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dinos.bb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2-09-25 12:17:17
看板 Warfare
作者 Nomic ((Nomis))
標題 Re: [問題] 東漢末年兩軍對戰
時間 Sun Sep 23 16:49:18 2012


※ 引述《Nomic ((Nomis))》之銘言:
:     http://kagiya.rakurakuhp.net/i_216531.htm
: 推 GroundWalker:推!  另外最後那文章似乎很有趣,可惜看不懂日文XD    09/03 23:05

    只貼個網頁好像很沒誠意,簡略編譯如下。

〈關於長柄鑓的思考(信長時代的兵法)〉

    1.不可思議的長度

    秋山駿在〈發現信長〉一文中對長柄鑓的戰力打了個問號,因為它又軟又長。足
輕在使用長柄鑓戰鬥時一邊揮舞,一邊刺下、敲打或割傷敵人,但長柄鑓在這種殺不
死敵人的情況下簡直毫無效力可言。


    (Nomic按:日式的長槍如果在末端保持水平,最前端的槍尖處會下垂約15度。)

    追求一擊必殺是把手段目的化的日本人的壞習慣;沒有殺傷力就不是武器這樣的
思考本身就有問題,騷擾也是武器的效力之一。在武田信玄的部隊中有專門從事投擲
石塊的,在防禦城寨時石頭也算得上最有效的兵器之一。雖然做為一種遊戲也有在石
合戰中打死人的例子,但傷亡率肯定不高;對全身披甲的騎馬武者而言除了騷擾驚悸
之外也是無痛癢可言。這樣的話石頭怎麼會是有效的武器呢?飛石擊賊的作用在於,
其一是教敵人不敢仰面抬頭,其二是妨礙敵人的突進,第三是使敵負傷,第四是使敵
人因負傷而失去戰意。


    長柄鑓的功用並不只於此,因為還要阻止敵軍突進。在長柄足輕隊的場合,一排
長槍並舉橫列、槍的末端抵足於地,有個名堂喚作「平場的大槍」;不過此種配置恐
怕是引起了現代人固有的誤解。長柄鑓真正嚇阻敵人突進處不是這種硬殺,而是其有
如彈跳棒那般柔軟的彈性;這種彈性在刺殺敵人時顯得軟弱無力,但在對付騎馬衝鋒
的武士時,倒可以一端給地面挺住,另一端將敵人彈飛。


    現在來看看世界上其他地方長槍的使用法。

    亞歷山大的長槍(sarissa)與歐洲的長槍(pike)與長柄鑓正相反,追求的主要是堅
硬而不是長度,也不要求輕便。西方對幹材柔韌性的要求在造弓的場合中有充分的認
識,但像長柄鑓那樣中央木質、外包以竹的合成造法從未用於長槍上。這也就是說西

方的長槍完全是防禦取向的,尤其是針對敵人騎兵的蹂躪,這在西班牙大方陣(tercio)

中表現得最明顯,是把城寨攻防的概念運用到了野戰上,也因此其機動力奇差但防禦
力極高。亞歷山大的長槍方陣也是同種用法,主要是做為砧板而非肉博突戰的主力,
無論在伊索斯還是高加美拉會戰都是如此。


2.世界上的長槍

    首先,古代的長槍在亞歷山大手裡登峰造極。sarissa約長4至5公尺,重約4至5公
斤;其後在希臘化時代達到最長的6.5公尺。由於這般長直的木材極稀少,通常中間是
以金屬管連結。槍桿當然得是硬的。馬其頓最小的戰術單位方陣(phalanx)是由縱橫各
16列、256人所組成,最前方四、五列在腰間水平持槍,後方垂直豎槍以遮擋矢石。與
之前希臘的方陣一樣,前列若有士兵被擊倒,後方的士兵便向前遞補。當時沒有能夠
阻止馬其頓方陣前進的軍隊,而sarissa能有效的妨礙波斯騎兵的突擊和步兵接近。

    遺憾的是戰國時代的日本並不存在這樣組織的軍隊、產生類似的戰術。唯一的理
由是紀律的欠缺,紀律的欠缺則源於不存在所謂的公民。沒有公民就不存在公共的觀
念,貴族也不會產生高貴的義務(noble oblige)的思想。雖然都說信長是天才,看來
憑他一個人也無法創造這整個環境。


    在sarissa的用法當中沒有揮舞這回事。對方陣中手持長槍的重步兵來說接近戰是
其死角,因此在接近敵人之前要盡量保持密集隊形、也避免弓矢瓦解陣形,緩慢行進
是其基本戰術。也就是說,只是要專心一意的把槍尖對準敵人避免敵人衝近身,單純
的把對手逼死或逼退,絕沒有突擊、刺殺、揮舞或敲打。如此無敵於天下的長槍方陣
在亞歷山大死後長度追加到了6.5公尺,使得當初就隱含的機動力低下的弱點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支援掩護的騎兵與精練的散兵的減少,配合上羅馬共和國的抬頭,在無
法對抗羅馬軍團的標槍、短劍(gladius)以及靈活的機動性之下,長槍方陣終於湮滅,
在其後的一千六百年間未曾再出現。


    長槍方陣的再次出現是近代早期的事。看看有名的瑞士長槍方陣。14至15世紀的
瑞士是以城市與鄉村為單位的自治共同體所組成的同盟,其體制下的民兵系徵召而來
。瑞士人的主要兵器是所謂的戟/鈎斧槍(halbard),在15世紀初組成的各方陣之下,
使用此種兵器的士兵維持彼此間的距離,組成梯次輪番應戰。鈎斧槍經過不斷的改良

