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3-12-03 10:39:24
看板 car
作者 chenelf (der Spiegel)
標題 [心得] Outlander 換 Model Y 心得與比較
時間 Sat Dec  2 11:22:52 2023


2015年10月的時候牽了剛下放跟車系統的Outlander回家,
迎接將要出生的兒子。

到了六年後的11月,牽了Model Y回家。

文長,四千六百多字,大概分成三個部分:

壹、Outlander六年心得
貳、換車心路歷程
參、Model Y牽車近一個月駕駛經驗的十大推薦點

也可以直接END看最後結論啦~

(太久沒有發文,已經忘記怎麼上色了,排版請多包涵^^)



---從Outlander六年心得說起---

這六年的時間中,我對於百萬元以下這輛國產車非常滿意,也可能因為我原本要求就不高
吧,不太需要操縱性,就是順順開。跑高速不塞車的時候南崁到圓山大概油耗13,過年那
種台北空城的情況有開過15,去宜蘭有開過16,表現最好的一次是先生從阿里山開車下山
,油耗20.6。


(個人感覺,中油直營的油真的比較好,開起來的順暢度以及油耗有差,推桃園南崁中正
路三角窗中油加油站,有一次自助加油剛好聽到員工對話:「你們的油好乾淨!」連員工
都這樣講了,應該真的很好吧!)


六年前會決定買Outlander主要是有下放安全氣囊數還有ACC跟車系統以及盲點等主動安全
配備。原本我對於這些東西無感,甚至覺得為什麼要多花那麼多錢買這些駕駛自己可以注
意的東西。


但因為那時主要是先生開車,他堅持要買有主動系統的車子,於是以他的考量
為主。而當我自己開車之後,才了解,這些系統的幫助有多大。
(我對車子相關的學習速度非常慢...)



跟車系統在高速公路駕駛時輕鬆很多,急煞提醒也幫助我避開很多次危險。我是反應速度
比較慢的,應該就是大家講的三寶吧!在高速公路行駛的時候,因為車速比較快,所以儘
管以目前車速來說有撞上的危險,但因為其實距離只有縮短一點點,於是我蠻難及時判斷
並反應的。


還有因為反應速度比較慢,每次要切車道都是一個考驗,尤其是上下交流道的時候,因為
有主動跟車,加上盲點偵測警示提醒,讓我可以稍微放心油門的操控,注意旁車距離就可
以。




從去年開始也習慣會開Outlander去沙灘還有山上,只有一次在坪林雕車,搬了好多石頭
才終於脫困,此後車上必備脫困板。還有學習到兩驅車雨後絕對不要停泥巴地,以及去沙
灘的時候不要靠海邊太近。


去年同時也開始去露營區露營,Outlander可以打平的設計,讓我跟小孩可以睡車上,先
生睡帳篷,有很多空間可以利用。裝兩大一小的各種露營基本家當也非常足夠。



我們很幸運的這六年間開了四萬五千公里都沒有出險過,車子本身也沒有出過問題,最多
最多就是一些顯示的小故障,熄火重開就沒事了。後期是雨刷有點刷不乾淨,讓我小困擾
,在糾葛要不要換雨刷的時候就換新車了^^"


期間的每五千保養都是回原廠,推薦一下桃園南崁路上的順益保養廠,廠長很客氣。有一
次電池掛掉無法發動,技師也騎車過來社區幫忙檢查和更換。



雖然Outlander各方面可能都不能算突出,但對於我也都不突出的需求來說,就是剛剛好
~如果是百萬以下預算,有空間需求,也希望稍微安全一點,以及會喜歡跑大自然,我覺
得Outlander真的是不錯的選擇。


這六年下來,除了雕車那一次,還有少數被導航帶到比較近但路況比較差的產業道路時,
會覺得當初應該要捏一下買四驅版本(先生遇到這些時候是覺得,應該要買特斯拉XD),
整體來說,我對於這一台2017年式的Outlander沒有不滿意的地方。喔,有,我一開始很
嫌棄簡陋的內裝,但看久了就習慣了,而且讓我更容易適應特斯拉的內裝(咦)




