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qazsedcft (多半時候)
標題 [新聞] 向新興毒品宣戰10年:在實驗室與毒販鬥
時間 Fri May  5 06:35:56 2023




1.媒體來源:報導者

2.記者署名:

文字/楊智強

攝影/陳曉威、許 倩

共同採訪/李雪莉;核稿/李雪莉;責任編輯/黃鈺婷


37m37m3.完整新聞標題:
向新興毒品宣戰10年:在實驗室與毒販鬥智的毒物鑑識員




4.完整新聞內文:容易透過小幅修改化學方程式,規避法規管制的新興毒品,近年嚴重滲透
年輕族群,對毒物鑑識人員形成一大挑戰。圖為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毒物化學組。(攝影/陳
曉威)

https://i.imgur.com/RbDgaMf.jpg
[圖]
新興毒品近10年在台灣崛起,嚴重滲透進年輕族群。打擊新興毒品的猖獗,除了檢警在第一
線執法,以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為首的政府毒品檢驗單位,也扮演重要角色。

被稱為「狡詐藥」(Designer Drugs)的新興毒品,只要透過毒販小幅度地修改化學方程式
,就可能規避政府法規的管制。研究員、毒物鑑識員跟毒販如何一來一往地隔空鬥智?他們
怎麼透過儀器和檢驗經驗,掌握毒品DNA,並監控毒品使用趨勢?《報導者》深入法醫研究
所、警政署鑑識科等單位,向這場新興毒品的戰役一探究竟。


「誒,你這一次的咖啡真的買貴了耶  」在台鐵區間車上,兩位高中生的對話讓坐在一旁
的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毒物化學組(簡稱毒化組)助理研究員曹芸甄相當驚訝。在「一包可以
撐多久」、「一次買幾包」、「一包幾百元」的對話脈絡下,她知道,學生討論的「咖啡」
並不是便利商店裡賣的咖啡,而是戕害身心健康的「新興毒品咖啡包」。曹芸甄意識到,新
興毒品在學生族群間流行的程度已超乎她的想像。

37歲,談吐邏輯清晰的曹芸甄,碩、博士都就讀於台灣大學藥學所。熱愛閱讀偵探推理小說
的她,通過國家考試,在2012年加入法醫研究所,成為全國刑案偵查背後專業的鑑識人員。

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法醫研究所分為法醫病理組、血清證物組,以及曹芸甄任職的毒物化學
組等3個組別。

毒化組總共9位正職的研究員透過採檢毛髮、血液、體液等檢體,特別是從無外傷的屍體,
追蹤可能導致死亡的毒物種類與劑量,例如誤食農藥致死、服用藥物過量或施用毒品死亡等
。據法醫研究所統計,毒化組每年鑑定超過3,000件司法相驗案件的報告。


對曹芸甄而言,加入法醫研究所超過10年,目睹毒品如何隨著國際交易的流通,以及化學方
程式的修改,讓毒品的內含物有了極大的變化。她說,剛加入研究所時,台灣的檢驗只會鎖
定海洛因、鴉片代謝物、安非他命類藥物、大麻代謝物跟愷他命代謝物等5個種類的傳統毒
品,但研究所裡的法醫和研究員們都很清楚,新興毒品早已進到台灣。


初交手:九〇年代搖頭丸入侵

在71歲資深法醫蕭開平的記憶裡,台灣最早發現新興毒品的時間是在1998年。當時,一位來
自紐西蘭的學生在台灣使用了不明毒品後,從12樓的派對地點墜樓而死。蕭開平說,他們向
外國專家友人諮詢後,才知道紐西蘭外籍生使用的是當時歐美國家正在流行的MDMA(俗稱搖
頭丸)。


從那時開始,法醫研究所只要從檢體中發現不知名的毒品,就會參考其他國家的案例與經驗
,試圖找出毒品的種類、累積檢驗能量。

雖然搖頭丸等毒品早已在歐美開始流行,但歐盟在2005年才首次使用「新興毒品」這個名詞
,到2012年國際對於新興毒品的定義(註)也才趨於成熟。為了監測國際新興毒品的使用趨
勢,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在2013年發布「提早警告建議」(Early Warni
ng Advisory),要求世界各國回報新興毒品擴散的狀況。


