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MindOcean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8-07-05 21:13:34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maruEX (KATE)
標題 [新聞] 破解假新聞:媒體如何攻擊川普
時間 Thu Jul  5 20:38:15 2018


破解假新聞:媒體如何攻擊川普

http://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6/510A2187_e-700x420.jpg
[圖]
 
自川普宣布參選總統以來,美國一些主流媒體便對川普發動史上罕見的負面報導戰,而在
川普當選總統後,負面報導與假新聞更是有增無減。(Samira Bouaou/The Epoch Times)

【大紀元2018年07月04日訊】(文/唐浩)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這場戰爭,每天發生在你我家中的客廳裡、電腦前、手機上。

這場戰爭,叫做「假新聞媒體戰」。

自2015年6月16日川普宣布參選總統開始,美國媒體便開始對川普不斷發動攻擊。2016年
11月8日,川普當選總統之後,媒體砲火更為猛烈,就連所謂國際知名的主流媒體,也紛
紛一改「中立、客觀」的專業作風,頻頻發起大規模的負面報導圍攻川普,甚至還出現諸
多令人匪夷所思、內容錯誤或明顯偏頗的假新聞。


事實上,對許多政治專家來說,川普的當選幾乎是奇蹟,甚至是神蹟。

原本從事歷史研究與教學工作、後來成為美國眾議院前議長的金里奇(Newt Gingrich)
曾指出,「川普是當代歷史上,第一位能在媒體的猛烈攻擊下,還能勝選的美國總統。」

而川普上任迄今,非但沒有對媒體的「嗜血」攻勢有所屈服,相反,他不斷反擊媒體對他
的不公平與抹黑、對事實真相的扭曲與掩蓋。


「美國媒體非常不誠實,多數是如此,並非全都這樣。」川普日前在G7峰會後記者會上表
示,「但新聞業裡有太多人是難以置信的不誠實,他們不按照應有的方式做報導,甚至很
多時候,只要是(對川普)正面的消息,他們乾脆連報都不報。」


事實上,美國媒體的失真怪象及假新聞的失控亂象,也讓美國民眾深感質疑。

根據非營利組織「公共宗教研究所」(PRRI)去年底的最新民調顯示,多數美國人並不信
任媒體記者,高達53%的美國民眾認為,多數記者懷有特定的個人目的或政治目的。

至於美國媒體為何要對川普如此口誅筆伐?筆者已經有過討論,此方不再贅述。請見另文


失控的假新聞 美國媒體為何圍攻川普(上)
失控的假新聞 美國媒體為何圍攻川普(下)

有鑒於部分讀者並不熟悉新聞業的實踐運作,不清楚「假新聞」是如何操作製造,因此,
本文將解析媒體報導川普時,常見的八種假新聞手法。

但首先需要說明,假新聞未必是徹頭徹尾的無中生有、憑空臆造,也未必是完全的內容錯
誤。許多假新聞反而是「部分真實、部分虛假」,如此才更具有說服力與迷惑力,才能鼓
動更多人對川普產生誤解與反感,達成媒體攻擊川普的目的。


而根據美國學者約翰.約翰遜(John Johnson)的定義,假新聞可分為五類:

1. 百分之百錯誤的報導。
2. 立場傾斜或偏誤的報導。
3. 純粹的單方面宣傳。
4. 誤讀、誤用數據的報導。
5. 內容不準確或內容疏漏的報導。

這五類報導,內容「假」的程度不一,有的是刻意造假,有的是人為疏忽,但都屬於「假
新聞」的範疇,也都經常出現在以下常見的八種假新聞製造手法裡。

一、斷章取義,抽離脈絡

斷章取義,堪稱媒體假新聞最常見的基本手法。

記者或編輯將新聞事件的動態經過,加以定格,選取出特定的畫面或片段,將其抽離整個
事件脈絡,再依據媒體所欲的角度、立場進行加工、放大、宣傳,從而達到抹黑、攻擊的
作用。近期一則典型案例是,媒體刻意扭曲川普針對惡名昭彰的黑幫「MS-13」發表的談
話。


當時川普正與加州弗雷斯諾縣警察局長瑪格麗特.米姆斯(Margaret Mims)對話,討論
MS-13成員的犯罪問題,他嚴厲譴責這些非法進入美國的黑幫分子作惡多端,「這些傢伙
不是人,他們是禽獸」。


但美國各大媒體隨即斷章取義地報導,把警長的說話切掉,只保留川普的發言,並據此聲
稱「川普說非法移民是禽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v2FdQQIn3U
Trump’s ‘animal’ comments taken out of context - YouTube
President Trump was slammed for comments seemingly likening immigrants to ‘animals’ but in the full context of the conversation it was clear he was referring...

 
美國福克斯新聞還原川普與警長對話經過,凸顯其它媒體斷章取義。

另一個鮮明案例,是去年11月川普首度以總統身分出訪日本,並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
同前往錦鯉池餵魚。

安倍首先一勺一勺地將飼料拋入魚池,初來乍到的川普也跟著模仿照做,最後安倍將盒中
剩下的飼料直接倒入池子內,川普也隨即照做,將盒內飼料灑入魚池中。

然而,反對川普的泛左派媒體,特意抓出最後一個畫面加以放大炒作,聲稱川普在日本「
倒下整盒飼料」,「非常粗魯」,藉此攻擊川普,營造川普的負面形象。

    Trump dump: president throws entire box of fish food into precious koi
carp pond https://t.co/cGNvftCCeQ
Fishy business: Trump and Abe dump fish food into precious koi pond | US news | The Guardian
[圖]
US president and Japanese host give fish a large feast on second day of former’s five-nation tour of Asia ...