當初買車只有考慮到帶小孩出門,那時還沒有跑大自然的習慣,所以沒有想到會有四驅的
需求也正常啦~但我現在回頭看,會覺得,在做這種決定時,寧願多給自己日後有運用的
空間,也不要被自己的選擇給限制。


尤其是有小孩的情況,我自己大概兩年就去膩各種室內百貨、購物中心、遊樂園、都會型
公園,但大自然相對有很多變化,這點可能的需求,我覺得是要考慮進去的。

不過我自己兩驅也是開好好的,只要準備好脫困板,跟發現路變小的時候趕快確認導航到
底要帶去哪裡,基本上應該都沒問題啦~


這幾年在路上好像越來越常看到Outlander,看到這個車款有越來越多人欣賞,也是蠻開
心的^^



在此非常感謝台中太平營業所熱血的業務當初從高雄開車到桃園讓我們試駕,也很主動積
極地給予很多車配資(優)訊(惠),以及保險業務一手包辦,使得我們可以很輕鬆地牽
新車回家。(這些事真的是等買了Y才知道是多值得感恩的事)


這麼熱血的業務現在都變所長了,如果對於中華三菱的車款感興趣,非常推薦跟許所長聯
繫喔!




---這邊開始是換車心路歷程碎唸---

其實我自己是沒有想換車的,因為Outlander我開得好好的,車子本身也沒狀況(其實買Y
之前我才驗完車沒幾天,也才換輪胎一兩個月),加上我對於新事物接受速度比較慢(最
一開始買車覺得買Altis就好啊,有氣囊不就可以嗎?一定要跟車系統嗎?),還有並不
想多一筆開銷,所以雖然先生一直對於特斯拉很感興趣,然後長期跟我分享特斯拉多好多
好時,其實我都是反向激將的說:「買啊!點下去啊!」XDD



這一年是因為身邊朋友也陸續換車,以及露營的時候也會遇到特斯拉車主的營友,他們對
特斯拉都是一致稱讚,加上有特價,還有想到露營的時候可以無痛吹冷氣或者暖氣,我就
有點開始心動。


不過又因為我對於自己駕車技術沒有信心,以及沒有把握要花多少時間上手,所以雖然心
動,但還沒有準備好駕駛這輛車。

講到這,去試駕不就好了對嗎?


但,就是這個but,
因為我對於新事物接受速度真的比較慢,
所以就很不想特別花時間做這件事。

不過要感謝我先生耐心洗腦我,以及剛好在他放棄對牛彈琴的時候,我有一位原本(跟我
一樣)嫌棄特斯拉到不行的朋友,突然在一個月內就買了Y,然後整個撒花模式跟我分享
特斯拉有多好多好,讓我很想開個群組讓他(可以略過我)直接跟我先生大聊特聊。



被一個叛逃的前友軍洗腦之後,我對於新事物的抗拒少一點了,所以終於約了試駕了。雖
然單一電門控制、還有要看螢幕不是看後照鏡、以及後照鏡沒有盲點提示的紅燈,這三點
對我來說沒有辦法馬上習慣,不過輔助駕駛的部分真的讓我體驗到可預見的輕鬆,我的心
態也開始動搖。


在一波折扣釋出時,先生這次真的點下去了啊啊啊啊!而且還買白色內裝@@
好吧!說買特斯拉是圓夢對吧,那就一次圓到底吧!感謝家裡六歲男孩配合,可能他也愛
車吧,目前車子內裝還維持安好(汗)




---Model Y駕車一個月心得---

因為當初開Outlander就已經感受過一次主動安全系統對於駕駛的幫助,所以這一次開Y更
加有感。

整體來說,我以乘坐感受來說,不太覺得需要花錢買特斯拉,但如果是以駕駛角度來說,
我真的認為,可以有預算的就趕快買吧!這台車幾乎90%的價值都在駕駛經驗的改善,剩
下9%是空間(這部分是因為我還沒有開去露營過,所以保留調整範圍)。