宣戰:從備戰到與毒販隔空鬥智
https://i.imgur.com/2jR3KEP.jpg
[圖]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毒物化學組助理研究員曹芸甄,參與了台灣檢驗機構與新興毒品戰役的起
點。(攝影/陳曉威)
台灣的法醫研究所對新興毒品發出警告的年分,比聯合國提前一年──在2012年就意識到了
新興毒品入侵台灣的徵兆。當時,毒化組開始有計畫地添購先進檢測儀器與新興毒品的標準
品,擴大毒品檢驗的範圍與量能。

曹芸甄就在那一年趕上了毒物化學組啟動大變革的時間,參與了台灣檢驗機構與新興毒品戰
役的起點。

電視劇中,法醫實驗室總給人光線陰暗、福馬林氣味瀰漫的刻板印象,但在曹芸甄的工作地
點,數十台精密檢測儀器運轉與電腦圖譜跳動的聲音,卻給人明亮且有著科技感的實驗室印
象。


「陳屍住處、疑似吸毒;浮屍、姓名不詳  」工作清單上詳細記載著每個案件的細項。這
是研究員每星期的工作清單,像EXCEL表單一樣,每一欄記錄一個刑事死亡個案,身穿實驗
白袍的研究員端詳電腦螢幕中的圖譜,心中思忖檢驗策略的規畫,如何更有效地測出檢體中
含有的毒品成分與劑量。


選擇武器:擴建新興毒品DNA資料庫
每種毒品都有自己的DNA,為了確定DNA的序列,毒物化學組必須從國外進口新興毒品的標準
品,將新興毒品的DNA鍵入資料庫中。資料庫儲存的毒品DNA種類愈多,個案檢體可以比對的
項目也就愈多,更能提升檢驗的準確性。


鑑識人員找出檢體中含有什麼毒品種類的過程,稱為「定性」,而確定檢體中毒品的劑量,
則稱為「定量」。一個檢體被定性後,若確認有5種不同的毒品成分,就需要使用5項不同的
標準品來進行定量檢驗。


2012年開始,法醫研究所已開始向國外購買標準品,由於從國外進口管制品的程序複雜,而
世界各國也同時面對新興毒品的挑戰,這使得標準品很搶手,研究員們也得精打細算地使用
。曹芸甄解釋,每罐要價上萬元的標準品容量只有1c.c.,稀釋後可以用來進行20次的定量
檢驗,消耗量相當大。


UNODC每年都會新增列管的新興毒品項目,2021年12月已經列管了高達1,124項;台灣為了趕
上國際趨勢,也逐年新增列管的種類,2021年7月時新增列管了296項,總共列管了659項(
註)。法醫研究所每年購買標準品的預算約為300萬元,無法購齊目前所有被台灣列入管制
的新興毒品的標準品,因此鑑識員的挑戰在於,如何整合過往的案件資訊,預測下一年可能
會有哪些毒品被走私到台灣、哪些新興毒品會流行,再購買下一年檢驗時所需的標準品。

購買標準品在檢驗新興毒品的工作上,就像戰士選擇要帶什麼武器上戰場,選錯了,就可能
在戰役中落敗。

缺人、缺經費,鑑識人員苦居劣勢
https://i.imgur.com/f58wrhs.jpg
[圖]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毒物化學組的毒品測試樣品,可說是鑑識人員與毒販鬥智、檢驗毒品的基
本裝備。(攝影/陳曉威)
「新興毒品就是每年看他們(毒販)可能會進(走私)什麼,要跟他們賭,」曹芸甄舉例,
2020年甲基安非他命、PMMA在台灣流行造成死亡人數大量攀升,毒化組於是預購了數量較多
的PMMA標準品,為2021年的檢驗工作預做準備。

2020年研究人員也將PMMA的檢驗結果回饋給檢警,作為他們日後重點追查的建議,但這個建
議也產生另類的效果:因應檢警將重點追查,毒販快速地回應,減少在咖啡包中添加PMMA,
讓預先購買的標準品派不上用場。


相較之下,近幾年常被毒販混入咖啡包的「喵喵」,就成為法醫研究所這幾年都會固定大量
購入的標準品項目。
猜測毒販的下一步,有如隔空鬥智,「這就像一場跟毒販對抗的龜兔賽跑,」曹芸甄說。


