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ang17a (5566得第一)
標題 Re: [問題] Leica Q3 vs X100V vs A7C2
時間 Thu Feb 22 19:46:52 2024



前文一直說泛焦 hyperfocal
更準確講是陷阱對焦或區域對焦
但都是m鏡上景深尺的用處

泛焦拍攝或區域對焦
目的是讓眼前多個物件同時落入景深中拍照
這些物件的數量、框中的位置、和距離都是隨機發生的
前面貼的D. Harvey就專門的
https://i.imgur.com/US9449C.jpeg
[圖]
https://www.davidalanharvey.com

 
Btw, 他幫Xpro代言過

在攝影類型上是街拍
但不限

為了這個
M不是只有鏡頭而已
它的ovf用框線取景
攝影師可以同時關注鏡頭內外的物件和他們的移動
但SLR用鏡頭取景
會把鏡頭以外的遮住

以上全部Joel Meyerowitz講的
Leica拿來登的和做廣告賣m的
和Xpro/X100開發時堅持ovf和做數位景深尺時說的

反正這些都老梗
我拿af機器找不到景深尺很困擾
前篇有版友主張af都可以
我是建議翻翻自己的相薄再考慮一下要不要這麼說
誰都知道泛焦原理
但現代機器並不這麼做
除了xpro&x100

至於Q
它鏡頭設計那個景深尺是宣示大於實質
但不能沒有
版友提到它實際焦段是26mm
以及35mm, 50mm, 75mm等
都做成用框線表示(而不是它廠直接放大)
都是繼承m的傳統的做法
加上所謂數位修正云云
也都只是說Q的定位如此

以上

還有我沒說數位m沒有修正
這種修正與其說問題在鏡頭
不如說在機身
因為數位sensor邊位吃光不到
M鏡裝上去只好在邊位訊號上增強或調整
不是M鏡設計不到位變形
M鏡能用在底片上仍接近完美
但Q鏡不行
以前可是有人拆一體機的頭來賣的
像GR, Minolta, Rollei3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11.176 (臺灣)
※ 作者: chang17a 2024-02-22 19:46:52
※ 文章代碼(AID): #1brpGkCj (DSL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708602414.A.32D.html
※ 同主題文章:
02-17 13:33 jimmy0977700
Re: [問題] Leica Q3 vs X100V vs A7C2
02-22 19:46 chang17a
kblover: 其實我還是老話一句  我看不出來你貼的這些照片
有什麼理由在現代AF機器上拍不出來....1F 02/22 19:52
chang17a: 我沒有別的可以說了 不如你就拍給大家看好嗎?
Steve Mccurry就是堅持用af的人 他就不是D. Harvey這種Joel也都說這麼明了 你要堅持沒差那真的是個人自由
還有我敢肯定他們按的快門比你多 我小咖我信他們3F 02/22 19:55
NewTypeNeo: 對  我一直覺得你在講超焦距    後來你再講我才知道你還包了景深範圍
他覺得你只能對A或對B沒辦法對A跟B之間把AB都框進來    而且新鏡頭也沒有表尺跟你說縮光圈之後包了多少DOF進來7F 02/22 20:13
chang17a: 拍謝我就那個William Daniels說他愛hyperfocal沒改…
對謝幫補 就dof這個討論在M轉Q的用家間也有些討論12F 02/22 20:21
victoryuy: 嗯… 用景深預覽?14F 02/22 20:37
會錯過

Uyen: 重點是泛焦學習成本高 人家原PO也沒說要拍人文街拍
 請問大大掌握了幾個焦段? 拍照那麼多方式何必選
最累的 給別人看照片還要註解說泛焦拍攝嗎 2024了
通勤還推薦手排車嗎15F 02/22 20:45
我是推Sony哦
※ 編輯: chang17a (118.165.65.195 臺灣), 02/22/2024 22:15:19
[圖]
porscheman: 哈蘇XCD新版的V鏡就有清楚的景深標尺。我以為M的精髓在泛焦+取景內框線20F 02/23 02:49
SYNACK: 看起來只是轉發文章理念 以為是分享什麼獨特見解22F 02/23 04:27

--
作者 chang17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