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man5566 (Kman)
標題 [專欄] 陳子軒/啦啦隊愈紅,運動本業恐愈虛──
時間 Sat Apr  8 13:42:32 2023


陳子軒/啦啦隊愈紅,運動本業恐愈虛──台灣職業運動走向內容農場化?

2023/4/8
文字
陳子軒
責任編輯/黃鈺婷、張詩芸
中華職棒新賽季正式展開,隨著世界棒球經典賽(WBC)熱潮的餘溫,各個球團無不希望
打鐵趁熱,能將國族情緒的沸點,轉化為對職棒的熱情。

但從聯盟到各個球團,所擬定的策略就是將WBC期間台灣「聞名於世」的加油文化再炒熱


另類「台灣之光」:啦啦隊員額比一軍選手還多

聯盟官方的開季宣傳活動,啦啦隊員與職棒球員出席達到19比6的神奇比例。將台灣職業
運動觀戰文化轉化至此的樂天球團,更將觸角延伸到了韓國的啦啦隊員李多慧身上,而樂
天全隊啦啦隊成員甚至已經多過其職棒一軍選手的數量。何為主體?似乎再也不需掩飾。

尤其開季熱鬧之餘,無巧不巧,包括桃園、新莊、澄清湖在內的各個球場場地品質、照明
狀況頻頻,加上裁判誤判,反倒成了話題。這場上與場外的反差,其實並非巧合。


台灣職業運動發展至今,已經是捨本逐末的怪象,甚至可以稱之為「內容農場化」的職業
運動。

啦啦隊的曝光以及相關話題,在WBC時衝上巔峰。大聯盟記者摩納根(Matt Monagan)一
文〈成為中華台北啦啦隊的藝術〉(The art of being a Chinese Taipei cheerleader
),受到國內媒體大量引述,成為台灣加油文化吸引世界目光的「佐證」,並成為另類的
「台灣之光」。


於是乎,不僅僅是棒球場上的勝負成了國族主義的載體,連場邊的啦啦隊與球迷都要背負
著「台灣如何如何,世界都在看」的原生宿命。台灣棒球之所以是國球,就是因為它一路
承載著台灣國族的命運縮影:從嘉農、威廉波特少棒風潮、巴塞隆納的銀牌、王建民的台
灣之光、COVID-19疫情下如常開打的職棒,一路到了WBC場邊的啦啦隊,都是我們眼中,
世界透過棒球定位台灣的方式,尤其是向世界提醒台灣存在的這項任務,是「Team

Taiwan」這想像共同體的成員,人人有責的。

Team Taiwan集體記憶反客為主,形同棒球文化農場化

重要他者對台灣的認同,一直是台灣重要的自我肯定依據,來自大聯盟官網的報導,自然
引台灣人欣喜,但若細究摩納根文中,他所聚焦的是台灣球迷集體的加油文化本身,而有
意或無意地忽略了此次啦啦隊動員運動行銷公司的商業動機與箇中性別意涵。


所以,當我們場上的球隊令人尊敬卻惋惜地在預賽中遭到淘汰,台灣至少還有我們場外的
加油文化吧!這是本屆經典賽期間媒體乃至球迷們共享的集體情感與記憶,但如果台灣的
加油文化在精神上是如此令人景從,甚至還是商業上的票房萬靈丹,按理來說,全世界其
他運動賽事都該「風行草偃」才是啊?但,這類加油文化源起的韓國職棒為何都甘願放走
「國寶」李多慧?而她如果真是如此珍寶,怎麼會有球團願意釋出她,而出口到了台灣呢
?據報導,李多慧離開韓國起亞虎啦啦隊,就是與她逾越了「配角」的本分有關。顯然,
我們都誤會了。但是,如果台灣的職業運動場域中,我們曾經以為的配角才是主角,當然
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囉!