至於省錢,因為我原本是百萬以下的車款,特斯拉的購入成本加上後續電費還有保養省下
來的錢,我覺得差不多攤平(?)。不過以同樣成本來說,但有更輕鬆與安全的駕駛經驗
,就很值得。




以下分享我自己開車近一個月的十大有感升級點


第一、最有感的:單一電門控制

不用一直在那邊油門煞車換來換去,真的輕鬆超!級!多!

我第一次開Y上高速公路,竟然沒有設定到輔助駕駛連跟車我都忘記要怎麼開啟,所以從頭
到尾就是自己踩,但意外的非常輕鬆。我目前都是開「舒適模式」,是比較類似油車的輸
出。在控制電門的時候只要輕踩就可以維持一定的動力,跟Outlander油門相比輕巧很多。

很久很久以前在剛拿到駕照的時候我有開過賓士190E一些里程,油門就很重,但在高速的
時候又會很敏銳,對我來說就很難抓那個操縱。(然後就十幾年沒開車了……)


Y對我來說就沒有這個操縱的問題,電門真的太輕鬆了!比較需要適應的是要抓放開電門後
的煞車,一開始容易放太快然後點頭,這個大概在兩天多的時候就抓到了。
(嗯,好,我知道我的開車學習速度真的很慢^^")



第二有感:輔助駕駛可以由系統判斷切換車道的時機,不需要只依靠我貧弱的判斷力。

我本身空間感很弱,很不會抓安全距離,反應速度又比較慢,每一次要安全的切換車道對
我而言都會耗損上萬個腦細胞,所以除了上下交流道之外,我很少超車。(六年都沒有出
險過真的是感謝老天還有感謝Outlander的主動安全系統)


輔助駕駛讓我感覺,在高速公路上,我彷彿只是扮演一個抓好方向盤的物件XDD

怕有些人不理解我的玩笑,我說明清楚一點:我目前使用的是基礎的輔助駕駛,兩條線的
那種,實際上開車是這樣:如果我想要切車道,我先看後照鏡,確認大概應該是可以切的
情況,我再打方向燈,然後系統會提示安全的情況,畫面會出現藍色車影/不安全的情況
,會顯示紅色。安全的情況加上我沒有取消方向燈,車子才會再切換車道。


我原本以為這樣開車會很無聊,因為失去自己駕駛車子的感受,不過隨之而來的輕鬆很快
就取代了這種無聊XD

甚至在下高速之後take over回來時會有一種「哎啊要換自己來」的惋惜感。不過因為單
腳電門的設計,如果有開過油車的經驗,就算沒有自動駕駛輔助,自己開特斯拉也是非常
輕鬆的~只是有自動駕駛對我來說又再輕鬆十倍吧!


人的注意力有限,但系統打開就是一樣的狀態,因為我開車的先天條件不佳(不會抓空間
跟反應慢),所以特斯拉這一塊的系統非常非常能夠解決我開車的需求。也讓我認知到,
人有百百種,開車也很難隨時都保持百分之一百的專注,我從前那種「為什麼要花錢買系
統做人能做到的事」的概念,老實說,就是交通安全的敵人啊!




第三有感:其實也是跟輔助駕駛有關,就是需要急煞的情況。

這也是我個人很弱的部分,尤其在高速行駛中,是在極短時間內縮短一點點距離,我其實
不會即刻有什麼感覺,但系統可以馬上反應。

Outlander還是蠻常出現系統來不及煞車的情況,發出警示聲然後我才踩煞車。但特斯拉
的輔助駕駛就細緻很多,基本上沒有出現過。

只是,我對於雙黃燈開關設計在上面中間這件事有點不滿意,不好施力跟不容易找到耶,
請問有什麼可以快速按到的方式嗎?