 

    — The Guardian (@guardian) November 6, 2017


--泛左派媒體截圖斷章取義,攻擊川普

反對川普最猛烈的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為了增加說服力,刻意在推特上公
布視頻片段,但這個片段卻經過刻意修剪,將畫面從一開始的川普、安倍同時出現,縮放
到只有川普特寫,在他倒完飼料後,畫面再拉回放大為川普、安倍同在。


記者在推特上寫著:「川普總統與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餵魚,把整盒飼料倒進錦鯉池裡。


    President Trump feeds fish with PM Shinzo Abe in Japan, then pours the
entire box of food into the koi pond. pic.twitter.com/CQjGGf5k0J

    — Veronica Rocha (@VeronicaRochaLA) November 6, 2017

--CNN記者公布刻意修改的視頻片段,抹黑川普

CNN及其它左派媒體的報導失實,引發部分新聞同業反彈,而《華盛頓郵報》的媒體評論
員艾力克.溫波(Erik Wemple)也不禁批評,「CNN與其它媒體過度炒作」。

    Not to spoil everyone’s fun but Trump followed Abe’s lead in pouring
his fish food into the pond. pic.twitter.com/znqh0c5uF7

    — Siraj Datoo (@dats) November 6, 2017

--前BuzzFeed政治記者Siraj Datoo轉載較完整的新聞畫面,指出是安倍先帶頭將飼料
灑入魚池,川普才照做。


    President Trump and Prime Minister Abe toss fish food into pond.
pic.twitter.com/EkGRfltbBR

    — CSPAN (@cspan) November 6, 2017

--川普與安倍晉三餵魚的完整過程。

此外,6月初,加拿大召開七大工業國峰會(G7),一張各國領袖嚴肅討論的照片,也成
為媒體炒作焦點。

    Donald Trump ‘threw a Starburst at Angela Merkel during bad tempered G7
summit’ https://t.co/7AKSkaqxqr pic.twitter.com/bm0zE2fFuq
Donald Trump 'threw a Starburst at Angela Merkel during bad tempered G7 summit' - Mirror Online
[圖]

Petulant Trump is accused of chucking the sweet at the German Chancellor after he was 'ganged up on' by European allies
 ...

 

    — Mirror Politics (@MirrorPolitics) June 21, 2018

這張照片,是由德國總理梅克爾辦公室公布,但隨即被歐美媒體廣泛挪用炒作,宣稱川普
與其他六國領袖「針鋒相對」、「劍拔弩張」、「氣氛僵持」,試圖影射川普外交失利,
與盟國對峙,目的是讓川普難堪。


但從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發布的照片來看,同一角度,卻出現不同的畫面與氣氛,各國領袖
似乎有說有笑,與其它媒體報導大相逕庭。

PM Trudeau and G7 leaders work on the joint communiqué following a breakfast
meeting in Charlevoix. June 9, 2018.

http://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6/40888720480_fc7836ed03_o.jpg
[圖]
 
2018年6月9日,在魁北克Charlevoix舉行的G7峰會期間,加拿大特魯多總理和七國集團領
導人聚會。(加拿大總理特魯多flickr網絡相本)

川普稍後出面澄清,拍照當下,他與各國領袖正在等待聯合聲明的文件出爐,大家一方面
等待,另方面也仍在進行討論。

從白宮社交媒體主任小斯卡維諾(Dan Scavino Jr.)以及意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發布的照片來看,當時現場的氣氛,確實如川普所言,眾人正在仔細審閱聲明的
文字內容並進行研商。

    A look at negotiations, from behind the scenes at the #G7Charlevoix
Summit. pic.twitter.com/2LdJAgt6fE

    — Dan Scavino Jr. (@Scavino45) June 9, 2018

    Seconda giornata qui al #G7 in Canada dove sto continuando a lavorare per
rappresentare e difendere gli interessi degli italiani. Ecco un breve
aggiornamento dal #G7Charlevoix: https://t.co/sGXpHhFPFt
 
pic.twitter.com/bPQACttkkU

    — GiuseppeConte (@GiuseppeConteIT) June 9, 2018

而川普也在忙完川金會後,再次發出多張照片還原現場情境,並批評假新聞媒體刻意刊登
不好的照片來影射他向他國領袖動怒。

    I have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Angela Merkel of Germany, but the Fake
News Media only shows the bad photos (implying anger) of negotiating an
agreement – where I am asking for things that no other American President
would ask for! pic.twitter.com/Ib97nN5HZt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June 15, 2018

相似案例,不勝枚舉。「斷章取義、抽離脈絡」,正是媒體製造假新聞、負面攻擊川普的
最常見手法。

二、移花接木,以假亂真

移花接木,是新聞媒體攻擊川普的另一個常見策略。媒體隱瞞部分事實,將新聞報導添加
與事件真相迥異的內涵,用來批評川普;抑或將不同時間、空間發生的事件影像或圖片,
挪用拼接,作為攻擊的武器。


6月中,一名洪都拉斯小女孩與母親試圖偷渡進入美國、遭到邊境巡邏隊攔下的哭泣照片
,在媒體與網絡上廣為流傳。媒體聲稱小女孩被強迫與母親拆散,因此嚎啕大哭,引人同
情。媒體也藉機大肆批評川普嚴守邊境、防堵非法移民的政策。