對於職業運動球團來說,是否可以不問目的,只要有人進場就好?畢竟,不管看球或看妹
,反正都是一張票的收入,啦啦隊熱區還可以賣得更貴呢!但這樣的思維,無疑就是網路
內容農場的邏輯。速成、聳動、標題關鍵字的操作,只要是引你上鉤的標題都是「好」標
題,那麼只要讓你進場的,都是「好」行銷。以成本考量,培養一個出色的職棒球員,需
要多少時間與資源的投入?培養一支冠軍球隊,需要多少出色球員同時達到巔峰的匯集?
至於啦啦隊,年復一年,反正都有年輕貌美女性前仆後繼地投入這舞台。


上述的商業經營邏輯看似合理,但,運動,尤其是即便都已經是「職業」運動,但都還受
到公部門多所呵護的「職業」運動,真的該只是這樣嗎?

當球團經營模式本末倒置,獲取公共資源的正當性還存在嗎?

運動與娛樂產業相生與共,但運動獲得政府補助與伴之而來的國族光環是其他產業所少有
的,當「掛棒頭賣妹肉」成為常態、甚至本體,是否還應該享有原本保留給運動的優惠?
當樂天前身Lamigo在2011年北遷桃園,與桃園市府簽定1年30萬租金、為期10年的超優惠
條約時,可不是因為啦啦隊而給的,而是其本質的運動所該享有的。即便新約以10倍的1
年300萬為價,仍是極為優惠的價格,但換來的卻是休賽季擔任二房東轉租的演唱會收入
,而非棒球場靈魂的草皮的休養生息。


棒球啦啦隊或許還是在看臺上試著「盡其本分」,但近來,職籃啦啦隊顯然更按捺不住,
進而以干擾球員罰球為傲。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舉動,其實都是對於運動文化建立的傷害
。只要你還同意運動本身在人類文明進程中,代表高過單純娛樂之外的意涵,那麼這一點
一滴的「無傷大雅」,都是弱化運動員、教練以及運動場域中所有專業人士的舉措。


當總統府接見職棒冠軍中信兄弟時,官方新聞稿所發布的主詞是「教練、球員、職員及
Passion Sisters等一行」,我想問的是,那麼防護員、或是運動心理諮商師是否在列?
即便真有,為何他們在官方新聞稿中,不足以與啦啦隊並列?


既然運動是筆生意,當副業大於本業,生意人會如何盤算其成本與營運資源配置?就算我
們願意天真地相信他們會以副業所得挹注到本業,但這麼不巧,在熱鬧的啦啦隊新聞一再
喧賓奪主之時,樂天主場開幕卻讓場地、燈光如此反差地引人側目,是否是球團內側重啦
啦隊行銷,而忽略了本業的經營?這是身為球迷的合理懷疑。尤其當球團公關操作的是,
領隊親自帶領經紀團隊飛到韓國召募大咖啦啦隊之時,卻未曾聽過相同的團隊為了哪位頂
級洋將而親自出馬展現誠意的。(就算有,也沒報導,不是嗎?)


這樣只問流量的內容農場化經營,中長期帶來的影響就是運動的去技術化(de-skilling
)。職業運動內容農場化的經營,不僅影響球團本身的經營定位,也連帶影響訊息流通的
形式。這幾年來,隨著各式運動內容產製平台的普及,各式民間高手都得以突破傳統媒體
守門人的限制,台灣的運動文本確實呈現出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當主流新聞媒
體記者或是寫手們意識到,WBC乃至職棒賽季期間,啦啦隊文、妹圖的流量樂勝之時,那
麼就是對於運動專業文與討論被看見機會的剝奪,也是運動文化累積的弱化。


由球迷自發到球團組織化,職棒啦啦隊「仕紳化」還是「女體物化」?



就算台灣的啦啦隊與加油文化真的讓世界看見,還有那兩場對義大利與荷蘭史詩般的勝利
,讓我們沉溺在對台灣棒球發展自我感覺良好之時,不要忘了,完敗給巴拿馬與古巴的兩
場比賽,或許才是台灣棒球發展的殘酷真相。台灣投手球速催不出來(均速為20個參賽國
倒數第二),在當今球速為王道的棒球投手養成信念下,這是台灣棒壇不得不正視的警訊
。而WBC與中職場地反差的現實,顯示出非得由大聯盟介入才弄出個像樣的場地品質,更
是令人質疑台灣職棒資源配置的優先順序。


