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7-04-25 10:45:19
看板 Tech_Job
作者 egnaro123 (原po是大叔)
標題 Re: [情報] 原來台灣低薪原因在於科技業
時間 Sun Apr 23 23:28:17 2017


連結內文是事實並沒有錯

1. 科技業接受政府補助

   ==> 事實 , 比例最高 , 科專財團法人一堆 , 還有過往的獎助條例

2. 科技園區過去長期利用政府壓低匯率

   ==> 事實 , 外銷的上市公司省人事費(台幣計價) , 並壓低出口價格

3. 政府補助水電費、土地取得成本、研發替代役提升競爭力

   ==> 事實 , 區段徵收 , 水電優先給科技業 , 還有補助

   http://www.buffettism88.com/2014/03/suckcompanies.html

4. 台積電身為世界上最大半導體製造商,早該停止接受政府補助

   ==> 一半對一半錯 , 台積電最近沒在針對匯率做發言了 ,

   也找不到2016年接助補助的新聞了 ,

   但不過現在不少公司 , 如網通 , 光電 , 還是用假科專幸苦過活

   即便產業已無前景 , 公司已無競爭力 , 仍死占資源及人力 ,

   這就是該文最應點出的 , 就是不再科專補助到這些公司了
   ^^^^^^^^^^^^^^^^^^^^^^^^^^^^^^^^^^^^^^^^^^^^^^^^^^^

    (當然這中間透過政府財團法人)

   放出人力及資源 , 讓新產業出現才是正常做法


5. 美國Intel、AMD、Nvidia沒拿政府補助,相互競爭,各自練就一身本事

   ==> 事實 , 更不用說美國超強的軟體業 , 台灣IC設計業目前來看 ,

   沒關稅保護的產業就是如此 ,

   在世界杯就是拿不下高附加價值那塊 , 這部份還是建議政府少些科專補助 ,

   讓新創的ic設計業有機會出現 , 台灣ic業公司都已老了 , 文化也固化 ,

   讓新創公司可以先在本土競爭 ,

   (美國新創ic設計業還是一直出現 , 但台灣就停掉了)

   不過還是比汽車家電業強多了



   其實這文說得一點都沒錯 , 科專是要退場了 , 近20年了 , 他無法帶領產業轉型 ,
                            ^^^^^^^^^^^^^^

   (四大慘業 , wimax , cloud , big data)

   無法讓台灣出現新創國際公司 , 無法讓台灣出現新產業 ,

   而定位不明的財團法人如資策會,工研院也應該再停止科專計畫 , 漸民營化了 ,

   不再吃政府奶水 , 釋出人力出來 , 讓台灣有新創人才及活力 ,

   公平競爭下 , 新創出頭 , 台灣產業自然可以找到有競爭力的下一步產業 ,

   政府科專管太多 , 也只是讓大家去玩rent seeking , 而不是產業的真實競爭 ,

   也更不可能走出台灣





※ 引述《tanted (為何世界會那麼不單純)》之銘言:
:  [新聞] 台灣低薪原因?謝金河:錢一直在外面
: 推 hongtm: 科技業享受政府優惠跟補助 然後又是外資一堆 難怪台灣的    04/23 18:21
: 推 hongtm: 錢都集中在少數工程師 導致多數勞工沒錢                   04/23 18:21
: 推 hongtm: 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046667                   04/23 18:22
: 八卦版看到 這個人真是天才阿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68.88
※ 文章代碼(AID): #1O_CWKEt (Tech_Job)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92961300.A.3B7.html
※ 編輯: egnaro123 (114.36.68.88), 04/23/2017 23:31:05
elements: 我想你少考慮了一點,美國市場大,能夠征服美國市場就1F 04/23 23:49
elements: 超有競爭力,但是台灣不一樣,市場養不大大公司。
elements: 同時美國人才多,創業多,一家死了另一家還是美國公司
elements: 台灣要是哪家被玩死了,呵呵,就看韓國或是中國搶去吧

台灣市場不小喔 , 2300萬 , 再說資訊產品都沒有關稅 , 新創也可以打天下的

在台灣會被吃奶水的財團法人政商關係給先弄掉 , 活下來的就是吃政府科專奶水的

公平競爭才可能出現體質好的公司

另外 , 結果論來看 , 科專補助執行也不好 (看看四大慘業,wimax,........)
※ 編輯: egnaro123 (114.36.68.88), 04/24/2017 00:00:39
elements: 大小是靠比較出來的。沒有關稅不代表沒有障礙。5F 04/24 00:05

新創公司會自己找合適的產業 , 像台灣的汽車零組件極強 , 但整車極差 ,

企業會自己找能獲利的模式 , 但台灣科專目前來看的結果 , 卻是讓產業新創公司先消失

而吃奶水的好關係企業活著 , 這是極不健康的

另外 , 若台灣一堆僵屍企業無法獲利的公司還一直靠科專活著 ,

卡住人力 , 不放到市場上 , 做些沒競爭力的產品 , 這也是不對的
※ 編輯: egnaro123 (114.36.68.88), 04/24/2017 00:17:12
cphe: 第一次看到有人說台灣市場不小6F 04/24 00:11

