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uke417 ()
標題 [心得] USB訊源處理 - 關於3R的後續方案
時間 Fri Jan 19 00:01:53 2024


這篇沒有任何商業合作
只從興趣角度出發,敬請放心


https://i.imgur.com/1A8y3Kb.jpg
[圖]
Ideon 3R USB Renaissance
x
EAhibrid Pure DC-B1


USB訊源處理方案
x
電池電供


之前聊過 3R, Intona
這幾款「USB訊源處理」方案

前情提要: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84466882.A.061.html
[心得] USB訊源處理 - 簡評 Intona & Ideon 3R - 看板 Headphone - 批踢踢實業坊
作者: luke417 () 我的文章不會有任何商業合作 只從興趣角度出發,敬請放心  Intona 7055-C (以下簡稱「Intona」)

這次接著來聊
關於 3R 的一些後續調整:

-> Ideon 3R改12V (by諾恩)

-> 針對PC訊源的配置調整
(with Pure DC-B1)


其實3R改12V
大約是半年多前的事

後來陸續有些調整
最近感覺似乎差不多了
就po上來交流分享

---------------------------------


【Ideon 3R 改 12V】


上次聊到過3R麻煩之處:
冷門的「支援電壓 6V~8V」

在不想使用
原廠變壓器+歐規轉接頭(衰聲)
的情況下

這邊之前是使用
「HYPSOS(調整為8V電壓)」的方案


大約半年多前
陸續和諾恩討論了一陣子 (感謝諾恩)

最後由諾恩那邊規劃設計
更換3R的LDO(穩壓元件)與電容
以及焊錫的調音搭配

將Ideon 3R修改成
「支援電壓 9V~12V」的版本

修改後
線條感,力道感,人聲感染力
都明顯提升有感

另一方面
改成9V~12V之後
可用電供選項,馬上增加了不少

甚至還可以使用
Innergie C6 Duo
(C6 Duo不是GaN
但同時也可嘗試其它GaN充電器)
搭配誘騙線 + 諾恩Ciao 的方案
https://i.imgur.com/PwhLn0B.jpg
[圖]

這邊試過這方案還蠻推薦

修改費 + C6Duo + 誘騙線 + Ciao
總共大約幾K台幣價格
就可讓3R,有著明顯聲音優化

而且實測後

這個3R+C6Duo配置
和原本使用的3R+HYPSOS配置相比
有輸,但並沒有輸很多
(同樣使用12V的情況下)

對照原本的HYPSOS價位帶
這套C6Duo組合的「CP值非常高
(相較於其它貴森森的電供)

再次感謝諾恩
(C6Duo也蠻讓我驚豔的)

但仍要再次提醒
3R改12V會影響保固
請用戶自行評估風險後才進行

總結來說
USB訊源處理方案 + C6Duo(或GaN)
是CP值蠻高的方案


---------------------------------


【針對PC訊源的配置調整
 with Pure DC-B1】


原本配置長這樣:
https://i.imgur.com/e3utnGQ.jpg
[圖]

透過HYPSOS調整電壓後、供電給3R

透過純電池電供Pure DC-B1
做電訊分離
替換掉3R輸出的USB 5V電源
這時候
Pure DC-B1的9V是接給其它設備(helen)

曾經這樣使用了一陣子


---------------------------------


就在「3R改12V」過幾個月後
我嘗試做了一些配置調整:

-> 把Pure DC-B1往前擺,與3R直接搭配
有點類似於
搭建一個「獨立小關卡」在最前面:
https://i.imgur.com/CupGWLs.jpg
[圖]

透過純電池電供 Pure DC-B1
搭配「雙頭USB」電訊分離線

替換掉源頭PC的電 (5V)
同時替3R供電 (12V)


手邊的Pure DC-B1是三倍電池版本
(價位帶比HYPSOS略高)

如前兩張配置圖所示
HYPSOS方案
還包括了保險絲、電源線以及壁插在內

因此總價
是「前者(HYPSOS組合)」比較高

不過...實測後
是「後者(Pure DC-B1組合)」比較好聽


USB訊源處理方案 + 電池電供
是效果相當好的方案

這次組合是
Ideon 3R + Pure DC-B1


來分析一下這組合的優缺點

---------------------------------


----> 優點


【聲音提升明顯(相較於原本組合)】

-> 聲音純淨度更好、且燥感(或數位聲)更低
-> 線條感更好
-> 3R原本優點更明顯


三個關鍵
-> 3R(改12V)
-> Pure DC-B1
-> 雙頭USB電訊分離

在PC USB訊號出來的第一個關卡
透過Pure DC-B1純電池電供
先做出一個小的「隔離迴路」

「儘可能」
提升源頭訊號處理的純淨度、降低數位聲


---------------------------------

【可減少額外變因與開銷】

搭配Pure DC-B1使用

如前述、不用額外電源線、壁插或保險絲

可避開電源線、壁插的額外變因

也可節省一些額外開銷


---------------------------------


----> 缺點


【要按時充電】

Pure DC-B1 兩種模式
-> 邊充邊用
-> 純電池供電 (斷開外部供電)

