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terievv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4-03-10 23:32:10
看板 PSY
作者 Wengboyu (鍵盤嘴砲專家)
標題 Re: 5.a
時間 Fri Jan 31 01:04:09 2014


※ 引述《lioudondon (訊息接收中)》之銘言:
: ※ 引述《arnold5566 (新來的)》之銘言:
: : 而心理不健康的人要受很多苦
: : 當然這受很多因素影響
: :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也可能因為一些事而心理不健康
: : 但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當下是快樂的吧
: : 如果是的話好羨慕心理健康的人
: : 因為有錢並不是最快樂的 而是心理健康
: ˙內心的富貴才是真富貴-李嘉誠
: ˙能把自己生命的幸與不幸聯接起來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歌德

  雖然原PO刪掉了,我還是覺得有必要說明一下

  可以先去世界衛生組織WHO查查心理健康的定義(What is mental health)

  事實上跟快樂並沒有太大關係或沒有直接關連

  http://www.who.int/features/qa/62/en/

  It is defined as a state of well-being in which every individual realizes his
or her own potential, can cope with the normal stresses of life, can work
productively and fruitfully, and is able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her or his
community

  除此外,快樂可能是一時的情緒,並不是一個長久穩定的狀態

  就像我們也不會說一時的情緒低落是心理不健康,這可能是要釐清的地方

  ----------

  不論心理健不健康,我們都會遇到壓力,能夠承擔並進而處理的人

  會承受暫時的焦慮、難過或不舒服感

  並在緊繃與放鬆之間,利用方法去達成穩定的心理狀態,去面對挑戰進而成長

  這就是心理健康的一個例子

  從這裡可以知道他們不見得是最快樂的狀態

  ----------

  這方面我是比較認同Seligman的想法

  http://www.ted.com/talks/martin_seligman_on_the_state_of_psychology.html
Martin Seligman: The new era of positive psychology | Talk Video | TED
[圖]
Martin Seligman talks about psychology -- as a field of study and as it works one-on-one with each patient and each practitioner. As it moves beyond a focus on disease, what can modern psychology help us to become? ...
 

  建議可以好好了解一下,我認為他到的幾項因子

  是可以有效預防憂鬱問題的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2.144.207
arnold5566:看了很有幫助 謝謝1F 02/02 14:57
arnold5566:不過心理學能解決的十四種困擾是啥阿
arnold5566:聽起來好像很厲害
ERAJIer:運動員不一定健康,體育表現不佳也不見得是不健康 的感覺?4F 02/04 15:48

  運動員不一定健康,是因為他可能其他生活習慣不好
  (比如:抽菸、喝酒或高膽固醇等飲食習慣)

  可是,運動已經被長期研究所證實是對身體健康有益的
  惟須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等。

  而體育表現不佳,只是說我跳高、跑步、游泳或打球等都表現得很差
  但是我有定期的運動習慣,在搭配上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表現差可是身體健康,就一點都不意外

  但這跟我上面寫的內容有很大差異,不能這樣類比

※ 編輯: Wengboyu        來自: 1.172.129.52         (02/04 21:27)

--
※ 看板: terievv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69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