 23:07
maikxz: GG可怕的是各種產線各種產品都能生產
然後學習曲線快成本壓得低23F 03/05 23:13
YTVW: 28+high-k 有幾間可以生產25F 03/05 23:37
deepdish: 你聽過什麼叫良率嗎?
https://i.imgur.com/o6TvzJN.jpeg26F 03/06 03:46
[圖]
mainsa: idm本來就只會做自己會做的東西 而且大部分idm廠的產能也沒很大 產能多 良率高 又有強大代工能力的公司全世界就只有gg一家而已 其它專做代工的雖然可能成熟製程難不倒他們 但要大量產能也完全比不上gg28F 03/06 06:06
airmike: 就是做得比較貴又比較慢32F 03/06 12:01

--
作者 teddy98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