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WaKnow
作者 waknow (waknow)
標題 [知識分享] 地震到底多大,你真的知道嗎?
時間 2011年03月21日 Mon. PM 05:08:24


2011年3月11號,日本發生了世紀級的大災難,就在大家關心這場大地震災情的同時,我們也趁機來了解一下,所謂地震的”大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舉例來說,先看看一則地震的新聞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5日電)花蓮今天上午8 時31分,發生芮氏規模5.6 地震,根據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地震報告,台南以北有感,花蓮、宜蘭及南投都出現4級震度,台北市有1級。

4級震度光是用看的無法想像?沒關係,來看看以下的地震體驗車影片示範吧!


接著,大家有沒注意到上面的報導中有兩個描述地震大小的名詞,一個是”芮氏規模”,一個是”震度”,其中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其實地震是一種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央,所以震央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會最大。


[圖]

(震源震央位置關係圖)

所以”芮氏地震規模”是專門用在描述震源處地殼釋放”能量”多少,是以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取到小數點下一位),並選擇距震央100公里的距離為標準。芮氏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2倍,相隔二級的震級其能量相差1000 (~ 32 x 32)倍,這是國際認可通用的地震能量表示方法,只有一種表示法。

而”震度”又指的是什麼呢?震度(intensity)都是以正的整數級數來表示(注意!!是沒有小數點的喔~),是用來描述地震從震源傳到地面上時,當地人所感受到振動的激烈程度,或物體因受振動所遭受的破壞程度,所以不同國家可能會自己訂定不同的分級方法,例如:有由義大利火山學家創訂又經過多次修訂的「麥加利地震烈度」從感覺不到至全部損毀分為1(無感)至12度(全面破壞);我們臺灣的中央氣象局也有自己公告修訂的「地震震度分級表」,就把地震影響的劇烈程度一共分成8級:

[圖]


大家可以跟其他國家比較一下,其實都不太一樣唷


[圖]


(各國震度分級比較圖)

資料來源:http://scman.cwb.gov.tw/eqv5/eq100/100/035.HTM

所以就一個地震來說,世界各國報導它的時候,只會有一個唯一的”芮氏地震規模”(也就是震源釋放的能量),而至於震度的說法,就會依照地震波能量傳遞到不同地方造成的不同影響而有所不同,而且每個國家也會有自己的標準!所以我們再回頭看看前面花蓮地震新聞的例子,相信就會更清楚了解裡面要傳達的訊息了:

花蓮發生了一個能量為芮氏規模5.6 地震,震波能量的傳遞到陸地上之影響情形,以中央氣象局的分級標準來說,花蓮、宜蘭及南投是4級震度(房屋搖動甚烈,底座不穩物品傾倒,較重傢俱移動,可能有輕微災害。汽車駕駛人略微有感,電線明顯搖晃,步行中的人也感到搖晃。),台北市只有1級(人靜止時才可感覺微小搖晃 )。

日本這次發生的是規模9.0的世紀大地震,地震的強大能量經過長距離傳遞後,並沒有影響到台灣或其他地區太多,相信大部分人在第一時間並沒有太大影響,但是日本離震央很近的幾個城市,應該是很恐怖的感覺了。


轉錄自:Waknow-我懂

--
※ 作者: waknow  時間: 2011-03-21 17:08:24  來自: 114-42-11-238.dynamic.hinet.net
※ 看板: WaKnow 文章推薦值: 3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598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Knuckles, charles, harry1130 說讚!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