    “The mother had to set down her daughter to be body-searched, to be
frisked, before she was loaded into a van and taken away.” Photographer John
Moore shares the story behind the image of the young Honduran girl crying at
the border https://t.co/plgATIqabb pic.twitter.com/xQzpilzmEs

    — CNN (@CNN) June 18, 2018

隨後,《時代》(Time)雜誌將小女孩照片與川普照片加工合成,作為雜誌封面,並在封
面上加註一句「歡迎來到美國」,試圖藉此嘲諷川普。而包括中共官媒與其它反對川普的
各國媒體,也紛紛在推特上轉載。


一時間,哭泣小女孩,成為反對川普移民政策的象徵符號。

    “Welcome to America”: TIME magazine announced its new cover this week
that shows President Trump and the two-year-old Honduran girl crying at the
US-Mexico border https://t.co/9AmtsSZzKz pic.twitter.com/m71Iy6ATxQ
A child's anguish meets America's indifference on new TIME cover - CNN
[圖]
A harrowing photo is the centerpiece of TIME's latest take on the moral quandary of America's immigration laws. ...

 

    — CNN International (@cnni) June 23, 2018

不過,尷尬的是,小女孩的父親隨後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小女孩並沒有與媽媽分開。美國
邊境巡邏隊也出面證實,小女孩一直與媽媽在一起,並未被拆散。

整起新聞事件,頓時淪為國際媒體聯合炒作的假新聞。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也出面批評民主黨及媒體,刻意利用小女孩的照片
來推動他們的政治議程。

    The crying Honduran girl on the cover of Time was never separated from
her mother, according to Border Patrol agent https://t.co/qhuHfzvI7d
Time magazine cover: Crying girl in iconic image was never separated from mother, ICE says - CBS News
[圖]
The photo hovers over an intense debate about separating kids from their parents and has come to symbolize U.S. immigration policy ...

 
pic.twitter.com/NJrIphUcE7

    — CBS News (@CBSNews) June 22, 2018

--美國邊境巡邏隊向媒體證實,小女孩並未與母親分開

    It’s shameful that dems and the media exploited this photo of a little
girl to push their agenda. She was not separated from her mom. The separation
here is from the facts. Dems should join POTUS and fix our broken immigration
system. #ChangetheLawshttps://t.co/Y6KrTp4Ulk
Honduran father reveals daughter was never separated from her mother | Daily Mail Online Denis Javier Varela Hernandez said that he had not heard from his wife for a month until he saw the image of her and their daughter being apprehended  ...

 

    — Sarah Sanders (@PressSec) June 22, 2018

--白宮發言人批評政黨與媒體濫用不實照片推動政治議程

無獨有偶,就在5月底,一張非法移民孩童被安置在布滿鐵網的收容所內的照片,在網絡
上廣為流傳,引發各界震驚迴響。左派政治人物與媒體更以此批評川普政府不人道,將非
法移民兒童關在鐵籠裡,像狗一樣。


    I saw this photo floating around and didn’t know if it was real.

    It is.

    Children of immigrants are being held in cages, like dogs, at ICE
detention centers, sleeping on the floor. It’s an abomination.

    FULL STORY: https://t.co/V4zRJ43Lvn pic.twitter.com/tbUWSb4B05
First glimpse of immigrant children at holding facility
[圖]
Two female detainees sleep in a holding cell at 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s Nogales Placement Center on June 18, 2014. They are among hundred ...

 

    — Shaun King (@ShaunKing) May 27, 2018

但稍後,這張照片被證實是在2014年歐巴馬執政時期所拍攝。川普也隨即在推特上回應,
批評民主黨試圖散布歐巴馬政府的老照片,來破壞川普政府形象。

    Democrats mistakenly tweet 2014 pictures from Obama’s term showing
children from the Border in steel cages. They thought it was recent pictures
in order to make us look bad, but backfires. Dems must agree to Wall and new
Border Protection for good of country…Bipartisan Bill!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May 29, 2018

此外,去年12月,一名《華盛頓郵報》記者在推特上公布一張場面冷清的照片,宣稱川普
的集會活動乏人問津、門可羅雀;但隨即被川普本人公開回擊,批評記者刻意使用活動剛
開放入場時的照片,企圖掩蓋現場爆滿的盛況。


該記者稍後也被迫出面道歉,刪除推文。

    .@DaveWeigel @WashingtonPost put out a phony photo of an empty arena
hours before I arrived @ the venue, w/ thousands of people outside, on their
way in. Real photos now shown as I spoke. Packed house, many people unable to
get in. Demand apology & retraction from FAKE NEWS WaPo!
pic.twitter.com/XAblFGh1ob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December 9, 2017

--華郵記者使用照片移花接木,引導讀者誤解事實,川普反擊。

三、焦點錯置,引人誤解

當川普政府在做重要的、正面的事務時,媒體經常刻意不予關注,反而將新聞焦點放在其
它旁枝末節、零星瑣碎的小事上,藉此轉移焦點,不給川普政府正面報導,甚至藉機挖苦
、嘲諷、批評之,這也是常見的偏誤假新聞手法。


例如去年8月,美國南方遭受哈維颶風嚴重襲擊,川普與第一夫人梅蘭妮亞聯袂前往災區
視察,探訪災民,但許多媒體並不關注災情與救災,反而不約而同聚焦在第一夫人的高跟
鞋上,批評第一夫人穿高跟鞋視察災區。


媒體錯置焦點,不將重點放在國家的救災行動與人民的災後重建生活上,反而將心思放在
高跟鞋上,尋找任何可以攻擊川普政府及第一家庭的機會,這種高度政治化的新聞操作手
法,反而凸顯了這些泛左派媒體本質上並不在乎人民百姓,只在乎政治立場與政治爭鬥。

    No, @FLOTUS‘s Shoes are Not the Story, Texas
ishttps://t.co/4yFyVwnZ4Y#harveyfloods pic.twitter.com/y77pUeGG4P
IWF - No, Melania’s Shoes are Not the Story, Texas is
[圖]
Fashion reporters are quick to call foul on FLOTUS for wearing stiletto heels.   ...