中華職棒初期,啦啦隊的組成乃至於球迷觀戰文化,是源於市民社會在解嚴之初能量釋放
的展現,雖然一開始由聯盟及四支元老球隊號召球迷加入,但後來球迷們自發性地組織,
兄弟象就有了飛刀組、光輝組、盜帥組等次級組織,甚至許多人眼中認為粗鄙的江大帥,
在我看來,都是純正自發性的球迷文化展現。儘管當時拆椅子、丟瓶罐、圍巴等現今看來
不入流的滋擾,是那個初解放時代必經的一課,是職棒屬於各階層台灣人民摸索的時代。
隨著假球案讓那個世代的球迷遠離球場、新球團將觀戰經驗中產階級「仕紳化」(

gentrification),球迷們將形塑球場文化之責拱手讓給了球團,於是乎,球迷們小號吹
奏、大鼓敲擊交雜的節奏,被球團官方播放的電音樂曲取代。

而性,或是法國社會學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口中的「超現實」(hyper-real)
的「性」,正是這一波由球團主導下,台灣球場觀戰文化看似復興背後未言明的主題。以
女性身體展演的球場啦啦隊,讓性化的商品不再僅限於私密空間的展演,甚至在國族認同
的包裝下更趨合理,性化的傳播訊息不斷地被感官表象式地經驗著,充滿魅惑的性影像出
現在所有傳播模式中,不斷刺激與撩撥,直至本體的消逝為止。


在全球運動漸朝向性別主流化的路程邁大步之時,台式啦啦隊文化真的不該是主流,我們
不該再以這是台灣獨有特色來為這建立在性吸引力上的加油文化開脫。

網路的論壇上,時常可見「本質迷」與「妹迷」的論戰,反映的也就是運動本質與運動娛
樂化的論辯。過度的本質論令人厭煩,畢竟,運動若要追溯其本質,我們仍舊會停留在遙
想有閒階級所供奉的業餘精神、甚至榮耀希臘諸神的宗教儀式上。運動文化不該一成不變
,但運動本質的討論依舊重要,就是因為一個時代所定義的本質,就會形塑它未來的樣子
,而這樣的存在本質(raison d'être),就是它獲取資源的正當性來源。因此,當啦啦
隊都以台灣特色之名,成為台灣運動場域的「農場標」時,就像網路內容農場侵蝕著新聞
媒體原創內容,以啦啦隊為號召的觀戰文化,也正侵蝕著台灣運動文化深化的可能。


https://reurl.cc/0En5Y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239.204 (臺灣)
※ 作者: kman5566 2023-04-08 13:42:32
※ 文章代碼(AID): #1aCFxAKN (Basebal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80932554.A.517.html
※ 編輯: kman5566 (223.140.239.204 臺灣), 04/08/2023 13:43:54
qqstory: 掛棒頭賣妹肉1F 04/08 13:43
Railing: 廢文2F 04/08 13:43
icekimtommy: 又再鬼扯了 場外跟場內 你球員認真打球就好了啊3F 04/08 13:43
jasperjr7: 推教授~4F 04/08 13:44
k22015987: 在那叫什麼5F 04/08 13:44
Fitzwilliam: 其實陳老師好幾年前就討論過這個問題,
那時還是LamiGirls時代6F 04/08 13:44
johnwu: 票房要靠啦啦隊8F 04/08 13:44
icekimtommy: 你們真的關心國球 就去死盯著這群掌握運動員的官員9F 04/08 13:44
ericisfish: 這文章其實蠻廢的10F 04/08 13:44
gotohikaru: 原來台灣的運動風氣是啦啦隊害的11F 04/08 13:44
a93103921: 這樣才好12F 04/08 13:44
icekimtommy: 場內沒有啦啦隊 誰還要看球阿!!!!!!13F 04/08 13:45
GyroZeppeli: 跟啦啦隊無關吧 韓職也賣啦啦隊 但人家球場搞的好
球迷也捧場 我自己不愛啦啦隊都這根本牽拖14F 04/08 13:45
nedsonyy: 桃園球場品質跟啦啦隊一樣要顧一下吧16F 04/08 13:45
lifedog0222: 啦啦隊不會跳假的,但棒球有可能打假的,所以應該支持誰,很明顯了17F 04/08 13:45
Beantownfan: 平常很支持陳子軒的觀點 這次不認同19F 04/08 13:45

