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reboss.bb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4-06-15 21:58:07
看板 PublicIssue
作者 dian9 (點點)
標題 [分享] 建築師&農舍:一封給下一代建築人的道歉
時間 Sun Jun 15 20:04:26 2014


作者:孫德鴻(建築師)
連結:http://e-info.org.tw/node/40824    文長,節錄部分文字如下

..記得幾年前跟朋友閒聊時,曾聽到有人打算去鄉下買塊地、種種田、過過隱居的日子
,當時心中頗為嚮往。一晃眼多年過去,我發現能夠完全拋棄都市生活的人本來就是少數
,下定決心買塊地並開始改變生活的更不多,至於真的下田耕種的,到現在都沒遇見過


..只是在面對這個案子時,我還是猶豫了,因為我知道這位朋友要蓋的這棟「農舍」,
顯然不會供作「農用」,雖然她曾再三說明她對農事的熱愛,包含對於有機農業的長期支
持等等,只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後,她並未說服我,我也無法說服自己,因為我依舊認
為「農舍」還是作為「農用」比較好...



大約在八年多前,2000年總統大選前不久,由於選情緊繃,各黨派紛紛利用修法來拉攏選
民,當時由於立法院效率太低,法案堆積如山(今天還是如此),加上大部分法案皆因黨
派利益衝突而無法付委,只有少數法案能如「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一樣「幸運」,輕易
獲得跨黨派的支持而即將三讀通過,



修法的內容乍聽之下很簡單,包含開放農地自由買賣、每宗耕地分割後的面積從5公頃放
寬為0.25公頃、允許興建農舍等等。

..當時的農委會主委彭作奎,他曾經跟當時的李登輝總統當面報告「農業發展條例修正
案」的修法疑慮,也曾公開發言反對修改「農業發展條例」,其中他尤其反對農民資格認
定的放寬,因為一但放寬認定,農舍的興建限制也會跟著放寬,後果令人不敢想像,當時
他說:「開放農地自由買賣與蓋農舍,像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所有的妖魔鬼怪都出來了


又說:「這些住在豪華農宅內的退休公教人員與富商,取得農民資格後,並未從事生產,
反而享有便宜的農保,甚至休耕補助。而且因坐擁農地,不必繳交地價稅,這有公平正義
可言嗎?


彭作奎為何會如此堅持?「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到現在已經八年多了,過去八年來,大家
「好像」還有飯吃,台灣「好像」也沒遇到缺糧的問題,其實並不盡然,對於台灣而言,
糧食問題一直都存在。


相信大家對於過去兩年的世界糧食危機應該記憶猶新,當時世界各國的糧食庫存紛紛降到
了幾十年來的最低點,單單在2007年,世界糧食價格就漲了40%...

當時因為全球稻米庫存跌到了30年來的最低點,台灣也陷入恐慌,政府為了安定民心,就
不停的加強宣導,告訴大家台灣的稻米自給率高達九成,休耕地有22萬公頃,隨時都可以
復耕,所以對於糧荒的事情不用太擔憂。



然而大家一定很清楚,稻米之所以能夠維持如此高的自給率,跟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由
於國人對於主食需求的減少以及副食攝取的增加,加上麵食早已成為另一主食來源,米食
越吃越少,國產的稻米當然足夠應付,但是如果國際糧價持續高漲、國際貿易條件惡化,
甚至因旱災、戰爭造成供應不及時,休耕許久的土地可以立刻恢復生產嗎?


國內的糧食安全庫存量大約是90天,即便是水稻,不論播種或插秧時機是否洽當,90天內
就可以完成復耕及收成嗎?答案顯然很清楚,當然我們的政府應該不會等到動用安全庫存
時才開始想辦法,只是我們的糧食問題沒有這麼簡單,有些統計數字早已曝露了台灣糧食
結構的不堪一擊,像是「32%」。


根據農委會的資料顯示,「32%」是台灣目前的「綜合糧食自給率」,也就是說,即便我
完全不把糧食外銷,還是得進口至少68%的糧食供全台灣人民食用,不過這只是表面的
意義,實際的數字當然不止於此,而且還會持續攀高,至於我們的「綜合糧食自給率」,
顯然還會繼續下探。然而「32%」很低嗎?


如果我們研究一下其他國家的「綜合糧食自給率」,會發現美國是132%,法國是128%,中
國是95%,連日本都有40%,而且這些國家都還有一拖拉庫的「境外農地」以及「境外農業


事實上從1984年起,由於受到美國限制公糧不得外銷的要求,台灣開始執行休耕及轉作政
策,2002年加入WTO之後更是雪上加霜,依據資料顯示,1980年台灣的耕地面積尚有64萬
公頃,2002年縮為47萬公頃,到了2005年只剩23萬公頃,如果數字會說話,這代表了台灣
的農業正面臨一波無可挽回的頹勢:耕地快速消失!


以上的長篇大論也許會讓人懷疑,糧食自給率下降也許跟農地消失有關,問題是農地消失
跟建築這一行有關嗎?