 

    — IWF (@IWF) August 30, 2017

此外,近日梅蘭妮亞前往德州的移民兒童收容所探視,關切兒童們的生活與照顧情況,也
對外傳遞川普政府對移民的人道關懷。

但許多媒體卻刻意將焦點放在她穿的39美元Zara外套上,因為外套上面寫著「我真的不在
乎,你呢?」

媒體與諸多反川普人士,在網絡上大肆批評梅蘭妮亞穿這件外套,是顯示她對外來移民的
輕蔑。

    Visiting w children at the shelter in #Texas yesterday was very touching.
Despite the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children were in good spirits & very
kind. It’s my sincere hope Congress will be able to reach across the aisle &
find a solution! pic.twitter.com/4ZumcDVVMc

    — Melania Trump (@FLOTUS) June 22, 2018

    .@FLOTUS Melania Trump wore a jacket that read “I really don’t care”
 before visiting detained childrenhttps://t.co/oH6uFM5Ud6
pic.twitter.com/aGOex4qel1

    — Mic (@mic) June 21, 2018

隨後,川普在推特上回應,梅蘭妮亞外套上的文字,其實是刻意說給假新聞媒體聽的,「
梅蘭妮亞知道他們有多麼不誠實,所以她根本就不在乎!」

    “I REALLY DON’T CARE, DO U?” written on the back of Melania’s jacket,
refers to the Fake News Media. Melania has learned how dishonest they are,
and she truly no longer cares!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June 21, 2018

四、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眼見為憑,是新聞記者一項基本守則,要看見了事實,才能做進一步的後續查證、採訪、
報導工作。但對於反對川普的新聞媒體來說,有時卻反而要刻意「視而不見」,才能達成
他們想要的效果與目的。


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在5月接受腎臟手術,一度在媒體前消失了三個星期。但竟有媒體報導
宣稱,梅蘭妮亞是去「動手術拉皮」。還有媒體稱,梅蘭妮亞已經「離開白宮」。甚至有
媒體稱,梅蘭妮亞健康不佳,「瀕臨死亡」。


川普對媒體的負面謠言相當不滿,他在推特上批評「假新聞媒體非常不公平,非常惡毒」
,「她一切都非常好」。

他並披露,曾有四名記者在白宮見到梅蘭妮亞開心地走著,準備去開會。但記者們卻不願
報導,因為這會影響媒體想要報導的負面情節。#

    The Fake News Media has been so unfair, and vicious, to my wife and our
great First Lady, Melania. During her recovery from surgery they reported
everything from near death, to facelift, to left the W.H. (and me) for N.Y.
or Virginia, to abuse. All Fake, she is doing really well!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June 6, 2018

    …Four reporters spotted Melania in the White House last week walking
merrily along to a meeting. They never reported the sighting because it would
hurt the sick narrative that she was living in a different part of the world,
was really ill, or whatever. Fake News is really bad!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June 6, 2018

五、匿名來源,無中生有

新聞媒體透過匿名消息來源的爆料,藉此報導不利於川普的負面新聞,堪稱是第二常見的
假新聞製造手法,僅次於「斷章取義」。

事實上,匿名消息來源並非不可使用,但在新聞業界,匿名消息來源通常使用在重大新聞
事件、且不易取證的報導中。包括美聯社(AP)等西方主流媒體的編輯室內部,都有一套
嚴謹的匿名消息來源使用規範,避免記者虛構或誇大消息來源,藉此欺騙、誤導編輯主管
與讀者,也避免浮濫的匿名消息來源降低了媒體自身的可信度與聲望。


但是,就在川普上任後,美國主流媒體使用匿名消息來源的報導大量暴增,多數都是對川
普個人或川普政府不利的負面報導;並且,這些使用匿名消息來源的報導,題材並非都是
嚴肅的、或難以查證的重大報導。


例如,去年底《紐約時報》刊出一篇報導,宣稱川普每天花至少4到8個小時看電視,藉此
營造川普「不懂治國」的負面形象。但查看報導的消息來源,竟是所謂的「靠近川普的人
士」(people close to him);另外還有所謂的「助手們」(aides),宣稱川普靠著枕
頭上在推特發文。


川普對此回應道,「又是一篇錯誤報導。」

    Another false story, this time in the Failing @nytimes, that I watch 4-8
hours of television a day – Wrong! Also, I seldom, if ever, watch CNN or
MSNBC, both of which I consider Fake News. I never watch Don Lemon, who I
once called the “dumbest man on television!” Bad Reporting.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December 11, 2017

這些匿名消息來源,其地位、身分、背景沒有任何可信的、具體的部分指涉,完全是模糊
不清、諱莫如深的人物。

這些人物是否真實存在?其發言是否真實可信?這些事情是消息來源親自目睹的、還是從
別處聽來的二手、三手消息?這些匿名來源,是不是記者捏造、用來傳播自己聽來的流言
蜚語?這些疑點,完全難以判斷。