這篇文蠻有道理的吧
尤其桃園球場租金那塊
付給市政府這麼便宜是推廣棒球吧
結果還可以當二房東
然後草皮在叫市政府一起負責?不是怪怪的?
※ 編輯: kman5566 (223.140.239.204 臺灣), 04/08/2023 13:47:09
zzz122eee: 不然要像日職一樣看到睡著嗎==20F 04/08 13:46
gotohikaru: 近年學生棒球在少子化的情況下 參賽隊伍還變多21F 04/08 13:46
asd22961166: 水準差 怪啦啦隊ww22F 04/08 13:46
cheedo: 建議全面廢除啦啦隊這個陋習 會支持的多半只是同溫層23F 04/08 13:46
ericisfish: 有去現場看就知道爪邦喵龍還是球員為主阿24F 04/08 13:46
terryone11: 勸你不要多管閒事25F 04/08 13:47
gotohikaru: 實際上運動文化是在提升 時間剛好在有啦啦隊之後
怎麼不是歸功給啦啦隊 廢到笑26F 04/08 13:47
NSYSUheng: 哪有那麼嚴重28F 04/08 13:47
GyroZeppeli: 這跟本是兩回事 難道是李多慧害樂天草皮光禿禿嗎?29F 04/08 13:47
huangjyuan: 笑死30F 04/08 13:47
asdfgh369: 女體物化XDDD左膠連棒球都要入侵嗎?31F 04/08 13:48
TAKAKO28: 一軍人數不是本來就要限制人數32F 04/08 13:48
RandyPerseus: 三個字!參差不齊33F 04/08 13:48
icekimtommy: 要不是這群啦啦隊你以為現在球員薪水還可以這麼高喔34F 04/08 13:48
nedsonyy: 草皮自己職業球隊本身就要養護吧......35F 04/08 13:49
ct13579: 要有好票房要靠好的比賽內容跟看球環境,說要好票房要靠啦啦隊的在想什麽36F 04/08 13:49
icekimtommy: 沒球迷的球場 球員還想要高薪@@38F 04/08 13:49
TURN: 本來就有偏見的人  看什麼都會把任何東西跟啦啦隊扯在一起39F 04/08 13:49
agantw: 所以我支持樂天女孩獨立出去當棒球隊100%持股的子公司呀,40F 04/08 13:49
ultralarge: 什麼邏輯 以前沒啦啦隊 球有打得比較好?41F 04/08 13:49
hoha1111: 陳子軒我勸你不要多管閒事42F 04/08 13:50
chioio: 根本兩回事,還是需要「球星」才能挺住票房,不然叫啦啦隊去二軍比賽跳,看二軍票房能追上一軍嗎?43F 04/08 13:50
agantw: 在棒球隊的一個部門內總是讓人會有互搶資源的錯覺45F 04/08 13:50
JOjosang: 全文裡二房東那段確實是球團的問題46F 04/08 13:50
icekimtommy: 別否認了啦 你以為沒啦啦隊光看比賽內容??????47F 04/08 13:50
Chanlin01: 笑死48F 04/08 13:50
agantw: 然後這樣PWC就可以高昇董事長了(子公司的董事長)49F 04/08 13:50
TURN: 改回2013年以前的分一三壘坐  啦啦隊改回白鐵喇叭最讚50F 04/08 13:51
hansvonboltz: 可以不要把單一球隊的現象強加到其他隊嗎?51F 04/08 13:51
cheedo: 笑死 講說什麼東西都要跟啦啦隊牽扯在一起 結果票房又要歸功於啦啦隊了 迴力鏢打自己?52F 04/08 13:52
huangjyuan: 只有一隊特別強調吧 場地爛成那樣54F 04/08 13:52
paulleeMO: 哇靠 比賽精采大家會看啦啦隊?55F 04/08 13:52
icekimtommy: 不然用數據說話啊!!!!!!!!!球員IG秀出來看看人數56F 04/08 13:52
ct13579: 到是想看看啦啦隊去二軍跳能不能讓二軍票房超過一軍,反正啦啦隊迷看啦啦隊就好57F 04/08 13:52
icekimtommy: 認真說話啦 這裡出圈 去問問誰認識幾個球員59F 04/08 13:53
TURN: 台灣運動市場就這麼大(小),現在娛樂活動這麼多,本來就是要多元發展先拉人進來關注再說,球場軟硬體沒做好的事情請分開靠腰60F 04/08 13:53
