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ewYAWARA (朝霞之前奏)
標題 Re: [討論] 民眾黨內參民調 9月9日-9月10日
時間 Wed Sep 13 10:42:44 2023


laoabo: 市話加權前侯贏5%,加權後落後3%?
然後我們一般不是都說要做到最少1000多份,可是市話700份拿手機300份來湊,這樣不是等同市話手機都分別不達標,然後加權模式也怪怪,怎麼會加權前+5加權後-3,是不是在母體上沒有照人口分佈直接用加權和手機去平衡?好想知道這是誰設計還是外包給誰做的?不知道有沒有民調熟手幫忙解釋223.137.84.233 台灣 09/13 08:50
做民調簡單一個概念,就是希望要盡可能滿足「隨機性」,
也就是說任何合格選民都有可能被抽樣到,
在這樣的前提下,做1068份的成功樣本,
依照統計原理,可以說它在95%的信心區間內,
可以與母體真正的結果相距正負3%內。
用白話說就是抽100次,會有95次至少落在這個正負3%區間內。

因此既然關鍵是滿足隨機性,
無論是用市話做、用手機做、用網路做,
只要有辦法做到這一點,那用什麼做都沒差,
這就是為什麼它可以直接把市話700加上手機300來湊,
而不是分別都做到1068份以上。

大家通常會有問題的是,那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混合?
主要也是大家都清楚的,市話比例越來越低,
幾乎是人手一支手機,所以有可能只有市話來調查,
會找不到那種只用手機的族群。

可是只用手機會不會有問題,自然也是有它的硬傷,
除了成本比較高之外,
一來手機號碼無法判別受訪者所在區域,
所以一開始在抽取樣本階段時,在「戶籍地」這塊偏差就比較大;
二來因為要滿足「隨機性」,但大家用手機的習慣不同,
有可能願意接陌生人手機,和不願意接的人,
投票行為會有顯著差異,這樣就等於只會問到前者的意見,
同樣也會有所偏差。

用市話最大的問題當然是涵括性較差,
但除非我們很明確知道說,家裡有裝市話、與家裡沒裝市話的族群,
這兩者的投票行為可能也有很大差異的話,
那麼市話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
例如市話只能找到40%的人群,
可是如果這40%的人群,和整體100%的人群特質無甚差異的話,
就還是有一定的推論價值。

而在做市話的時候,會盡量做類似「戶中抽樣」的舉動,
也就是不單只是問接到電話的那個人,
避免說家中常接電話的人的意向,與其他家人會有明顯差別,
所以會用電話號碼尾數來決定要訪問家中哪個合格選民。

只是市話也確實找到年輕人的比例明顯偏低,
所以最後還需要做加權矯正,這個動作是無論用哪種調查方法,
都是會做這樣的加權,以讓樣本的結構,符合母體的結構。
以這次調查來說,沒意外也是先把市話及手機的成功樣本先統合,
(整體樣本做統合,精細一點就是也另外拆分去看,
但拆分完後,個別的樣本數又變太少,誤差區間過大,
我是覺得意義沒那麼大)
先檢定性別、年齡、戶籍地、教育程度有沒有符合母體結構,
通常很難一開始就會符合,所以都會加權處理。

多重加權的目的,在於加權一次之後,
可能年齡符合母體比例了,但是戶籍地或教育程度不符合,
那就繼續加權,直到年齡、性別、戶籍地、教育程度在統計檢定上,
都與母體無顯著差異為止,這算是正常操作,
倒不是有意說要特別偏坦誰。

也因為有了所謂的加權,所以當樣本一開始結構和母體差很多時,
例如年輕人應該佔母體30%,可是樣本只有15%時,
那加權完後,樣本裡的年輕人意見就會變成兩倍重要,
(先不管多重加權後,真正的權值應該不是兩倍這件事)
所以類似柯文哲這種年輕人支持率較高的參選人,
就容易出現加權前落後,加權後反超的現象。