足夠能陪養新創及國際產業了
※ 編輯: egnaro123 (114.36.68.88), 04/24/2017 00:18:56
scott0327: 台灣市場不是不小,是快飽合了7F 04/24 00:26
joknight: 科專浮濫到嚴重影響台灣科技業發展 支持砍掉全部8F 04/24 00:35
joknight: 為何只把眼光放在台灣 在美國amazon早看到一堆中國產品
joknight: 把商品上架賣 亞洲直送 世界是平的 充滿機會
amistad: 當炒房幾乎保證可以賺2,3倍。科技業做到第一只有7成毛利11F 04/24 00:43
amistad: 如果我是有$$人,也會炒房。
hopesong: 別吧輔助污名化了  重點是錢要用在對的地方13F 04/24 01:00
providence: 會發文  竟然會說台灣市場有2300萬...14F 04/24 01:18
providence: 這2300萬人有多少人有能力消費呢?
guest0079: 不要污名化補助了,我們要相信大有為的政府16F 04/24 01:34
guest0079: 政府一定會善用你們的稅金哦 揪咪
mc2834: 去看一下納斯達克成份股裡公司的財報,很多也都是有政府專18F 04/24 02:16
mc2834: 案的補助在裡面。企業文化與專利落後,才是台灣失敗的關鍵
mc2834: !
expiate: 第一次聽到市場用人口算的,那印度非洲市場幾億不就更大21F 04/24 04:03
expiate: 你怎麼不去?
sopi: 推23F 04/24 06:09
kaltu: 台灣市場真的不小,只是假裝沒看到而已24F 04/24 06:57
kaltu: 愛爾蘭冰島新加坡的軟體業市場在哪裡,台灣的市場就在哪。
Sex5F: 台灣市場真的不小,可惜都底薪消費不起26F 04/24 07:56
deepkh: 投資人老闆太保守 結案27F 04/24 08:57
deepkh: 底薪跟民族性比較有關
doublescn: 台灣最適合軟體業 小而美 但偏偏也最看不起軟體29F 04/24 09:07
avigale: 之前遇到瑞典業務, 他問我台灣多少人, 我說很小才2千多.30F 04/24 10:14
avigale: 他回我: 不小啊, 比瑞典多了.
blakespring: 台灣新創還是一開始就以全球市場為目標32F 04/24 10:25
blakespring: 島內市場都讓舶來品來來去去 自家人是在比價格
WashFreeID: 台灣市場真的小 從新加坡市場擴張到東南亞很快吧34F 04/24 10:48
elements: 台灣適合軟體業?我剛畢業的時候也這樣以為35F 04/24 11:05
hegemon: 要撐起一個國際品牌至少要五千萬人的市場…新加坡佔了中36F 04/24 11:33
hegemon: 南半島到印度的地利,歐盟區裡面更不用講了
hegemon: 軟體業在自己不夠強勢的時候很吃服務跟文化,所以本國市
hegemon: 場很重要…臺灣輸在這點
NightGod: 又在講市場,那北歐?新加坡?香港?怎麼他們都有世界知40F 04/24 11:48
NightGod: 名的牌子
NightGod: 講地利沒人比台灣靠近中國啦,還同語言,台灣行不行跟市
NightGod: 場絕對無關
nikolas: 台灣市場不小?? 可以再87多一點  快去創業不要自我幻想44F 04/24 12:05
elements: 台灣也有海邊和GG,但都是長年累積起來的跨國企業,成45F 04/24 12:07
elements: 長時也多少需要政府支援。問題是你要按照美國模式自由競
elements: 爭?那你就要市場,就這麼簡單。中國市場喔?你是說現在
elements: 嗎?你覺得中國本土比台灣人笨所以沒辦法跟你競爭嗎?

30年前或許可以 , 但今天來看台灣玩近20年的科專結果 , 怎麼看都不好

大立分沒拿政府假科專補助一毛錢 , 活下來的汽車零組件 , 紡織也都沒靠政府

這些產業也沒有獎助條例 , 產業公平競爭性何在 ?

重點就是台灣科專執行很差(和政府效率,文化有關) ,  真的讓退場了

錢用到長照都還較實在
※ 編輯: egnaro123 (36.228.239.253), 04/24/2017 13:39:17
straggler7: 美國前50大企業海外避稅17兆台幣 每年增加2兆稅損49F 04/24 19:23
joknight: 科專不僅執行很差  連審查機制都有問題50F 04/24 23:47
joknight: 很多公司 (沒說全部 都在年底消化預算出國開會(旅遊
joice76x: 真的 科技業不要再賺政府水電減免 毛3毛4簡直笑死人52F 04/25 00:11

--
※ 看板: K_ho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5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