若以嚴謹的專業新聞標準視之,這些新聞的可信度確實值得存疑。

「通俄門」報導 CNN製作人:可能都是假

另一類具有代表性的「匿名消息來源」假新聞,非「通俄門」相關報導莫屬。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去年6月22日報導稱,任期僅短短10天的前白宮通訊主任斯卡拉
穆奇(Anthony Scaramucci ),與俄羅斯的投資基金有所往來,藉此影射川普與俄羅斯
關係密切,以擴大當時媒體集體炒作的「通俄門」聲勢。


尷尬的是,這篇報導隨即被其他媒體指出錯誤與疏漏,被質疑新聞造假。

隨後,CNN宣布三名新聞人員請辭,CNN也在網站上發表聲明,稱「該篇報導並未符合CNN
的編輯規範,已被撤下」,但CNN並未承認錯誤或疏失。

僅僅三天後,以追查假新聞而崛起的網站「真理計畫」(Project Veritas)公布一支視
頻,內容是該網站人員通過化身採訪的方式,對CNN的節目製作主管進行調查。

該主管表示,CNN大量報導所謂「通俄門」新聞,是高層主管的要求,目的是為了創造收
視率。他並坦言,媒體沸沸揚揚炒作的「通俄門」報導很可能都是「胡扯」,因為「我們
根本沒有任何重大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dP8TiKY8dE
American Pravda: CNN Producer Says Russia Narrative “bullsh*t" - YouTube In the recent video footage obtained by Project Veritas, John Bonifield a Sr. Producer at CNN, admits to several beliefs that are in direct conflict with the...

 
(Project Veritas揭露CNN為收視率,製造「通俄門」假新聞。)

另一類相當常見的匿名來源報導則是,媒體不斷引述所謂「白宮官員」、「內部人士」、
「知情人士」,宣稱白宮內部閣員與幕僚經常爭執,或者宣稱川普動怒、要開除某某高官
,試圖營造川普政府內部混亂、人員失和的氣氛。


這類報導不勝枚舉,而川普與白宮官員也多次公開闢謠。最受矚目的一次官員闢謠,是白
宮幕僚長約翰‧凱利(John Kelly)所做的。

凱利是海軍陸戰隊四星上將退役,畢生軍功卓著,他在軍中服役時便已受到媒體輿論的高
度敬重。

凱利平日行事低調,但去年10月在媒體相繼炒作「川普要開除凱利」後,他親自會見媒體
,不但平和且幽默地澄清事實,並且言詞剴切而誠懇地表示,他在從事白宮幕僚長工作時
最感到失望的事情,就是每天早上看到媒體刊登不真實的報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hoZkktNgQ
(白宮幕僚長凱利出面澄清假新聞,婉言勸說媒體。)

反川普宣傳戰 政客與媒體聯手攻擊川普

值得注意的是,媒體出現大量的「匿名來源報導」,往往伴隨著一套特定的運作模式,姑
且稱之為「反川普宣傳戰」模式:

先由一家或多家主流媒體刊登不利於川普的匿名爆料,接著,所有反對川普的泛左派媒體
聯手齊上,加足馬力擴大報導,壯大聲勢。而媒體彼此也通過相互引述,無形中聯手增強
了匿名爆料的力度與存在感。


再來,反川普的國會議員以媒體爆料報導為依據,在國會中批評、質疑川普政府,甚至要
求哪個單位介入調查,將媒體報導升溫成「政治事件」。緊接著,媒體再繼續報導經過議
員參與加工的「政治事件」,採訪議員,互相炒作,來回循環,形成一個「放大螺旋」。

結果,最初的一篇匿名爆料報導,一夕間化身為沸沸揚揚、儼然真實存在的政治熱點新聞
——但是,原本的報導內容是否屬實?那些匿名消息來源是否真實存在、其發言是否屬實
?卻幾乎少有人去追究、查核。


即便有少數負責任的媒體去追查真相,但泛左派媒體鋪天蓋地的猛烈宣傳與抨擊,已經對
川普政府造成傷害。

換言之,這套「反川普宣傳戰模式」,可以將任何對川普不利的真假消息,通過媒體的海
量報導、政治人物的激情加溫,快速建構為一起讓人信以為真的政治事件,彷彿無中生有
、三人成虎,達成攻擊川普的政治目的。


倘若一旦被揭穿造假或有誤,媒體頂多低調道歉或發出短短的「更正啟事」。更常見的是
,媒體被指出錯誤與疑點後卻置之不理,繼續尋找下一個能攻擊川普的負面題材來建構,
甚至虛構。


對於漫天飛舞的匿名爆料假新聞,川普也一再澄清、駁斥並批評媒體造假。日前,川普在
推特上再度強調,「假新聞瘋狂地製造錯誤報導,而且只使用不具名的消息來源(而他們
根本就不存在)。」


    The Fake News is going crazy making up false stories and using only
unnamed sources (who don’t exist). They are totally unhinged, and the great
success of this Administration is making them do and say things that even
they can’t believe they are saying. Truly bad people!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April 30, 2018

在此必須強調一點,匿名消息來源並非不能使用,但必須嚴謹使用。

媒體對川普的匿名消息來源報導,未必全部都是假新聞,但確實有諸多不嚴謹、疑點與疏
漏。這種作風非但不能幫助媒體增強報導可信度,反而自貶聲望,甚至還有不少新聞事後
被證實造假。


而這些媒體,往往都是所謂的國際知名主流媒體,但其為了政治目的或自身喜好而不負責
任、甚至刻意誤導閱聽眾的報導作風,不但正快速腐蝕著過去長期積攢的聲望與資本,也
鏡照出當今媒體老闆與新聞從業者的背離傳統與道德驟下。