這邊是習慣用「純電池供電」模式
使用上會稍微麻煩點

透過燈號顏色,判斷當前電量

快沒電時要先充電
或是要開始聽音樂之前,提前充電

怕麻煩的人,可選「邊充邊用」模式

參照來自原廠的說明
邊充邊用模式,幾乎不會影響聲音表現



【價格】

Pure DC-B1
一般版本售價,差不多要將近30k了

雖然聲音改善明顯
但這次搭配組合,所需費用加總後
大約落在「50K~60K之間」
(Pure DC-B1、雙頭USB電訊分離、3R)


這價格算不算高?

不一定
除了每個人預算差異之外
這還要包含以下部分,一起評估:


---------------------------------


【適用情境】

推薦適用這方案的幾種情境


【PC用戶】
且PC端的處理不算很多


一般來說

在「USB段」的額外處理
(例如外接式USB reclocker...etc.)

在「PC段」的額外處理
(例如USB卡、電源、模組線...etc.)

這兩者,是不同的調整內容

這兩者之間,可以疊加
(例如處理後的PC
後面再串接USB reclocker...etc.)


但要特別、特別、特別留意

這兩者疊加的情況
通常「邊際效應」會很明顯

通常比較推薦
「兩者擇一」來做深入強化

換言之,如果「PC段」處理的不多
搭配這次提到的
「Pure DC-B1 + 3R」方案
就會非常有感
這投資我認為是蠻划算的

但如果
已經在「PC段」做了很多處理

這時候
有可能「不需要3R」
或者是
不需要把「3R段的預算」抓到這麼多


因為這個「邊際效應

很高機率有可能
在串了USB reclocker
與一連串周邊處理之後

反而會覺得
「咦? 是聽得出差異...
但似乎...不像其它用戶說的那麼有感?奇怪了」


---------------------------------


【筆電用戶】


如果是筆電用戶
蠻推薦這次提到的方案

雖然筆電,是先天條件比較差的訊源選項
(內部雜訊源多、不易替換且處理麻煩)

但這邊實測
如果是未處理的筆電

搭配之前聊過的
YUKIMU PNA-USB01
https://i.imgur.com/4gwukZw.jpg
[圖]
以及方案
Pure DC-B1、雙頭USB電訊分離、3R


相較於原本「未處理」的配置
會有非常明顯的提升感

如果是以下需求的用戶,可考慮:

-> 不想花時間組PC、只想使用筆電
(方便性優先,且省空間)

-> 同時有複數台筆電使用
希望能夠USB隨插即用
(懶人方案,回家筆電接上去就ok)

但畢竟筆電是懶人方案
(一定程度的折衷)

追求上限的玩家
還是以PC為主,會有更好效果


---------------------------------


【補充事項】

https://i.imgur.com/CupGWLs.jpg
如上圖

前端使用純電池供電,相對簡化不少

這時候「線材的選擇」(USB線/DC線)
會很關鍵且影響調音

如果希望提升耐聽度
-> 搭銅線類

如果希望線條感、動態更好一點
-> 搭銀線類

如果不想在線材花費太多
在已使用電池供電前提下
-> 一般平價銅線就很不錯,簡單就好


---------------------------------


【Intona的情況?】


Intona
也可以和 Pure DC-B1 搭配

如之前聊過,情況和3R略有不同

推薦直接在 Intona 的前面使用:
-> 雙頭USB電訊分離
-> Pure DC-B1的USB 5V

但這配置使用的線材,不推薦使用銀線

這邊實測過
原本就不是厚聲走向的 Intona
再加上
Pure DC-B1 也不是厚聲且動態強

這時候加上銀線的話
會讓 Intona 聽感
偏更刺激,且耐聽度不佳
(尤其如果愛聽人聲的
應該會不太喜歡這配置...)