第四有感:其實是時間順序上第一個感覺到的,就是特斯拉真的好穩。轉彎的時候也差太
多了吧!讓我驚訝於「原來我還是懂一點操縱感的嘛我!」

每一次轉彎的時候都會讚嘆一次~加上方向盤只有一圈,轉彎的時候真的好輕鬆啊啊啊~
有人可以告訴我為什麼大多車子方向盤都設計一圈半嗎?



第五有感:因為我跟先生開同一輛車,雖然我們身形接近,但是還是有些微的不同,特斯
拉可以有不同駕駛的設定檔,讓我可以很輕鬆的用更適合自己的位置開車。


第六有感:自動雨刷啊啊啊啊~雖然很多人嫌棄這個敏感的雨刷,但因為我本人很不喜歡
擋風玻璃上有雨滴,所以這個敏感對我來說剛剛好(心)



第七有感:這個好像沒有什麼人提到,但我覺得,特斯拉的左右後照鏡很厲害耶,為什麼
範圍可以照得那麼剛好?!

可能因為大家都直接看螢幕所以沒有這方面的感受?但可能由於我反應、適應的速度比較
慢,所以目前還是會慣性的看後照鏡。每次看也是每次讚嘆,以及懷疑,奇怪,為什麼從
前同樣有後照鏡而且感覺還比較大,為什麼視野沒有現在這兩顆來得好?


也因為左右後照鏡很厲害,所以雖然鏡面上沒有盲點偵測的紅燈提示,但其實目前看起來
都夠清楚。加上還有中間螢幕的鏡頭畫面以及模擬車距畫面會有灰色跟紅色的安全/危險
區隔,以及有車太靠近還是會有聲音提醒,我覺得整個搭配起來是夠用的。

要不然我當初最擔心的就是,沒有盲點提醒我怎麼切車道啊啊啊~

(感想,特斯拉這台車子的設計,簡單來說,基本上駕駛會遇到的情況,他們都先設想好
應對方式了)



第八有感:停車輔助線

這個不是特斯拉專有的啦,但因為這也是我感受到的不同之處,所以還是拿出來講。

過去Outlander我們自己裝倒車顯影,是固定的方格,因此要自己抓角度。特斯拉是直接
會顯示車子接下來的路徑,所以輔助線是會隨著方向盤轉動而跟著轉動。

在試駕的時候我很不習慣這件事,但大概第二次就理解了,這樣直觀很多,又可以減少用
到我貧弱的空間判斷力,少死了幾十萬個腦細胞了。


第九有感:因為我們原本是Outlander原廠配的音響,所以特斯拉的音響相比起來真的是
效果好非常多。搭配螢幕,其實蠻有電影院感受的。


第十有感:空間(所以我說車子價值有9%在空間),不過我們牽車後還沒有露營過,兩週
後再來跟大家分享。




十點好處說完了,我來講一下我個人不太滿意的地方XD

雖然語音指令真的很強,辨識度超高,可以不用伸手去摸溫度、風量控制鍵很輕鬆。而對
小孩來說整輛車的價值應該就是這一塊板子,讓他可以在車上看水管影片跟玩遊戲。


但是,關於導航,我自己還是比較習慣用導航王啦!


特斯拉內建的是搭配Google圖資,我最怕「兩百公尺後向東」這種指令,完全打敗無法分
辨東南西北的我@@

特斯拉的導航是沒有這樣,而是以左右方向為主來提示,不過,關於多車道的提示,它不
會特別顯示更細的畫面,對我這種反應速度很慢的,就很容易切錯車道然後就走錯出口了
@@


所以目前如果要到沒去過的地方,我還是會開著導航王,必要的時候看車道、交流道要靠
左靠右,對我來說是比較能夠及時反應的。

(像機場到林口的話,走國二接國一沒切好就一路五楊高到五股下了@@)


