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ricebug.bbs. 轉寄自 bbs.cs.nccu.edu.tw 更新時間: 2015-08-31 14:15:06
看板 Politics
作者 bluecloud (這輩子只要妳)
標題 Re: 第十一任總統陳水扁就職演說全文
時間 Mon Jun 14 13:01:54 2004


※ 引述《Naiveking (一朵恆星)》之銘言:
: 藍雲兄,您這個回應就嫌吹毛求疵了。
: 「滿清殘餘勢力的反撲」是對當時狀況的形容。
: 您所說人口學、實際力量、日本扶植當然也沒錯。
: 但是這和我短短一句間似乎也不是互斥的。
: 難道成立偽滿對抗民國不是反撲而是親善?

    這當然是反撲,可是不是「滿清保守勢力」對民國的反撲,而是「日本政府
    」對國民政府的反撲。

: 建議您看看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自傳。
: 他、們、真、的、想、反、撲。
: 對張勳、馮玉祥、段祺瑞、吳佩孚乃至日本軍部的期待與利用,
: 都是出於想要復興滿清的企圖,也因此耗費了鉅資。
: 這就像A想要報復B,但是力量不夠,所以聯絡C或D一起圍毆B一樣。
: 你不能因為A力量小於B、C或D就認為他的報仇不是報仇。
: 這不是有點白馬非馬嗎?

    簡單的說,政治上過小的勢力的政治行為,基本上就可以計為零,不然會計
    較不完。



    請問現在台灣還有沒有以反攻大陸為政治主張的政治勢力?搞不好還有,可
    是無足輕重;台灣有沒有共產黨這股政治勢力?也有,可是無足輕重。對台
    灣政治,乃至於對兩岸政治、國際政治而言,這些力量太小的政治勢力,你
    可以說它們存在,並且還想搞出一番大事業,但也可以說這些勢力根本不存
    。


    再舉一個例子:研究台灣史深一點的話,甚至還可以發現台灣在二戰結束後
    有一批新族群──韓裔台人(戰前因為同屬日本帝國,而在台灣工作的朝鮮
    人,戰後卻沒有離開台灣)。你很難說這些人有或沒有形成一股政治勢力,
    但這股政治勢力實在小到無足輕重。


    對我而言,觀察政治勢力的強大與否,就是它的控制力的範圍到哪裡。這種
    計算方式乃是由裡而外,由身邊人到中央文武官,最後再到地方官僚體系。
    滿清雖為少數政權,然而政務軍務長期握在旗人手中不說,宮內內務幾全以
    旗人為主(不是很多人都收過貼著滿清末年的清朝宮女照片的E-mail嗎?)
    ;蔣家對於自己身邊的隨扈,可以挑剔到必須江浙同鄉才能出任,都是同樣
    的道理。


    當然,在民主法制國家,這種觀察法有時會失去準頭,因為其用人難免要受
    法律的約束,但對滿州國而言,宮內內務不用自己人是因為滿州國根本是日
    本政府的廣告看板,還是因為滿州國是民主法治國家,答案應該是很清楚的
    。






    另外,我並不否認像張勳這種人,正是滿清保守勢力的代表之一,

    但這些人到了偽滿州國成立的時代(一九三○年代),早就已經不存在政治
    實力,他們的時代多半在北伐之前(關外則是在張作霖出頭之前)。然而北
    伐之後,滿清保守勢力連這股勢力是否存在,都應該打個問號,又如何該把
    偽滿州國的建立,視為這股勢力的反撲?





    至於溥儀早期對自己的恢復滿清政權的謀略如何如何,我只有一個感想:


    金庸應該早點把天龍八部寫給溥儀看一下的。溥儀看完後,再踮踮一下自己
    斤兩,是大里段家還是大燕慕容。




--

    如果連溥儀要跟哪個女人上床,日本政府都可以過問,那麼說是溥儀及其背
    後的政治勢力搞出滿州國來反撲國民政府,

    不是很扯嗎?

--

    在一九三○的中國政治分析上,滿清保守勢力還能不能算是政治賽局上一個
    主動的player(若無主動,則談不上他們要不要反撲)?

    我的結論就是不能。

--
※ Origin: 貓空行館 ◆ From: firewall.tmu.edu.tw

--
※ 看板: ricebu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77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