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oa (鍵盤美食家)
標題 [心得] 入門墊材簡單心得 TiGLON / TAOC
時間 Sat Sep 16 21:36:41 2023


標題太長放不下

主要三個

TiGLON D-Ren Pro, TAOC SUB-HC50R, IsoAcoustics Orea

其實已經買了一陣子了,不過最近才有時間好好認真聽一下

這種玄學又入門的產品,確實比較需要一點心力才能聽出特性啊..


圖文網誌版: https://reurl.cc/m0Lm9Y

 


https://imgur.com/nALcOdH.jpg
[圖]


==前言==

隨著系統升級,對於前端器材的配置和處理可以說是越來越敏感

很久之前其實就已經買了IsoAcoustics Orea

當時心得大概也就是低頻有變多變好這樣,沒啥特別感覺

會想要繼續弄這些產品的契機還是不經意地發現和朋友的毒害

案例1: 朋友借了塊入門的BDR墊板聽了幾天,唉好像真的有差?

案例2: 舊的綜擴暫時放在電視櫃上,拿走之後突然發現聲音變了,有放比較好聽!?


總之頭腦一熱,趁日幣便宜就盲狙一波了

不過WELLFLOAT還是太貴不敢亂買,另一點是高度有點太高

外加滑動式設計怎麼看都毛毛的

接著開始



==TAOC SUB-HC50R==

先介紹大款的,這款是朋友推薦,不然相對冷門點

來自日本的TAOC比較知名的器材是音響架,算是蠻有名氣

當然有做音響架相關的墊材、避震小物肯定也是會有的

這次的SUB-HC50R就是器材墊板,英文分類Audio Board

https://imgur.com/F1oreme.jpg
[圖]


雖然看起來和黑金石87%像,但裡面和音響架的板子一樣使用蜂巢式結構

蜂巢內還有放鐵砂之類的吸收震動的能量感

簡單來說,如果你沒買他們家的音響架,可以買一塊這個吃到他們家的特殊技術

https://imgur.com/bxnd9BY.jpg
[圖]


實體看起來就是全黑這樣,底部有紋路具有點防滑功能

https://imgur.com/YNW7OX5.jpg
[圖]

https://imgur.com/Mf8Jm17.jpg
[圖]


然後當然還有止滑小墊子,另外那個TAOC標誌居然是貼紙!?

https://imgur.com/AdACBrw.jpg
[圖]


最重要的聽感方面,簡單來說就是"清晰"

首先放在前級的下面,注意到整體變得更清晰、凝聚、線條感更明顯

另外背景更黑、音場大了點且更有安定感,簡單來說在音響性方向加強

之後在DAC下面也放一塊,依舊是清晰風格。人聲解析更好,線條感又更強了

不過多比較幾次後,會發現低頻、活生感會稍微被吃掉一部分

聲音也會變得比較緊繃、比較硬一點,偏中高頻一點,反而較不耐聽

對於低頻稍多整體混沌,想要背景變黑點,人聲想要多加一點清晰度和細節的系統來說

使用SUB-HC50R是個不錯的微調方式

不過建議斟酌使用,放太多可能會有副作用,我覺得我系統大概一塊就夠了

(第二塊在測試的時候為方便置換,沒有貼上防滑貼,可能稍微有點小出入)

https://imgur.com/bGTGDBF.jpg
[圖]



==TiGLON D-Ren Pro==

當初買這個單純是因為給TAOC SUB-HC50R當作器材間止滑用

不過TAOC SUB-HC50R沒有想像中滑,不需要額外再用這東西

就當作一般墊材來玩玩


簡單介紹一下這東西

採用三層式結構,上下層為橡膠,中間則是純度鎂

具備減震,抗電磁干擾,防刮與防滑的功能

https://imgur.com/3BUjXiN.jpg
[圖]


這東西聽說評價兩極,我也覺得確實如此

先說優點,我覺得這東西墊上去之後

人聲會變得更為凝聚、向前且密度更高,此外也更圓潤、柔軟沒有毛邊

這個優點非常好,但是他不是沒有代價的

這避震墊最傷的地方就是用了之後音場居然會變小!? 對於調音道具來說真的很難得

通常小道具隨便亂弄音場都會變大吧XD

總之有種整體內縮的感覺

感覺就是把能量整個塞給中頻讓人聲更好聽,連帶背景細節、包圍感也會被吃掉一點點

如果覺得系統人聲太過渙散可以使用,不過缺點要斟酌

我自己從DAC試到NAS感覺都會吃到音場內縮的缺點,不過意外地放在法拉下面無感

總之這東西很輕很小可以換來換去,都可以試試

(寫到這邊自己都覺得玄學,我下午明明沒喝酒啊)

https://imgur.com/FfHH61f.jpg
[圖]



==IsoAcoustics Orea==

老圖重用,老道具重聽

使用Orea最大的優點還是在於音場縱深、分離度的提升相當有感

之前覺得墊了低音會變多,這次聽一聽其實好像也還好。是有多,但不會太多

其實應該反過來說,墊了之後中高頻會變瘦,或者說更有銳利感和線條感

然後速度感會快一點

總之後面真是越墊越不知道該怎麼放了XD

https://imgur.com/YHPQjLw.jpg
[圖]


只好未來試試神貴CMS? 開玩笑的

最後今天測試額外的心得是

對於串流來說沒想到Switch電源線的重要程度近乎不輸於大件,大家要慎選阿~


--

鍵盤美食家週記,歡迎追蹤! - https://www.facebook.com/keyboardfoodie/
       -關於美食, 旅遊, 攝影與Hi-F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87.6 (臺灣)
※ 作者: Roa 2023-09-16 21:36:41
※ 文章代碼(AID): #1b1Qzkqk (Audiophi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694871406.A.D2E.html
Roa:轉錄至看板 Headphone                                        09/16 21:37
ddik32: 我用TAOC音響架那個標誌也是用貼的黏上去的   XD1F 09/16 21:41
DIY風格
Garrys: 有看有推2F 09/16 22:01
icekiba: 小道具一堆音場微妙的…怎麼可能都會變大…3F 09/16 22:04
窩試的不夠多
shaylin3: 有下篇預告嗎4F 09/16 22:12
暫時沒有XD
luwatercolor: Wellfloat L板買一買比較快,都比這些強多了@@
在那個價位上,幾乎找不到比WF好的板,當然相較其他高階板,會有低頻不夠堅定的問題,但價格有差5F 09/16 22:36
不敢亂盲狙阿,WF一片贏過我這篇所有的加總~~
下一波腦波弱的時候再考慮看看...
luwatercolor: 墊材這玩意,還真的要稍微高階的才有感,而且挖東補西感少很多8F 09/16 23:22
感謝推薦了~~ 下一季有預算再來分享!
icekiba: 那直接買那個牌子的層架不就好了10F 09/16 23:27
luwatercolor: 就層架歸層架,釘墊歸釘墊,並不是用了架子後就不需要釘墊了11F 09/16 23:31
icekiba: 兩個都買阿
層架 腳釘 板子 都買阿13F 09/16 23:32
買,都買,還要買最貴的!!
thomas790: 感謝心得喔!15F 09/16 23:46
Had965408: 推心得~16F 09/17 04:52
※ 編輯: Roa (1.164.87.6 臺灣), 09/17/2023 08:40:51
fxck20202021: 推17F 09/17 08:56
thiefspirit: 推~ 還沒玩到層架跟墊 改天可以當參考18F 09/17 13:18
Obama5566: 推推心得19F 09/17 13:34

--
作者 Ro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