上面都是在講車子在動的事,關於電車,最重要的應該就是充電了。我們很幸運,社區是
可以裝充電樁的,而且我們距離變電箱也蠻近的,不過目前還在等安裝,期間就是去各處
充電。


我必須說,如果家裡/辦公處等會長時間停車的地方,是無法裝充電樁的,以我目前的使
用經驗來說,我就沒那麼推薦買電車了。

雖然說充電的時候可以坐在車子裡面看螢幕,但你就是會需要安排一段時間去做充電這件
事。以我目前的生活節奏來說是有點麻煩啦~




以上,感謝有耐心看完落落長文章的你,簡單來說兩台車我都推薦,但因為價格區間落差
很大,所以好像不是會放在一起比較的車^^"

如果關於Outlander或者Y有想了解的資訊,也歡迎詢問,我盡可能回答:)


祝福大家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需求的車子~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137.158 (臺灣)
※ 作者: chenelf 2023-12-02 11:22:52
※ 文章代碼(AID): #1bQgCEI1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01487374.A.481.html
ccc101419   : 推,但是也廣告太多次啦!XD1F 12/02 11:27

感謝c大頭推~因為版規,我整個刪掉~

sjerrysss   : 有在露營的 特斯拉根本露營神車2F 12/02 11:30

真的齁!我也好期待~可能露營之後會再來寫一篇心得文~

leutk       : 同為車主對你第七點感到疑惑 都看螢幕 沒在用後照3F 12/02 11:40
leutk       : 鏡
leutk       : 導航方面他們軟體已經有像導航王那種了 有些國家已
leutk       : 經更新 我也同意這種比google map好用幾萬倍

可能我學習速度慢?我打方向燈還是會先看後照鏡
中間螢幕其實對我來說沒有很清楚,還有一點會被手擋到的感覺

那希望台灣可以早日跟進~
目前特斯拉導航在多出口的時候不會有明確的圖示耶
只有一條線告訴你要往哪裡開
但像超過三個出口的時候,比如說一高接建國高,
有忠孝東、民權東、松江三個出口
他可能會講方向,但不會出現圖示讓你可以預先看到要往哪裡切
對我這種反應速度比較慢的人來說
有點不夠

這算我個人問題

H2          : 推推7F 12/02 11:48

感謝花時間閱讀還有推文~

kuff220     : 後面廣告建議刪掉 違反版規了8F 12/02 11:48

感謝提醒~全數刪除囉~

milichang   : 怎麼沒試一下CX60,覺得不輸9F 12/02 12:04

因為不是為了換車而換車,而是先生直接鎖定要換特斯拉
所以其他相近的選項都沒有考慮了
再來,Volvo後續保養費跟特斯拉差太多了
我可以大失血一次但不能後面每次都失血XD

ayumiray    : 全世界賣最好的SUV 推一個10F 12/02 12:05

感謝花時間閱讀與推薦(車子)

epili       : 開特斯拉沒這問題11F 12/02 12:11

請問是指什麼問題呢?

medichou13  : 6年才開4萬5,平均一年7千多有夠少12F 12/02 12:34

哈,對啊,因為這中間大概有兩年的時間,只有我一個人在台灣開車,
大概只有一週一次會帶小孩出去晃晃,車程不到半小時,
所以里程數相比起來少非常多。

fakeMaskRide: 感謝分享13F 12/02 12:36

感謝您的閱讀還有推文喔!

acesslai    : 以你的里程,不太省回來14F 12/02 12:41

這是之前開油車的里程,以及中間大概有兩年時間我每週開一次近程,
現在換電車,以及生活模式不一樣,目前24天開了1078公里
之後因為電車的行車成本低,以及開車輕鬆很多,
預計會比過往要跑更多以及更遠的地方,
如果我們有幸這一台Y跟Outlander有一樣安穩的使用情況,
整體算下來,應該可以到差不多打平。

umyiwen     : 推15F 12/02 13:01

感謝閱讀與推文~

ryu057      : 推,寫得很用心16F 12/02 13:02

感謝閱讀以及特別推文~用心有被看見很開心^^

kkro002000  : 我覺得特斯拉真的很適合車板eulbos 他應該快去買17F 12/02 13:05

不好意思太久沒來車板了,不認識eulbos大大
每個人最適合的車子,也許自己不會知道(?

