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ppray (sppray)
標題 Re: [討論] 入場球迷這麼多 卻感受不到職棒熱
時間 Tue Oct 10 17:44:32 2023


先上數據,引用中華職棒觀眾人數分析(https://zxc22.idv.tw/)


職棒三年:
場均6878,賽季場數/滿場(180/27),台北9 台中6 台南3 立德9
兄弟象首次爭霸


職棒四年:
場均5928,賽季場數/滿場(270/32),台北10 台中7 台南8 立德5 屏東2
俊國熊、時報鷹加盟
兄弟象連霸


職棒五年:
場均5954,賽季場數/滿場(270/40),台北10 新竹3 台中9 台南8 立德8 屏東2
年代TVIS開始轉播(週末)
兄弟象三連霸


職棒六年:
場均5485,賽季場數/滿場(300/22),台北3 新竹3 台南5 立德9 屏東1
8/18日,緯來以三年高達新台幣15億4千5百萬元天價,取得中華職棒八年至職棒十年的逐
場電視轉播權



職棒七年:
場均4548,賽季場數/滿場(300/17),台北5 台中5 新竹1 嘉義2 台南3 立德1
8月北檢成立「查緝職棒不法情事專案小組」,假球簽賭案正式爆發
年代TVIS當年逐場轉播

注:老台北球場容座14000人,舊台中.台南.立德9k-9.5k,改建前新竹11k,嘉義13k,屏
東11k

如果以滿場數來看,當初職3-職6台灣有桃園、洲際,澄清湖等兩萬以上容座量球場,場
均6千應該是基本盤,熱度是真的比現在強很多,估算2x年前通膨+黃牛票+現場排隊買
票通勤時間成本,那時候球迷比較捨得看球沒錯,但其實在後兄弟象王朝時期與電視轉播
普及,入場熱度已經開始有消退跡象。


90年代大眾新聞媒介開始轉向電視新聞台,你可以在電視直播天天看見的比賽,實況畫面
的魅力畢竟還是強過文字報導,更何況時報鷹母企業就是報業,大成報民生報沒等到網路
時代就消亡,我說媒體跟中職轉播是競爭關係不要不信,你看民視MLB有轉播就有押韻mlb
大聯盟新聞。19點看中職還是看新聞?之後假球爆發多踩你一腳剛好而已。



所以個人認為熱度消退,開始在電視轉播,致命是假球案,王建民是讓棒球迷開眼界,等
於是再一次分流,媒體瘋狂報導王建民的新聞不只為收視率,潛在打擊了中職的轉播。


還有90年代的娛樂雋永,哪怕是八點檔包青天,綜藝節目百戰百勝、超級星期天現象級的
節目不太可能重現,現在還是能賺$$比較實際,舉個例子,喜歡灌籃高手,但不會特別去
開電腦看動畫,但是很願意掏腰包去看劇場版電影,名偵探柯南劇場版與宮崎駿、豬哥亮
新年電影同理,入場是自己不想錯過,入場是一種屬於個人家庭的儀式,要現象級棒球熱
度只可能存在於國際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3.192.43 (臺灣)
※ 作者: sppray 2023-10-10 17:44:32
※ 文章代碼(AID): #1b9Hq23a (Basebal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96931074.A.0E4.html
sweetchord: 原po會說你抓不到他的重點1F 10/10 17:49
Arodz: 現在擴餅要放在吸引淺迷啦2F 10/10 17:52
jyunwei: 人家是核心問題專家,你這樣太淺3F 10/10 17:53
jerrystarks: 這麼多人幫寫論文,潮爽得4F 10/10 17:55
iam0718: 娛樂變多 話題瓜分5F 10/10 18:01
malikpanda: 現在中職就是少了陳致遠彭政閔,如果陳傑憲在爪爪就是個好機會6F 10/10 18:03
illawang: 現代有這種幾乎每天上演然後討論度還是很高的娛樂嗎?8F 10/10 18:04
sswwer: 大分眾時代只有老人在乎高討論度9F 10/10 18:10
nsk: 1994職棒五年是歡樂無限台轉播 1995年5月才改叫TVIS10F 10/10 18:12

--
作者 sppray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