換言之
這配置 Intona 搭配的線材
會是一個關鍵
(不論喜好,都推薦往銅線類試試)

或是找試聽線,來實測看看也OK


---------------------------------


【總結】


每個人的情況、需求不同

如果預算只有10K多
且不想增加預算購入其它周邊
-> 推薦 Intona
(要留意某些特定條件的相容性問題)

相較於Intona,我比較喜歡3R聲底
人聲適性也是3R更好些

但是
3R原廠變壓器+歐規轉接頭會影響表現
因此沒那麼推薦「原廠配置的3R」

原廠配置,且最不折騰的情況
首選就是 Intona 了,相當穩的選擇


如果預算抓到20K左右
-> 推薦選項1:Intona + 電供(前面做電訊分離)
-> 推薦選項2:3R + 電供
-> 推薦選項3:3R改12V然後搭C6Duo/誘騙線

如果電池電供,改用對岸CelAudio的PXIII(售價大約10K左右)
也可以壓低總價

如果預算抓到50K~60K左右
-> 推薦選項1:本次介紹的Pure DC-B1搭配3R方案
(把3R換成Intona也可以,但要注意線材搭配)
-> 推薦選項2:價位帶略高一些
其它USB淨化選擇
例如 SOtM tX-USBultra USB...etc.

Pure DC-B1這台電供,輸出可切換(9V/12V)
如後續升級,也可挪做其他用途
(例如switch也可用)


如果預算想抓更高
-> 例如 Innuos PHOENIX USB, Ideon 3R Master Time Black Star...etc.


如果原本已在PC段投入了很多,也調整了很多的話
-> 本篇內容僅供參考,或是直接忽略也OK
邊際效應明顯,且還要考量前後調音

除非很有興趣研究一些提高上限且很折騰的玩法,不然極度不推薦這樣搞


如果已經是中高階訊源的用戶
(CDP, 串流轉盤...etc.)
-> 本篇內容僅供參考,或是直接忽略也OK


---------------------------------


閒聊


附帶一提

Pure DC-B1
-> DC output:2.5mm
3R
-> DC input:2.1mm

需要使用 2.5mm to 2.1mm 的 DC線
(這次剛好手邊沒有,特別感謝阿七大的支援)

這次除了
把之前未完章節補完

另一方面
也發現這方案,效果相當不錯
「Pure DC-B1、雙頭USB電訊分離、3R」

從PC出來第一道關卡
先透過電池電供
純淨電源處理與隔離
搭配3R原本就不錯的音樂性

雖然Pure DC-B1不算便宜 (2xK)
但實測後
我認為比原本的3R方案要強很多

如果你剛好在煩惱
PC USB訊源的問題
想在這個價位帶內一次搞定的話

這次的方案
不失為一個好選項,可以參考

不一定要Pure DC-B1
其它電池電供也可考慮

例如對岸的  賽耳之聲Cel audio
也有推出類似產品 :
https://i.imgur.com/38AiIgE.jpg
[圖]
https://i.imgur.com/RegKosR.jpg
[圖]

---------------------------------


最後附帶一提

這次兩方案比較過程中
3R + HYPSOS
3R + Pure DC-B1
除了上面提過的一些內容之外

以前端位置需求
(純淨度,線條感,音響性)
我認為
Pure DC-B1是勝過HYPSOS不少的
(尤其是在本次案例,差距相當明顯)

由於兩者聲底其實不同
(各有擁護者)
如果是往後端擺 (例如耳擴位置)
我認為則是HYPSOS會更好些

要留意
這只是兩台之間的相對比較

一般情況下
HYPSOS拿來擺前面(例如switch)或擺後面
基本上,都還是有一定水準與表現
用戶倒是可以不用擔心


感謝收看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3.162.151 (臺灣)
※ 作者: luke417 2024-01-19 00:01:53
※ 文章代碼(AID): #1bgKjpUz (Headphon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705593715.A.7BD.html
cccwei: 先推再睡1F 01/19 00:08
chu90016: 推2F 01/19 00:11
Skrwuword: 先推睡醒看!3F 01/19 00:20
tienam: Innergie沒有出GaN充電器4F 01/19 00:22
原文的意思不是說C6Duo是GaN
而是也可嘗試其它GaN的意思
附帶一提
Innergie 是有出GaN充電器的
可搜尋 Innergie C6 (如下圖)
https://i.imgur.com/snIzXdz.jpg
[圖]

icekiba: 您5F 01/19 00:36
rottkimo: 看完可以睡了!夢中學習!6F 01/19 00:36
Myt33: 這樣是比較推C6 (GaN),還是C6 DUO (即使只用到單孔) 呢?7F 01/19 00:40
tienam: 我反而覺得GaN充電器不一定有優勢,C6 Duo或許才是好選擇8F 01/19 00:41
Myt33: 是喔~~ 想知道t大的想法~~
我目前是用C6 DUO接路由器,但看了這篇才知道它不是GaN...9F 01/19 00:42
a5401920: 在電源上蠻想嘗試用電池方案的,不過相較於市電,電池會不會造成動態壓縮的效果?11F 01/19 00:47
電池方案
放數位段不會有動態壓縮感
放類比段則要看設計