,於15世紀時追加上錨爪(hook)而臻於完善。尤其是裝在halbard之上的斧刃(axe blade)

,使得步兵在以騎兵為對手時戰鬥能力大幅加強,在15至16世紀成為歐洲的主力兵器
,並且持續使用到火器開始發揮效力的16世紀末。不過,這裡的鈎斧槍並非長柄鑓,
在日本應歸類於所謂的「持槍」。


    瑞士民兵在1422年的亞伯特一役中遭敵人大軍包圍而大敗,由此開始引進替代兵
器,長達5公尺的長槍(pike)。在方陣之外也另外包裹上了五列長槍兵,最前方的四排
槍尖朝前,第一排彎腰踏足於長槍桿末以防備騎兵衝擊,第二排則把矛頭對準騎士的
臉部,第三排於腰部水平持槍,第四排水平高舉長槍,其後方則是進行白刃戰、手持
halbard的士兵集中編組。也就是說與使用sarissa的古代方陣相似,一整個就是為徹
底防禦而創設的兵種。相對於亞歷山大以伴隨著輕裝步兵的騎兵為決戰兵種,缺乏騎
兵的瑞士民兵部隊是以鈎斧槍為其決勝的主力。


    逐漸的pike的槍桿也和sarissa一樣越變越長、從5公尺最終成長到6公尺。雖然pike
原本是防禦騎兵的武器,但全身披甲的瑞士長矛兵也把它當作進攻兵器,前進時在胸
部的高度水平持槍前進,槍尖略為下垂,給敵人製造壓力。換言之,在這裡也是既沒
有突擊或刺殺、也沒有揮舞或敲打,就是單純的逼殺對手,在敵人退怯而陣形紊亂之
時,原本就是肉搏混戰之用的斧槍兵才從左右殺出向前突擊。在方陣的前方則配置手
持十字弓或手銃的散兵,在接敵之前一邊狙擊一邊前進。絕對沒有彈幕射擊這回事。
這樣邊射擊邊前進的散兵稱為狙擊線,他們腰間掛著斬斷敵人長桿兵器的雙手劍,在
斧槍兵與敵交戰前做為輕步兵,不時的與敵人白刃相接。這種狙擊戰法後來才被組成
陣列、邊射擊邊前進的火銃陣列所取代。瑞士方陣後來被西班牙名將柯多巴(Gonzalo
Fernández de Córdoba,1443~1515)發展為西班牙大方陣。


    與希臘方陣的完善典型、馬其頓步兵方陣的衰微類似,西班牙大方陣也不敵荷蘭
總督拿騷的莫理斯(Maurice of Nassau)、瑞典王古斯塔夫(Gustavus adolphus)的軍
事改革;他們的改革重點是營隊的分割以及連隊中士官數的增加,換言之,也是大幅
加強部隊指揮的靈活性。這與成吉思汗不同歐洲重騎兵肢接肉搏是同個道理。


3.長柄鑓足輕隊的編成目的

    而目前所知的長柄鑓足輕隊的作戰方式是這樣的:持短槍下馬準備白刃戰的武士
布陣於長柄鑓足輕隊之後,突擊時則從足輕隊中穿越前進;目前的史料並不存在如瑞
士鉤槍手般從左右繞出的紀錄。在〈川中島合戦屏風図〉中,日本的足輕火銃隊是配
置於長柄鑓隊的左右,很明顯是從事狙擊而非彈幕射擊。再者,足輕租來的刀劍鈍弱
,說到底只是防身之用,不期待能以此與敵人的長柄鑓隊交戰。此外,在雜賀眾這類
特化的鐵炮集團,或者像島津氏這樣武士使用鐵炮的場合,其目的也是狙擊而非壓制
射擊。


    那麼,織田信長所編組的長柄鑓足輕隊與其他戰國大名相比有什麼優勢嗎?我們
繼續看下去。

    (比我想像得多,暫時先到這…)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64.58
GroundWalker:感謝推!1F 09/23 16:59
fyc:論證扎實.推!2F 09/23 17:22
Bastain:這篇推論很好玩3F 09/23 17:38
RollingWave:+++4F 09/23 17:52
Waffen:有意思推5F 09/23 18:10
karl7238:推!精采好文  也期待N大發篇文說明一下西班牙大方陣演變6F 09/23 18:14
karl7238:成莫里斯方陣的過程以及古斯塔夫的軍事改革  這部分以前
karl7238:ThomasJP大在「西方騎兵的餘暉」系列文曾略有提及  但畢
karl7238:竟不是主角希望N大能發篇專文

    呃…很久以前我有發另一系列的翻譯文〈16-17世紀西歐步兵的戰術〉,或許可以
暫時先參考一下。

LUDWIN:推,其實很多武器在現在一擊必殺的自動步槍時代看起來都很10F 09/23 18:47
LUDWIN:沒用,但實際上在當時都發揮了阻礙或騷擾造成戰鬥優勢的效
LUDWIN:果。
sPz101:戚家軍的鴛鴦陣就直接拿大鐵叉和大毛竹來 一樣有效果13F 09/23 19:02
darkdog0430:推!14F 09/23 20:47
Hartmann:推15F 09/23 21:01
jeff0323:推16F 09/23 21:31
GTHO:謝謝你的翻譯!!17F 09/24 08:21
kerry0496x:讚!!!!!!!18F 09/24 16:47
shena30335:19F 09/24 21:06
icycandle:精采20F 09/24 23:53
※ 編輯: Nomic           來自: 1.162.77.142         (09/25 01:11)

--
※ 看板: dino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16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