六、急於炒作,查證不足

查證、查證、再查證,是傳統新聞專業規範的首要守則之一。

但如今,許多對川普抱有敵意的媒體,為了快速而大量地製造負面報導攻擊川普,或者嘩
眾取寵地吸引收視率,往往輕忽了查證工作,不但製造出許多假新聞,也鬧出了許多笑話


在川普就職當天,《時代》雜誌記者米勒(Zeke Miller)發現白宮裡多了一個前英國首
相邱吉爾的半身銅像,但卻沒見著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的半身像
。米勒隨即告知他的同事,說馬丁‧路德‧金的半身像被川普政府移除了。


消息傳出,媒體紛紛跟進報導,並大力批評川普政府與共和黨是「種族歧視」,甚至炒作
黑人族群與川普政府的對立。

但,事實卻是,馬丁‧路德‧金的半身像依然住在白宮,完好不動,是當時記者的視線被
一名特勤人員擋住了。但記者竟然不加查證,反而倉促地發出消息,用來打擊川普。

真相大白後,這名記者也在推特上坦言,自己犯了錯,但對川普政府的傷害已經造成。

    Tweeting again: wh aide confirms the MLK bust is still there. I looked
for it in the oval 2x & didn't see it. My apologies to my colleagues

    — Zeke Miller (@ZekeJMiller) January 21, 2017

這種「先打川普而後快」的敵意心態,也發生在資深的權威記者身上。

去年12月1日,美國廣播公司(ABC)首席調查記者布萊恩‧羅斯(Brian Ross)報導稱,
川普曾在總統大選期間,指使前美國國防情報局長弗林(Michael Flynn)與俄羅斯接觸
,而弗林已經招認,並準備作證指控川普與家人及白宮官員涉嫌「通俄」。


報導一出,隨即被證實羅斯的消息有誤,ABC被迫更正新聞,而羅斯本人也被ABC宣布停職
四個星期,並不再參與報導川普的相關新聞。

稍晚,12月8日上午,CNN高調地以「獨家報導 」稱,川普陣營曾在2016年9月4日收到電
子郵件,得知駭客竊取了民主黨內部機密文件,藉此指稱川普陣營通過不正當手段,提前
知悉民主黨的內部機密。


但新聞才剛播出,就被指出錯誤。川普陣營接到駭客信件時是9月14日,比CNN報導的晚了
10天,而駭客在9月13日就已經在維基解密(WikiLeaks)網站上公布這批資料。因此,川
普陣營並未提前知悉此事。


稍後,CNN記者不得不低調更正,坦承弄錯日期。

(美國媒體急忙攻擊川普,卻破綻百出。–新唐人電視台)

為了打擊川普,媒體記者遍尋各類驚人耳目的消息來報導,但卻因急於炒作、疏於查證,
結果就像開著一部後輪已經鬆脫的蘭博基尼跑車(Lamborghini),剛起跑時充滿速度與
激情,不久,後輪脫落,整部跑車不知將撞上何方,車毀人傷。


美國新聞協會(American Press Institute)執行理事湯姆‧羅森斯提爾(Tom
Rosenstiel)也對此感嘆道,「(媒體)搶先登出錯誤的報導,一點好處也沒有。沒有人
希望自己的獨家報導永遠都是獨家,因為那表示沒有人能證實這個報導是對的。」

七、雙重標準,差別待遇

雙重標準,是川普最常用來批評司法調查不公的關鍵字。

反川普陣營高喊「通俄門」已經一年多,迄今查無實證,但特別檢察官卻依然窮追不捨;
反觀希拉里的「電郵門」、「鈾礦門」等案件,相關證據曝光多時,但卻未見司法體系展
開深入追查。


一套司法,兩套標準,讓川普抱怨司法調查不公。

然而,「雙重標準」也同樣體現在媒體對川普的相關報導上。

以所謂的「通俄門」和希拉里的「鈾礦門」案件為例,根據美國「媒體研究中心」的研究
發現,2017年美國三大電視網(美國廣播公司A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國家廣播公司
NBC)的黃金檔晚間新聞,報導川普的新聞數量多達3430則,總時數將近100小時,占新聞
總時數的三分之一。


不過,其中對川普的負面報導比例高達90%。儘管「通俄門」查無實證,但相關報導卻多
達1234分鐘,在川普相關報導中占比超過五分之一。

至於希拉里及克林頓基金會的「鈾礦門」案件,儘管共和黨國會議員召開記者會,提出證
據、要求調查,但媒體研究中心發現,從2017年1月到10月底,僅有CBS曾在《面對國家》
(Face the Nation)談話節目裡進行過短短69秒的討論;至於ABC與NBC,則是報導掛零
,完全將「鈾礦門」忽略掩蓋。


面對媒體天差地別的雙重標準與不公平報導,川普曾在推特上多次批評,甚至直指:「由
希拉里促成、歐巴馬知情的俄羅斯鈾礦交易案,是假媒體不願報導的最大新聞。」

    Uranium deal to Russia, with Clinton help and Obama Administration
knowledge, is the biggest story that Fake Media doesn't want to follow!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October 19, 2017

至於日前在媒體上鬧得滿城風雨的非法移民遣返問題,也投射出媒體鮮明的雙重標準。

美國媒體為了打擊川普強硬的邊境政策及依法遣返非法移民,媒體與左派政客除了輪番炮
轟川普外,也一度推出「洪都拉斯小女孩哭泣」與「移民兒童關牢籠」兩則假新聞。

後來,兩則新聞雖然都被證實有誤,但媒體已經掀起了民眾反對川普、敵視川普的輿論聲
浪,繼而觸發更多反對川普甚至騷擾川普政府官員的各類政治行動。

需要注意的是,反川普媒體日夜聚焦的,是外來移民的父母與孩子被遣返政策分離的畫面
與情節。媒體並特意放大、凸顯「親子離別」的悲情,藉由視聽感官的衝擊,觸發觀眾的
同情與人性關懷,並順勢將之導引成反對川普的情緒與憤怒。