至於是不是要做市話混手機,當然學界都各有看法,
主流看法是混一下比較好,比例也大概是抓70-30,
但這也沒有嚴格的學理依據說是要這樣混。

而在手機沒辦法克服辨識戶籍地之前,
除了總統大選這類全國性選舉外,在地方選舉幾乎不可用,
這也是手機民調的侷限之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9.37.162 (臺灣)
※ 作者: NewYAWARA 2023-09-13 10:42:44
※ 文章代碼(AID): #1b0I6doI (HatePolitics)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94572967.A.C92.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討論] 民眾黨內參民調 9月9日-9月10日
09-13 10:42 NewYAWARA
wowok: 推專業1F 136.226.241.89 台灣 09/13 10:47
su160159: 厲害2F 180.217.214.255 台灣 09/13 10:48
rwhung: 理論上手機取樣性比較好,但來電顯示拒機就沒有意義了                      拒接3F 114.40.12.129 台灣 09/13 10:49
jarhys: 推,只可惜有些自稱高學歷的選民,只相信取樣更偏誤的街訪民調5F 211.72.136.171 台灣 09/13 10:52
shi0520: 手機的問題是無法區分地域 取樣要按地域區分 而且該地區的樣本數需符合總選舉人佔比 不然會都只集中在某一區域7F 111.243.9.183 台灣 09/13 10:53
lopwer: 手機還有多門號的問題 有多門號的通常比較年輕或是業務員10F 123.194.35.227 台灣 09/13 10:56
laoabo: 了解!!我剛剛提出後跑去找TVBS也是兩種累積到上千例 原來是這樣12F 223.137.84.233 台灣 09/13 11:00
wittykai: 為啥手機不能一開頭就詢問戶籍地??市話也有可能住台北,戶籍在南部阿!14F 114.136.243.53 台灣 09/13 11:02
實務民調上,當然可以一開始就詢問戶籍地,
但如果是「全國性民調」,戶籍地就只是樣本特性之一,
不會構成要不要繼續訪問的因素,
最後就可能會導致戶籍地樣本過度偏重某些地方。

市話好處在於一開始抽取樣本階段時,
就會讓尚未施作的樣本,符合母體戶籍地的比例,
偏誤上會少一點,也方便在執行到後期時,
發現真的在戶籍地這塊偏誤過大,
就在最後多執行樣本數不足的區域。

手機要做到這樣,除非是到後期時,不是自己要的戶籍地就結束訪問,
但手機民調成本原本就高,又無法一開始就確定找到的樣本戶籍地在哪,
實際執行上會有困難。

至於您所提到的,如果市話的情況,
一開始確實會問戶籍地有沒有在那邊,
如果我現在在做台北市長的民調,
但是打過去,接電話的人戶籍在南部,
會詢問他家中是否有人戶籍是在台北市,然後找那個人訪問。
如果都沒有,就會結束訪問,不會繼續問那位受訪者。

如果是全國性的民調,若是符合戶中抽樣原則的受訪者,
還是可以繼續問下去,而這種情況畢竟較少,
所以樣本扭曲程度遠沒有手機來得高。

laoabo: 所以像TVBs也只有在總統大選加入手機 地方性還是以地方抽樣市話為主!16F 223.137.84.233 台灣 09/13 11:02
※ 編輯: NewYAWARA (114.39.37.162 臺灣), 09/13/2023 11:09:34
orange0319: 手機不想接陌生來電,要感謝EE德政啊,一堆垃圾詐騙高利貸信貸打來,看了都直接不接18F 223.137.42.224 台灣 09/13 11:04
sassuck: 不管誰執政都有詐騙電話啊 lol21F 111.250.24.12 台灣 09/13 11:05
malisse74: 謝謝科普 所以全市話有沒有代表性
要靠研究 而不是一句誰在用市話就抹滅22F 61.216.57.1 台灣 09/13 11:16
lbowlbow: 當然是山道民調和街頭民調才是最準的啦4%都嘛這樣想24F 223.140.250.54 台灣 09/13 11:19
dragon2000: 推分析。戴立安說過台灣大概有3000萬個門號,比投票人口多了很多也是無法全手機的原因之一26F 111.71.24.162 台灣 09/13 11:32

--
作者 NewYAWAR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