雖然從2012年開始,法醫研究所有計畫地對外購買標準品,慢慢地建立新興毒品的資料庫,

但當時政府還沒有意識到新興毒品的危險性,並沒有增加法醫研究所的年度預算與鑑識人員
的人數。這讓鑑識人員與毒販鬥智過程中,大多時候處於劣勢。

這個狀況一直到2016年年底「W Hotel傳播小姐猝死」事件爆發後,政府才意識到新興毒品
危害社會的嚴重性。

猝死傳播小姐讓政府正視新興毒品危害

2016年12月2日,一群人在W Hotel舉行連續5天的毒品派對,一位21歲的郭姓女子因為使用
多種新興毒品後猝死,屍體被丟包至醫院。

曹芸甄就是這起案件的檢驗負責人,她回想當時鑑識人員投入大量時間與人力,最後檢驗出
死者屍體中的毒品種類,居然高達8種成分。檢驗結果出來後,社會輿論譁然、對於年輕族
群開派對混用毒品的趨勢感到驚訝。


(延伸閱讀:〈索命的藥檯──那些隱身派對趴裡的愷他命和新興毒品〉)

「W Hotel事件是敲響台灣社會的警鐘  那時候社會才發現原來新興毒品這麼恐怖,」曹
芸甄說。


9年奪600多條人命,新興「吸毒」模式的誘惑
根據法務部提供的資料,從2012年到2016年W Hotel事件爆發時,新興毒品已奪去了204人的
性命。這個數字到2021年,已經累積到了664人。

而從法醫研究所2014年到2020上半年已偵查終結的1萬3,000多件死因鑑定的案件中,也看到
兩個現象:一是藥物濫用死亡人數持續增加,二是新興濫用藥物的死亡年齡層集中在青少年
和青年族群。


因新興毒品逝去的生命,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甚至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向。

39歲的新北市刑警大隊技正廖睿辰曾待過少年隊多年,對於新興毒品為什麼受到年輕族群歡
迎有一番見解。他認為,像咖啡包這種新興毒品,只要幾百塊錢就買得到,再加上喝咖啡這
種「吸毒」的模式跟過往要打針、鼻吸等方式不同,讓年輕族群的「毒識感」大幅降低,才
導致新興毒品快速氾濫、滲透到年輕族群之間。


對策一:增加預算「備武器」,提升尿液檢驗量能
https://i.imgur.com/qK5XTSh.jpg
[圖]
在新世代反毒策略的預算挹注下,檢警單位得以有預算檢驗嫌犯是否使用新興毒品。圖為警
察在前線檢驗嫌犯是否有用毒品、類似「快篩」的工具,若呈現檢驗結果陽性,警方才會將
嫌犯尿液轉交檢驗單位進一步做更精細的檢驗。(攝影/許 倩)

社會意識到新興毒品的恐怖後,政府在2017年推出了「新世代反毒策略」,編列了4年100億
的預算,其中一部分的目標就是打擊日益猖獗的新興毒品。

除了法醫研究所外,在第一線緝查的調查局跟警政署也在新世代反毒策略的預算挹注下,聘
僱專門人員處理新興毒品,他們透過監測、稽查潛在施用者的尿液,希望能控制新興毒品的
施用(註)。

「以前只要沒有死,都不會送到法醫研究所來  就不會知道他有用新興毒品,」曹芸甄指
出,過往只有屍體才會做全面的毒、藥物檢驗,才可能發現死因是使用新興毒品。

但2017年1月開始,法醫研究所、調查局跟警政署三個中央單位各配給了6,000件針對新興毒
品的尿液檢驗量能。但因為對於尿液檢驗的需求不斷上升,2022年各單位的檢驗量能已經擴
增到超過7,000件案件量。


對新興毒品檢驗需求的不斷上升,代表著台灣使用新興毒品的黑數,可能超過人們的想像。

對策二:修法加快列管程序,不讓「易容」毒品鑽漏洞
為了打擊新興毒品,除了增加檢驗的量能,行政院也在2017年12月提出了《毒品危害防制條
例》第2條(註)修正草案,並於2019年完成修法,讓過往只將特定單一物品列入管制的方
式,轉變成為一次納入類似化學方程式物質的「通類管制」,加快將特定物質納入列管的漫
長行政程序。