深入一點說,媒體運用電視的聲光特性,對觀眾發動一場精心設計的心理戰——通過特意
篩選的畫面影響觀眾對移民議題的認知,以大量的感性稀釋理性,繼而形塑觀眾對議題的
特定態度,最終試圖藉此主導觀眾的行為,引導他們反對川普。


至於這些移民是「非法」闖入美國、非法移民每年造成美國多少社會問題、造成合法公民
多少的生命與財產損失等問題,主流媒體們卻幾乎噤聲不語,避免自打嘴巴。

面對媒體的片面報導、蓄意攻擊,川普也發起回擊。

他首先批評主流媒體在相同的移民政策上,對他的報導與對歐巴馬的報導有著鮮明落差。

    Such a difference in the media coverage of the same immigration policies

between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and ours. Actually, we have done a far
better job in that our facilities are cleaner and better run than were the
facilities under Obama. Fake News is working overtime!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June 25, 2018

川普也清楚媒體刻意放大非法移民的離別悲情,忽視美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因此他特意邀
請「天使家庭」(註:親人因非法移民而喪生的受害者家庭)到華府召開記者會,讓世界
聽到被媒體掩蓋的「天使家庭」的聲音,讓世界看到「天使家庭」遭受喪親之痛的淚水。

    We are gathered today to hear directly from the AMERICAN VICTIMS of

ILLEGAL IMMIGRATION. These are the American Citizens permanently separated
from their loved ones b/c they were killed by criminal illegal aliens. These
are the families the media ignores…https://t.co/ZjXESYAcjY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June 22, 2018

媒體以雙重標準報導川普,相關案例不勝枚舉。然而,更值得警覺的是,有一種「雙重標
準」幾乎天天出現,但卻隱而不顯、難以知覺。

亦即,一些主流媒體只選擇不利於川普的負面消息來報導,其它任何有利於川普的正面消
息,則一律忽視、視而不見,不予曝光。

媒體考量政治立場,對新聞題材進行自我審查,嚴控報導方向,衍生出「新聞視盲」現象
,藉此誤導閱聽大眾對川普的視線,從而產生認知失衡,建構出川普的負面形象。

這類「報憂不報喜、報假不報真」的雙重標準和蓄意消音的手法,極其隱晦難辨、隱而不
顯,但卻真實發生在你我生活中的每一天。

八、嚴重錯誤,誇張詭異

總體來說,美國媒體對川普的假新聞或錯誤報導,已經難以計數,只是錯誤程度多寡不同
。然而,還有一種假新聞相對罕見,但內容錯誤離譜至極,並隱藏著人為斧鑿的痕跡。

6月20日,當川普會見國會領袖們進行對話時,主流電視媒體也進行同步直播。但就在ABC
的直播畫面底下,突然冒出一張相當突兀的字卡,上面寫著「馬納福特對5項謀殺罪名認
罪」(Manafort Pleads Guilty to 5 Charges of Manslaughter)。


    #FakeNews: @ABC reports “#MANAFORT PLEADS GUILTY TO 5 CHARGES OF
MANSLAUGHTER.” Who did it? Fired? NO accountability
pic.twitter.com/FXBKq4AIZO

    — BrettMDecker

離奇的是,這段字卡內容非但與當天直播的新聞內容無關,而且前川普選戰團隊經理馬納
福特(Paul Manafort)也從未被指控與任何謀殺罪有關。換句話說,這段字卡的內容是
完全錯誤的胡扯。


更啟人疑竇的是,在如此重要的直播特別報導中,為什麼有人能夠預先把這段荒謬離譜的
內容做成動畫圖卡,並存放到播出系統裡去?而且,居然沒有人在直播前,對節目所需要
的圖卡內容進行把關或查證?同時,這張圖卡又為何會這麼「巧合」地在川普談話的過程
中播放出來?


直播新聞出錯、直播程序出錯,加上後台把關出錯,對任何電視媒體來說,都是極其嚴重
的專業過失。

一連串疑點,讓人不禁質疑,這次錯誤是否並非「巧合」?是否有人蓄意要藉全國直播的
機會,趁機「暗算」川普或「黑」川普一把?

稍後,ABC在推特上回應,公開道歉,表示將進行內部調查,但對於新聞出錯的原因,ABC
至今仍未對外說明。

    Statement from @ABC News: We regret and apologize for the false lower
third graphic that aired during our special report. We are investigating how
incorrect information was in our system and how and why it was allowed to
air. (1/2)

    — ABCNews PR (@ABCNewsPR) June 20, 2018

另外,6月28日,美國馬里蘭州發生歹徒闖入報社開槍的槍擊事件,最後造成5人罹難。

就在事件發生當天,麻州《共和黨人報》(The Republican)記者貝里(Conor Berry)
竟在推特上發文稱,槍手頭上戴著印有「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字樣的帽子。

