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kimfatt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3-06-05 21:37:34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jarry1007 (我前戲要做足90分鐘)
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李蓮英李公公的八卦??
時間 Wed Jun  5 21:32:32 2013


節錄一下以前osolemio大發過的文章來回覆

        中國歷史上,掌握大權的太監相當多,不論明英宗時的王振、武宗時的劉
      瑾,還是熹宗時的魏忠賢,大抵都有掌權後目中無人的情況出現,即使李連
      英的前輩安德海,下場也很慘,倒是李連英行事就沒那麼張揚。


        李連英雖不是什麼好人,然而歷史上給予他的負面評價卻是超過他該得的
      部份,他雖是慈禧的寵監,但對維新派也非趕盡殺絕,相對的還頗為照顧,
      從光緒小時候就一直照顧他的生活起居,甚至晚年因為沒站在慈禧立場積極
      反對維新派,以致有些失寵。


        英法聯軍進京,慈禧攜帶光緒倉皇出走,逃亡途中,情況惡劣,從宮女談
      往錄一書即可看出當時他們吃喝都成問題,但在這些惡劣環境下,慈禧擁有
      的衣物食品,仍是眾人之中最佳的,掌權的李連英,自然也相對好上許多,
      而實際上被當成傀儡的光緒,連個被子都沒有,房內冷清,甚至沒有伺候

      的太監。

        李連英見狀,連忙將自己的被耨抱來給光緒使用,痛哭流涕,直呼奴才罪
      該萬死,光緒深受感動,事後直說:「若無李諳達(anda- 賓友的意思),我
      活不到今天。」


        戊戌政變後,崔玉貴到瀛臺監視光緒帝、把珍妃推到井裡,都大大的支持
      慈禧、得罪光緒,而李連英則不動聲色,靜靜的侍奉慈禧,體貼光緒,慈禧
      看出李連英的心思,知道他並非只知聽令,而是有自己的原則,於是逐漸冷
      落他,以致崔玉貴掌權,李連英逐漸失寵。


        我們不知他此番是否出於良心,但由此可知,他的行事風格比崔玉貴好上
      許多。

        因為他悉心照顧光緒,加上同情維新派,和醇親王關係又好,所以其實光
      緒是很喜歡李連英的,和戲劇中那種仗著慈禧權勢欺負皇帝、折辱大臣,截
      然不同。


        李連英平素生活也頗低調,隨醇親王出差那年,也是李連英四十大壽的那
      年,他並沒舖張豪奢,也沒收受什麼禮物珍品,只是找了幾個同期的太監、
      好友、徒弟們吃頓飯,悄悄過了生日,照他自己的說法是:

      多給老太后磕幾個頭、多給皇上皇后磕幾個頭、多給爹媽磕幾個頭,我就心
      平氣和的過生日了。

        事實上他的生日在萬壽節之後,每年生日,他總是藉口請假,隱遁起來,
      謝絕各方造訪。

        慈禧去世後,晚清內宮由隆裕太后掌權,太監中的當權派,也由李連英的
      對頭,崔玉貴的徒弟小德張開始得寵,李連英自知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便將
      多年來慈禧賞賜之珍品,內務府登記在冊的部份全數上繳給隆裕說:


      奴才即將出宮,這些財寶,乃是從前老佛爺寄放在奴才這兒的,這些皇家的
      珍品,不應該流入到民間,奴才小心謹慎的替皇家保存了幾十年,現在年老
      體衰,請求離開宮廷,不管怎麼樣,總得上繳回宮,奴才這才好安心去了。

        隆裕不像慈禧,沒見過世面,扣除皇后身份外,根本就是個貪財的愚婦,
      加上從前慈禧在位,身為媳婦,總得扮出勤儉的樣子,因此手頭並不寬裕,
      一見到大批珠寶,加上李連英台階給得漂亮「慈禧寄放之物還給皇家」,

      使她收受這批珍寶簡直理所當然,於是沒有整肅李連英。

      要知道太監們仰仗的靠山一旦倒台,一朝天子一朝臣,很容易被清算,
      更何況是眾所矚目的李總管呢?

        然而李連英應付裕如,可見他高瞻遠矚,早知自己的下場如何,預先做好
      準備,把寶物留下當作脫身之用,以致慈禧雖死,隆裕對他仍恩眷不衰,
      直到他死後,隆裕還撥了兩千兩的喪葬費,可見他幫自己安排的退路花了
      多少苦心。


      他當太監也不是全無良心,不但事母至孝,且自知家貧不得不投身賤役,
      於是對家人相當好,將自己的田地均分五份給兄弟五人,
      而錢財則均分七份,連兩個妹妹同樣有分,他的老母親相當高興。

      給予財富的同時,也不斷叮囑自己的子姪:財大禍也大。
      用多年歷練的心得,告訴他們,讓他們時時警惕著。

      他媽在他決定閹割的那天起,天天跪拜佛祖,
      臨動刀前一晚,更發願吃白齋,祈求佛祖保佑他平安,
      此後幾十年,不論李連英多有錢,他母親總是持白齋,不碰葷腥、鹽。

      李連英說他一輩子都記得他要閹割之時,家裡沒錢賄賂動刀的師父,
      他母親心疼的全身顫抖,千託萬請,才請了技術最好的師父幫他動刀,
      因為當年閹割風險很高,不小心可是連命都會丟掉的,
      作為母親,對家境無法改善,阻止不了閹割的這條路,

      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拜託最好的師父動刀,李連英因此非常孝順他媽。


      在他被閹割完,回家靜養的那段日子,是他和他媽聊天最多的一段時光,
      他媽說,打人一拳、踢人一腳的事情,絕不能做,
      自己吃飽了,也要想著餓肚子的人,
      這輩子沒福氣才當了太監,但也要幫來生積點德、留點福氣。

      不只對上尊敬,對屬下太監宮女們,也是恩威並濟,
      平時有人犯了小錯,慈禧將要發作,李連英總是盡力迴護,替人遮掩,
      所以太監們都服他,也都發自內心尊敬他,
      他在世的時候,不論掌權還是失意,宮中太監、外頭大臣,對他都是眾口
      交譽。

      他鐵定不是清廉的太監,賞賜屬下也不手軟,
      但對於貪污,他自己也有一番說法:

      我們的苦痛是任何東西也代替不了的,
      爸媽生我下來,我想辦法能讓老人不再受窮也就是了。
      難道當官的大把撈錢,狼叼來的肉不許狗分點骨頭嗎?別的還有什麼想頭呢!

      總體而言,在那個貪污是被默許的年代,不能說他貪污是多麼惡劣的行
      為,此人生平好壞,我們無從給予篤定的評價,
      但至少可以從同年代與他交往過的人留下的資料得知,
      李連英即使不好,卻也並非戲劇中描寫的那麼惡劣、毒辣。

      觀其一生,毀譽參半,我們只能盡可能的去理解這個人的生活、時代背
      景,然後對他做出另外一種角度的看法,總體而言,我覺得這一個大時
      代下的人物,其實是很有趣的,我們最好不必去學習他的為人,但他的
      待人體貼、政治智慧,卻是值得我們欣賞的。


      讀了一些跟他有關的書籍,我始終認為,他無愧於墓誌銘上那段

         「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稍懈」

      這也應該是最適合他一生的評價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3.80.64
a75267462007:算是八面玲瓏1F 06/05 21:36

--
※ 看板: kimfat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37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