過往單一物品列明管理,很容易在製毒師稍稍為毒品「易容」後,不受管制。例如常被台灣
製毒師修改化學方程式的卡西酮類毒品,在修改化學方程式中的一個部分後,就會變成「甲
基甲基卡西酮」,也就是喵喵。但喵喵被政府列管之後,製毒師可能再修改另一個部分,就
可能變成「乙基甲基卡西酮」,「易容」為沒有被管制的化學物質。這也是新興毒品被稱為
「狡詐藥」(Designer Drugs)的原因。


通類管制後,就能把類型相似的化學物質一起管理。已在警政署鑑識科服務超過40年的鑑識
科主任葉家瑜舉例:「像2-溴-4-甲基苯丙酮就是喵喵的先驅物質,修法之後我們可以先把
這些管(制)起來,讓毒販無法進口製作毒品。」


應對長期戰事,培養民間戰力的下一步
新世代反毒政策給予的預算讓檢驗單位有更多武器可以對付新興毒品,修法也縮短管制的空
窗期,讓毒販難以再鑽法律漏洞。但以新興毒品進化的速度來看,只由3個中央單位來把關
和檢驗新興毒品,似乎無法面對長遠的挑戰。


目前包括法醫研究所、警政署還有調查局等單位的實驗室,擔起了負責檢驗全國新興毒品的
領頭羊角色。葉家瑜認為,這3個中央單位先把毒品DNA的資料庫與檢驗方法建立起來後,未
來必須再推廣到地方單位或是民間單位。


以美國為例,除了政府的實驗室之外,有資本的私人研究室或大型藥廠都加入新興毒品檢驗
的工作行列。民間的研發能力與資本市場結合之後,才有辦法滿足不斷擴增的檢驗需求。

台灣政府這幾年為了減輕3個中央單位檢驗新興毒品的壓力,相繼下放檢驗案件到包括台北
榮總、高雄醫學大學(簡稱高醫大)、草屯療養院、花蓮慈濟醫院等7間由法務部委任的檢
驗單位。


要擔起新興毒品檢驗責任的民間單位,除了需要足夠的資本購買標準品與精密檢測的儀器外
,日積月累的檢驗經驗也是讓新興毒品檢驗「零誤差」的重要因素。因為每個檢體檢驗的結
果,都代表著一樁刑案,也會影響到一個人、甚或是一個家庭的未來。


而檢驗量能下放的政策方針才剛起步,卻因之前高醫大的檢驗失誤而受到衝擊。

檢驗量能仍在點滴累積
https://i.imgur.com/oLsaLFD.jpg
[圖]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鑑識科主任葉家瑜認為,台灣檢驗毒品的能力在國際上屬前段班,政府若
持續投注資源,在與毒販的戰爭中,檢驗單位不見得會落下風。(攝影/陳曉威)
高醫大附設中和醫院的「檢驗醫學部毒物室」在2020年間,將多起三級毒品「Eutylone」誤
檢驗為二級毒品「Pentylone」(註)。因為二級與三級毒品的量刑標準不一,造成部分案
件必須重新檢驗,防止部分被起訴者受到比應有的刑責更重的處罰。而高醫大則公開表示,
進行檢驗的當下、實驗室並沒有Eutylone的標準品,在引進Eutylone的標準品後,才發現該
案件有可能發生誤判,並且主動告知送檢單位。

高醫大的檢驗失誤,讓監察委員立案調查,也讓檢驗毒品單位的士氣一度遭受打擊。但毒販
為躲避責任,不斷變化毒品的化學結構,同分異構物的情況頻傳,讓法務部審議毒品委員會
也持續討論將毒性相近、化學性質類同,但屬不同級別的毒品,是否改列為同一級毒品列管

雖然短期內遭遇挫折,但葉家瑜認為,台灣檢驗毒品的能力在國際上仍屬前段班,政府若持
續投注資金與人力,讓中央單位完整建置毒品資料庫,未來再慢慢將檢驗量能下放民間,以
長期來看,在與毒販的戰爭中,檢驗單位不見得會落下風。