fck01       : 中油直營那段,感覺就是想太多…18F 12/02 13:06

哈,真的嗎?但我每次加那一間,油門都會比較順
然後同樣路程,差不多路況,油耗也會比較好
(跟台塑、全國、好市多相比)

但也不是每一間中油直營都這樣,不過次數來說,
中油直營好像比較常會加到好油。

也許是我被那一句員工之間的閒聊置入偏差概念了吧!

n74042300   : 不用花到太多錢但可以體驗最新科技 再加上享用台灣19F 12/02 13:08
n74042300   : 便宜的電費 讚

如果家裡可以裝充電樁真的是太划算了

xru03       : 推21F 12/02 13:14

感謝閱讀與推文~

kissung     : Push ^ - ^真實感受22F 12/02 13:14

感謝閱讀與特別推文~因為這種油車換電車的感想,
我想只有一樣換車過的人才懂,
所以忍不住回到久違的車板來發文^^

ilovedirk41 : 有停車輔助線可是沒有車頭距離23F 12/02 13:15

喔喔,但因為我原本開的Outlander也是什麼都沒有,
所以這個缺憾對我來說就沒有特別感受。

milichang   : CX60不是Volvo啦,比Volvo豪華24F 12/02 13:19

不好意思,我太久沒有逛車板了,
XC才是Volvo齁,CX是馬自達。

六年前看車的時候我其實蠻喜歡馬自達的,
買車時也有發文,文章被刪掉了我哭TT

不過發現今年款式長得很逗趣,變成滑鼠?
剛剛上網查一下CX60好像還是比較經典的馬自達車型

沒有看其他車子,是因為,原本就沒有換車的需要
換車只是因為老公想開特斯拉
所以沒有別的選項^^"

atlaswhz    : 讚!文筆通順25F 12/02 13:23

感謝您閱讀這麼長的文章還特別給予推文稱讚,
很高興能夠收到文筆通順的評論:)

kids1991    : 推,很好的心得分享26F 12/02 13:33

感謝您閱讀以及特別推文稱讚^^

alberchi    : 怎麼可能比百萬以內車子省?才開一個月,開滿10年27F 12/02 13:37
alberchi    : 再說省吧

不好意思,因為文章字數已經很多了,所以有些內容就沒有講那麼詳細
可能讓您誤會了

以開不到一個月來說,平均成本當然怎麼樣都打不過之前開了六年的車子
但是如果把後續因為換電車,開車變得輕鬆、電費低廉,所以會開比過往更多里程
然後以我們去年一整年開始往外跑的里程來說
放到Y,六年下來,扣去保養跟油費那些,應該是有機會接近打平啦~

hanker1210  : 客家精神 讚辣29F 12/02 13:39

呃,不太確定您講的客家精神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節儉嗎?

birdlover   : 車友推30F 12/02 13:46

感謝車友閱讀與推文~

hanchueh    : 全世界公認CP最高車 不意外31F 12/02 13:49

我還是覺得因為每個人需求不一樣,所以CP值最高的車可能還是不一樣
主要是因為我個人開車反應真的很慢,
所以特斯拉的系統對我的幫助,我覺得很值得

jansan      : 感謝 你的分享超棒的32F 12/02 13:49

感謝您的閱讀還有推文回饋喔!收到您的推文我也覺得很棒~

zyx12320    : 推33F 12/02 13:50

感謝您的閱讀還有推文^^

babyMclaren : 太長啦, 等你露營完的心得文34F 12/02 14:01

哈,不好意思,因為其實兩台車都有很多可以分享,
但如果分開分享,又有一些東西無法說明清楚,
所以就變成一篇很長的文章

我也很期待我露營的心得!