kenny0120: 自己不會做事 不要怪啦啦隊欸63F 04/08 13:53
sesd:        本質比棒球隊好看64F 04/08 13:53
cheedo: 事實證明就是啦啦隊的光彩大於球員這就是不健康的環境生態  不治正視探討反而一昧的無腦護航是真的可恥65F 04/08 13:53
icekimtommy: 說不定陳子豪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勒67F 04/08 13:53
ericisfish: 重點是現場看就知道其他隊都還是球員為主68F 04/08 13:54
ayiela: 球團本來就想辦法吸引球迷進場 這也是其中一環69F 04/08 13:55
xyz168: 我們都知道,進球場有多少人看球順便看?還是看?順便看球70F 04/08 13:55
gwawa0617: 確實 我室友都知道陳子豪 但都不知道長怎樣71F 04/08 13:55
Arens5566: 本來就是 你以為台灣多愛棒球,以前以球員為主經營成72F 04/08 13:55
kano2525: 所以你們認為球團行銷把啦啦隊看得比球員重要是正常的環73F 04/08 13:55
Arens5566: 那什麼死樣子74F 04/08 13:55
kano2525: 境生態?75F 04/08 13:55
doS16: 只有一隊是啦啦隊>球員吧,其他隊還是在經營球員啊76F 04/08 13:55
MJL1822: 文青體廢文 進場看幾場球比寫廢文有意義多了77F 04/08 13:55
icekimtommy: 你要確定耶!!其他隊都看球員?78F 04/08 13:55
xyz168: 這個問題就是,市場需求在哪裡,就會滋長出來..但球員有79F 04/08 13:55
ganlinlausu: 要看美女去IG,把棒球還給棒球80F 04/08 13:56
xyz168: 沒有被影響,並沒有,球場有沒有變差,如果有就改善81F 04/08 13:56
ericisfish: 廢話,棒球場這麼大,啦啦隊看得清楚的區域又不多82F 04/08 13:56
fuyu1112: 啦啦隊就是低成本高回報 怎麼會是搶資源?83F 04/08 13:56
xyz168: 宣傳本來就是文化的一環,要把啦啦隊跟球場行銷掛上負面84F 04/08 13:56
TURN: 麻煩去檢討媒體為何不多去做球員專題跟報導,還啦啦隊光彩勒,我自己去球場看球時也不會坐熱區,想本質就本質哪有會被啦啦隊影響85F 04/08 13:56
xyz168: 關係,這可得好好地證明呀88F 04/08 13:56
ericisfish: 某些人大概根本沒進過場在那裏亂酸XDXD89F 04/08 13:56
quando225: 承認啦啦隊進步很難?90F 04/08 13:57
asd22961166: 球員水準差 球場破 都是啦啦隊的錯www91F 04/08 13:57
icekimtommy: 你們以為球團不想經營球員? 你看球員哪樣子92F 04/08 13:57
king412365: 自從啦啦隊進來後 我還真的很少關注中職了93F 04/08 13:58
ct13579: 看啦啦隊的又記得幾個啦啦隊的臉94F 04/08 13:58
VVizZ: 我勸你少管閒事95F 04/08 13:58
icekimtommy: 記得啦啦隊的 比你想的多太多了96F 04/08 13:58
GyroZeppeli: 好了啦 人家韓職能養女球迷也能賣啦啦隊 哪來這麼多藉口啊??97F 04/08 13:59
xmoonlight: 同意99F 04/08 13:59
ct13579: 所以業餘也該引進啦啦隊,騷一點觀眾才多嗎,反正啦啦隊才是棒球本質532F 04/08 17:50
etjj: 我覺得當二房東租給演唱會是個問題,畢竟當初便宜租給你是給你打棒球的534F 04/08 17:51
CJ2048: 我勸你不要536F 04/08 17:58
oboh: 球團行銷球星的力道遠比不上行銷啦啦隊537F 04/08 18:35

--
作者 kman5566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