政府在2020年推出了「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第二期,計劃4年內再增加150億新台幣的
預算,其中也把檢驗毒品列為重點加強項目。「我相信這些成效,在未來都會出現,」葉家
瑜說。


這是一場跟毒販隔空鬥智的漫長競賽,台灣對新興毒品檢驗的量能,還在一點一滴地累積當
中。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bit.ly/3AZaBDn

--

「謝謝你們的存在,讓我看到自己的存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2.40 (臺灣)
※ 作者: qazsedcft 2023-05-05 06:35:56
※ 文章代碼(AID): #1aL3DFFI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83239759.A.3D2.html
※ 同主題文章:
[新聞] 向新興毒品宣戰10年:在實驗室與毒販鬥智的毒物鑑識員
05-05 06:35 qazsedcft
s820912gmail 
s820912gmail: 合法就不用抓了1F 49.216.177.45 台灣 05/05 06:36
adway: 講個笑話警察所長詐騙2F 49.216.89.127 台灣 05/05 06:39
justice2008: 所以要修法了嗎? 抓人輕判當然繼續販毒R3F 114.32.14.43 台灣 05/05 06:41
mrkg20: 党忙著選舉沒空管5F 106.1.21.196 台灣 05/05 06:41
Tenging: 這九個人有試圖對抗過柯建銘嗎6F 219.71.161.211 台灣 05/05 06:46
t4lin: 想到以前流行的鱷魚,身體爛到見骨還活著用生活常見的東西合成,製毒者也是很扯7F 175.182.113.219 台灣 05/05 06:46
cmcmisgod: 檢驗幹嘛 先把勾結賣毒的抓一抓好嗎9F 1.200.40.118 台灣 05/05 06:53
ioopoo: 報導者真的有夠高水準10F 220.141.17.78 台灣 05/05 06:53
cmcmisgod: 檢驗量能已經是世界前幾11F 1.200.40.118 台灣 05/05 06:54
qq955166: 量能當然要高,因為輕判馬上出來又販毒12F 172.250.194.109 美國 05/05 07:02
kwhmagic: 毒品DNA是啥?應該是光譜特徵吧,寫成DNA感覺很誤導13F 73.88.35.31 美國 05/05 07:12
sunnyyoung: 基層努力到死 然後政府努力放努力進15F 101.12.44.204 台灣 05/05 07:14
amethystboy: 謝謝 毒品真的害死大家16F 111.243.129.48 台灣 05/05 07:17
KITAN: 柯賤民之子17F 220.132.154.62 台灣 05/05 07:18
CHYYP: 加油18F 61.70.191.53 台灣 05/05 07:24
waha449: 重罰就可以解決的問題19F 61.230.229.238 台灣 05/05 07:25
sheep79119: 毒品DNA這詞用我渾身不舒服,有分子量這麼大的毒品?20F 103.5.140.185 日本 05/05 07:25
mcucte: 雞肋單位,民進黨用不到,只會吹噓,外面早就變地獄了22F 114.137.228.223 台灣 05/05 07:26
onstar: 無知覺青還敢講公務員不用專業只要蓋章?最米蟲的就是覺青崇拜的黨的政客
這政府靠各部門專業公職在運作24F 114.136.35.107 台灣 05/05 07:28
Tenging: 台灣的毒品化學世界頂尖27F 219.71.161.211 台灣 05/05 07:29
onstar: 政客在禍害,覺青吹捧政客卻批做事的公職28F 114.136.35.107 台灣 05/05 07:30
Tenging: 法官那種廢物在理組前只不過是憨逼
柯學家的狗 賤畜29F 219.71.161.211 台灣 05/05 07:30
milkyway168: 但是判刑很划算31F 39.10.1.27 台灣 05/05 07:31
onstar: 所以覺青就跟政客一樣是台灣的禍害32F 114.136.35.107 台灣 05/05 07:31
Tenging: 我說法院是柯家的賤畜33F 219.71.161.211 台灣 05/05 07:31
onstar: 病毒當然討厭正常細胞,難怪覺青討厭公職34F 114.136.35.107 台灣 05/05 07:31
advtime: 販毒唯一死刑35F 118.171.102.78 台灣 05/05 07:35

--
作者 qazsedcft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