PalmAngels  : 推 謝謝分享35F 12/02 14:08

感謝閱讀與增加推文數~讓更多人有機會進來看這篇文章

jameslin510 : 推很用心的文章Y去看過覺得後座椅面有點短就放棄了36F 12/02 14:32

後面椅面真的有點短,但因為是我跟小孩坐,
所以短這件事還算可以接受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以乘坐者角度來說,特斯拉其實並沒有特別好的原因之一

感謝您看到我的用心喔!

kenstone    : 你里程這麼少最好兩台車成本會一樣,還是說以前一37F 12/02 14:42
kenstone    : 直在當肥羊

呵呵,開24天的車子的確無法跟開了六年的車子成本一樣,
我是希望這一台Y可以跟Outlander一樣陪伴我們很長時間啦~
這樣算下來就會有機會差不多打平了吧(遠目)

casper955033: 為什麼我覺得單踏板腳會更酸?39F 12/02 15:15
StarburyX   : 雙踏板真的比較累無誤40F 12/02 16:10
StarburyX   : 開回油車 煞車一直點頭QQ
hanchueh    : 雙踏板絕對比較累42F 12/02 16:30
ilovedirk41 : 每個人感覺不同 有人喜歡那個滑行的感覺43F 12/02 16:46
hanchueh    : 單踏板也可以滑行啊 用黃金右腳維持加速與減速之間44F 12/02 17:20

感謝以上幾位大大推文討論關於單踏板跟雙踏板哪種比較累
我試駕的時候因為還沒有適應就下車換我先生試駕了,
所以沒有特別覺得單踏板有多輕鬆,
還在好困惑的緩衝階段,然後覺得很難抓放開踏板的力度

但當牽車以後自己開,光是腳不用左邊右邊換踩
還有踏板很輕巧,這些加起來,就會讓整個駕駛經驗輕鬆很多

casper大有機會可以去預約試駕看看,
免錢又可以實際體驗,感受一下單踏板對您來說是更累還是更輕鬆~

其實開特斯拉要踩煞車也可以啦~因為還是有煞車踏板
我花了可能比一般車主還長的時間才適應單踏板
目前應該除了換檔,以及特別需要急煞的情況,
要不然我不會去特別踩煞車

開到目前,我認為單踏板跟雙踏板是可以做到一樣的事的
也許每個人偏好不同^^

sad10017    : 其實螢幕畫面是比左右後照鏡更廣的,我自己的經驗是45F 12/02 17:32
sad10017    : 車子前方有盲區,停車輔助前方也很不準,所以路邊
sad10017    : 停車麻煩一些,倒車入庫三顆鏡頭+後照鏡倒是沒什麼
sad10017    : 煩惱

感謝您的分享!這樣一講,我好像反而是因為拍的畫面太大了,
所以反而不知道該要看哪裡?
但後照鏡反而比較聚焦。

前方的盲區對我來說也是小困擾,不過因為從前車子根本沒有這一塊
所以就沒有特別寫出來了

我從前就很不會路邊停車,很感謝目前大部分情況都是倒車入庫

ilovedirk41 : 樓上等下特粉會叫你重考駕照49F 12/02 18:01

我考駕照的時候,停車都是用背的,
這樣重考好像也不會有幫助^^"

sandys1012  : 感謝分享50F 12/02 18:05

不客氣喔!感謝您的閱讀與推文~

s06i06      : 想知道現在Y的避震還是很顛嗎 好像看過說有優化避51F 12/02 18:36
s06i06      : 震

恩,比較歐系一點,避震我覺得沒有到很舒適
所以我說這一台車對於乘坐者來說價值並沒有很高
不過跟日系的軟Q相比,我是比較能接受特斯拉這種啦~

jason88633  : 看得出來妳真的很喜歡53F 12/02 20:03

感謝您的好眼力XD
其實我不算很喜歡,反而可能是因為我從前太嫌棄,所以現在被打臉真香

Rudolph0726 : 後視鏡應該是妳身形剛好吧,蠻多車友覺得後視鏡照54F 12/02 20:35
Rudolph0726 : 射範圍太小

真的嗎?那還真是誤打誤撞XDD
我覺得可以很完美的看到車子左右兩側到隔壁車道一半的範圍啊
除了可能看不到在正隔壁的車子,
我感覺比從前outlander的後照鏡更容易看!