這邊無法實測
Pure DC-B1放類比段的效果
但推測
這台應該是放數位段更合適些

其它電池電供也可考慮
但這邊尚未實測過不同品牌差異
(留待其它大大補完)

sx4152: 又一個大作13F 01/19 01:09
Amulet1: 您...14F 01/19 01:16
verdandy: GaN的主要優勢轉換效率所以可以小體積高功率吧?15F 01/19 01:21
確實
verdandy: 能餵的飽,波動不大才是音響的主要目的?16F 01/19 01:22
IUIST: 原理上dac有異步usb用自己的osc的話,usb是不需要額外reclock的。要特別處理的有三個,共地迴路電流,5v電流雜訊干擾,電磁輻射串擾。處理方法也很經濟,電訊分離,電用電容電池一次解決共地迴路和髒電源問題,訊號線選屏蔽良好的,解決電磁輻射串繞,以上就解決了。HYPSOS會輸掉原因是有共地迴路,如果再加上隔變斷開,是不會輸電池的,但還是用電池經濟。電池用在usb不太有動態壓縮問題,因為數位只要bit perfect不存在動態問題,異步usb更沒有usb電源不穩的jitter問題。另外電池解決方案其實蠻多的,我自己用celaudio的萬元有找。
另外用蘋果kkbox走usb訊源,usb處理好,聽起來和二十萬等級數播一樣好,數位就是這麼樸實無華。我的訊源本來數播+避震+電源花了四十萬左右,算是很貴的學費。
本來為了bit perfect還打算砸錢買新一代安卓的數播繞過src,意外發現蘋果usb直出就是bit perfect才開啟一串神奇之旅…17F 01/19 06:31
感謝大大補充XD

evadodoya: 推33F 01/19 07:37
感謝eva大助推
evadodoya: 目前在玩GAN就是 有可以玩玩得看型號就跟我說一夏34F 01/19 08:32
tienam: IUIST所提的蘋果輸出,是指ipad嗎?35F 01/19 09:02
IUIST: 我試過iphone ipad都可36F 01/19 09:06
tienam: 我自己是用ipad air4測試過,基本上ipad體質不良
得接上type C dock,接上外部供電,有線網路,關閉WiFi與藍牙此時用type C dock的usb輸出,音色才能勉強跟上我的筆電
好吧,可能我供電只用過小米33W與65W GaN,應該是太鳥了
故個人以為,除非一定要聽apple music,不然我不會用ipad
離題太遠,請繼續討論3R....37F 01/19 09:10
IUIST: kkbox目前官方能直出的數播貴鬆鬆啊…蘋果是個經濟的選擇
數位訊源只要能bit perfect 就是好訊源,剩下類比問題要解決都不用花太多錢。最簡單就鐵盒隔離輻射,電訊分離線接電池即可。但這也和dac的usb技術強相關。我用過老msb的就沒有電訊隔離,所以外面加helen差很多。mscaler這種號稱有電訊隔離的,用鐵盒轉接就差不多了,但mscaler要用電池供電,不然共地電流跑到dave會被解析出來。但實務上用頂級數播還是好一咪咪,這部分我還參不透,不排除是錢擴XD43F 01/19 09:27
henrylol: 推推52F 01/19 09:31
dzwei: 推 期待下一個開箱jact xe53F 01/19 09:38
ganei: 支援PPS協定的GAN頭 + 可燒錄誘騙線,對吃DC頭的小裝備來說便宜又萬用54F 01/19 12:37
shaylin3: 推推,3R吃得真好XD56F 01/19 12:39
Myt33: 想請益有沒有推薦的type-c線呢? 目前是用iphone送的..
DC誘騙頭我是買佳美能
@t大,可以試試下載再播放,然後關掉網路 & 拔掉充電 XD
目前常見的充電頭感覺有 小米GaN, C6 GaN, C6 DUO57F 01/19 14:45
AerobladeIII: 推。我後來只用線電+電訊分離,滿足不亂搞了XD61F 01/19 16:19
pobearla: 推論文62F 01/19 16:40
Garrys: 感謝好文
準備拋棄intona懷抱3R63F 01/19 18:00
klba: 現在買的應該直接就能用9V了,再改12V不知會再好多少?65F 01/19 18:17
Garrys: 3R原廠改成9V了嗎?66F 01/19 19:15
Roa: 我的系統上,線電和快充表現上還是有段差距,有錢還是直上啦(?67F 01/19 19:27
n1m5w8tsarp: 可以用9V了?69F 01/19 19:45
itai: 您 這篇論問讓我覺得我在念量子力學70F 01/19 21:26
evadodoya: 簡稱念力71F 01/19 21:33
icekiba: 一袋米扛幾樓72F 01/19 21:46
thomas790: 太猛啦,受益良多73F 01/19 22:52
※ 編輯: luke417 (42.71.100.60 臺灣), 01/20/2024 00:09:58
--
作者 luke417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