這消息無非是暗示槍手是川普的支持者,因而引發外界震驚。
http://archive.is/OSWTM

消息發布不久,即被證實是子虛烏有。稍後,貝里本人在推特上出面道歉並宣布辭職,他
的推特帳號也悄悄關閉。

事實上,新聞媒體遇到槍擊、恐襲等攸關人命的重大事件時,對於槍手身分、動機、槍手
與受害者關係等任何相關報導,都會高度謹慎、嚴謹查證——特別是西方媒體——避免任
何一點錯誤陳述,將對他人甚至對媒體自己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像貝里如此資深的老記者,卻犯下不可思議的誇張錯誤,委實令人匪夷所思。

貝里21年的記者生涯,也因一條假新聞短信,黯然落幕。

堅守道德與傳統價值 將成未來主流媒體

川普與假新聞媒體之戰,自他2015年6月宣布參選時開火,交鋒已三年,停火猶未現。

川普日前還一度在推特上強調,「我們國家最大的敵人,就是假新聞。」

    So funny to watch the Fake News, especially NBC and CNN. They are
fighting hard to downplay the deal with North Korea. 500 days ago they would
have “begged” for this deal-looked like war would break out. Our Country’s
biggest enemy is the Fake News so easily promulgated by fools!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June 13, 2018

儘管川普對假新聞媒體嚴厲批評,但他並不反對新聞自由,他還堅信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
人民與媒體的言論自由應該受到保障,這也是他迄今不願限制新聞媒體的原因。

事實上,川普反對的是媒體濫用新聞自由名義,做出許多不真實、不公正的錯誤報導,誤
導美國大眾,扭曲社會價值觀。

川普反對的是,媒體濫用新聞自由名義,只報導符合左派意識形態與政治議程的聲音,卻
刻意讓堅守傳統、反對左派的意見消音。

川普反對的是,濫用新聞自由名義,散播「政治正確」的聲音,箝制其他人的言論自由。

歸根結蒂地說,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的基石,在於道德與自律。媒體沒有道德,便會造假
興亂、敗壞社稷;媒體失去自律,便會濫權橫行,肆意侵犯。


因此,媒體假新聞氾濫,適足反映出當代媒體道德江河日下,缺乏堅守新聞事實的「真」
,缺乏導正社會人心的「善」,缺乏包容不同聲音的「忍」。

缺乏道德與自律的媒體,以新聞自由之名,行政治爭鬥之實,散布失真、不實、偏頗甚至
虛構的假新聞,其所作所為,非但不能體現新聞自由的可貴,反而毀傷新聞自由、引人徒
悲。


根據奈特基金會與蓋洛普(Knight Foundation/Gallup)於1月合作的最新民調顯示,美
國民眾對新聞媒體的信任嚴重下滑,認為媒體能支持民主制度良好運作者,比率僅28%。

共和黨人認為媒體傳播不實資訊者,比率高達75%;而民主黨人認為媒體傳播假消息者,
也高達71%。

不過,儘管假新聞炮火猛烈、民眾大失所望,在槍林彈雨中穿梭的川普卻並未絕望。

「儘管有一些非常墮落、非常不誠實的媒體報導,但依然有許多偉大的記者值得我尊敬,
還有很多值得美國人引以為傲的好新聞。」

    Despite some very corrupt and dishonest media coverage, there are many
great reporters I respect and lots of GOOD NEWS for the American people to be
proud of!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January 18, 2018

或許,在所謂主流媒體集體左傾、集體造假的過程中,更能凸顯出那些堅守傳統價值、堅
守新聞專業的媒體之高貴。

或許,誰能恪守求真、嚴謹、公正等傳統新聞理念,誰就將成為未來的主流媒體。#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7/4/n10535334.htm
破解假新聞:媒體如何攻擊川普(下) | 通俄門 | 希拉里 | 大紀元
[圖]
川普反對的是,媒體濫用新聞自由名義,只報導符合左派意識形態與政治議程的聲音,卻刻意讓堅守傳統、反對左派的意見消音。 ...

 

--
   "Donald Trump reads it every day and it’s the one newspaper that
    he believes to be a truthful and correct paper out of everything else."

   -Paul Taylor, Candidate for U.S. Senate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4/14/n10303596.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114.251
※ 文章代碼(AID): #1RFX5EXA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30794318.A.84A.html
moccabranco: 柯P:1F 118.160.128.170 台灣 07/05 20:39
lordwill: CNN就是美國9.2啊 肥希御用媒體2F 101.15.149.186 台灣 07/05 20:41
Bastain: 結果川普贏了...超爽3F 223.140.158.186 台灣 07/05 20:42
noir: 沒看過柯p被藍綠媒體圍毆吧4F 42.72.38.30 台灣 07/05 20:43
alomar2000: 柯P表示…大驚小怪…5F 58.99.73.113 台灣 07/05 20:50
catwalk456: 新唐人說別人假新聞6F 203.73.155.66 台灣 07/05 20:50
bigcho: END7F 118.163.254.117 台灣 07/05 20:52
gogoyamaha: 推8F 223.137.232.32 台灣 07/05 21:04
vince98: 這些手法真的非常眼熟…陳幸妤 柯文哲9F 111.83.101.225 台灣 07/05 21:04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8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788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SKT1022, simon3777, simon786, n4tp6, darkrise1980, leon999su, WantUrLife3K, IamMilkowo 共 8 個人 說讚!
1樓 時間: 2018-07-05 21:51:52 (台灣)
  07-05 21:51 TW
藍媒打陳幸妤  扁孫
綠媒打柯p
2樓 時間: 2018-07-06 05:52:16 (日本)
  07-06 05:52 JP
台灣媒體真的該反省
3樓 時間: 2018-07-06 20:37:22 (台灣)
  07-06 20:37 TW
台灣記者:嫩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