...農發條例修正前曾在宜蘭置產的投資者,都在95年雪隧通車的那一刻舉國同歡,如今
單單三星鄉一地每年的農舍增加量就已破百,壯圍、五結一帶則是滿目瘡痍,其他鄉鎮更
不用講。


這些如雨後春筍般長出的農舍多為「假農舍」,與農業生產毫無關係,大多只是作為都市
人的假日別墅而已,若能與當地農村相安無事倒也罷了,偏偏「假農舍」帶來的問題不勝
枚舉,包含污染農村環境、加速農地碎化、影響農地日照等等,當然最糟糕的還在後面,
因為這些專為伺候都市人而分割的農地一旦興建了房舍之後,根本不可能再變回真農地


..事實上不只「假農舍」,政府的大型建設、都市重劃、零星變更案、農地開放採砂石
等政策,也都在大規模的耗損土地當中,這裡面影響水土保持最鉅的,要算是林業用地變
更為農牧用地的案子...


單單在南投縣一地,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在2005至2007三年間核准的變更案就已超過1500件
,變更面積約一千公頃,相當於40座大安森林公園,雖然並非都是作為農舍用地或休閒小
木屋用地分割出售,但是如果繼續放任下去,下場豈是南投縣一地可以自行承擔,更何況
類似的開發案早已遍布全台灣,不知道駕駛政府機器的人到底要把我們帶向何方?



對於這些憂慮,長久以來,人們總認為政府當中一定會出現既有智慧又有遠見的人,以聰
明的方式來預防或解決,所以大家不必太擔心,只是萬一沒有呢?


土地政策的錯誤當然不能歸咎建築師,只是當建築師興高采烈的迎接更多「假農舍」建築
案時,會不會覺得不妥?會不會不安?會不會擔心自己正加入滅農行列?

以前也許會,現在相信不會,因為當國際知名建築師群由開發商領軍,用大張旗鼓昭告天
下的方式舉辦大規模的「農地開發」與「農舍行銷」時,當「假農舍」被成功塑造成藝術
與時尚的「新豪宅」時,土地政策的議題就已徹底失焦了。(請見文中例子,非常誇張)


所以我們何時要砍掉最後一棵樹?何時要用掉最後一塊農地?聽起來好像不可能,偏偏許
多文明的崩毀就是從「不可能」開始的,只是我們會蒙天眷顧而及時回神嗎?如果沒有的
話,我們會步上復活節島的後塵嗎?

(請見文中提到 「失控的進步」一書內的復活節島 從豐沃到荒蕪的故事)
(最後毀掉這一切的不是天災不是別人,而是島民自己。「更糟的是,他們也無處可逃」)


沒有人知道,然而我仍抱持一線希望,對於現役的建築人而言,雖然我們從不質疑「為權
力與金錢服務」的專業宿命,雖然我們誤以為盡情揮灑就是一切,但我相信改變終會開始

,更何況根據我這幾年在學校的觀察,我相信那些具備智慧與遠見的人類終會出現,就在
你們當中,他們充滿危機意識,知道人類的慾望不能凌駕一切;他們了解人類卑微的存在
,一定會努力把你們帶向與環境和平共存的美好道路上。



如今在一切都還沒改變之前,我也只能跟你們再次說聲抱歉,建築師雖然不是農地浩劫的
元兇,卻也沒有多少人拒絕成為幫兇,眼下發生的事情,不但讓我難過,更讓我覺得羞赧
,因為這次確實跟我有關。


請接受我的道歉,希望你們趕快長大、趕快接班,祝福你們、祝福台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224.4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02833869.A.345.html
DRIariel:農業預算有67%是用在補助上 而非放在產銷規劃上應該改進1F 06/15 20:11
gaddafi:假農享農保,而真農民的農地被徵收炒地$~勢力大農蓋豪宅2F 06/15 20:19
zoobox:高調大推!當年農發條例的通過真的造成很大的問題!3F 06/15 20:21
zoobox:現在不止個人,連很多事業單位都購買農地後更改地目<
yommy1108:立法院效率 黨派邪傷  都是弊病5F 06/15 20:24
sendicmimic:唉,只會炒地皮圖利建商的政府。6F 06/15 20:25
gaddafi:農地不值錢.徵收後紙上作業,尺規畫一畫圈一圈,$就進口袋7F 06/15 20:25
kaikai1112:推8F 06/15 20:51
s51101:推9F 06/15 20:52
yethours:推10F 06/15 20:56
forevergood:轉錄至看板 I-Lan                                    06/15 21:07
sggs:11F 06/15 21:30
※ 編輯: dian9 (36.227.224.42), 06/15/2014 21:39:08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7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537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revive, aa813456, stps9309, mercy, formosa1979, maw1250 共 6 個人 說讚!
1樓 時間: 2014-06-15 23:46:28 (台灣)
  06-15 23:46 TW
https://www.facebook.com/LCAcore?fref=ts 其實還是有一群建築師在為台灣在地努力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