zirkey      : 謝謝分享56F 12/02 22:44

感謝感謝閱讀與推文喔!有更多的推文數可以讓更多板友注意到這篇心得^^

yahootaipei : 請問這兩台 舒適度跟穩定度開起來會差很多嗎?57F 12/02 23:54

以駕駛的角度來說差非常多,
是會覺得「哇靠!為什麼不早點買!」的那種感覺。

以乘客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還好XDD
所以看出錢的是駕駛還是乘客吧!
如果今天我不會開車,我應該打死都不會想買這一台的:P

lovelara    : 開山路上坡 差異更大 單踏板完勝58F 12/03 00:15

真的,我光開到B4的停車場都很有感了,
非常期待開山路的感受!

blitz       : 分享得好仔細,讓人心動,雖然我現在開NX,但特斯拉是59F 12/03 00:36
blitz       : 遲早會買的,推推!

感謝推文~看得仔細才能發現我的仔細,謝謝您~

可以先試駕看看!我先生自己試駕一次,跟我又試駕一次
因為每個人開車習慣不一樣,
實際經歷過比較能夠評估是否適合需求!

b131325     : 這種價位大升級的多數比較能接受不好的地方61F 12/03 00:37
b131325     : 空間跟動力是真的無敵,其他都被我太太嫌的要命QQ
b131325     : 上下山原本很穩定可以過的彎都很虛,重心雖低但指
b131325     : 向性很差、座椅支撐差,環景還要外改等等數不盡
b131325     : 只能說由奢入儉難,乖乖回去開macan

哈,這種價位跳級應該都要至少有一個特別突出的地方,
可以平衡那些比較不好的落差。

其實因為這篇文章已經超長,所以有一些東西還是沒有寫出來,
這篇主要是講較低價(油)車換較高價(電)車,
以及主動安全、輔助駕駛這部分升級的駕駛感受差異。

Y的操縱性聽說比較差,以及沒有環景這兩件事,
因為我上一台開的是Outlander所以好像沒什麼可比較的XDD

另外內裝的部分其實是我原本嫌棄特斯拉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算牽車了,以乘客角度來說,
我也依然不覺得這台車有多厲害XDD

但就真的是您說的空間跟動力,以及油費跟電費的差異,
以也會開車的乘客來說,我是覺得蠻不錯的^^

由奢入儉一定難啊~
尤其是內裝感受落差,應該會像五星飯店到青年旅館?


aggressorX  : 動力改成跑車會發現另一個世界 會覺得舒適是不是車66F 12/03 03:55
aggressorX  : 壞了XD

感謝您推文,因為個人駕車習慣,目前都還是用舒適模式
我比較沒有在追求動力,
從我對於自然進氣的Outlander很滿意應該可以看得出來XDD

我們是long range版,先生有開過標準模式就很有感了。
不過因為大多是跟家人一起出門,
所以都還是開舒適模式。
雖然解開動力會讓自己跑得爽,
但是以特斯拉的設計來說,乘客會受苦。

我感覺這一台花了95%心力在打造駕駛經驗,
剩下的部分,只是因為要有一個車子的形狀
以及可能會載人載物,所以順便做一做的車子。

ilovedirk41 : 是性能版? 長程版只有標準跟舒適模式可以選68F 12/03 08:45

我們是長程版沒錯喔~
標準對我們來說,動力已經很超標準了XDD
※ 編輯: chenelf (111.240.11.216 臺灣), 12/03/2023 09:52:38
--
※ 看板: Car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5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